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当前,国际上种子主要控制在欧美几家种业公司手上,我国在生物育种等先进技术研发、应用方面还处于“跟跑”阶段,好品种屈指可数。随着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号角吹响,我国种业实现自立自强,打好种业翻身仗,已经迈上新台阶。

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全面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标本兼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种手段,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违法犯罪行为,让侵权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打好种业翻身仗。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同时,世界经济也在进行着深刻调整。面对国内和国际的冲击,如何化解风险,寻求进一步发展?美国打出了“美国优先”的保护主义大旗,大搞单边主义,使得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导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风险挑战加剧。与此相反,在美国发动贸易战的背景下,我国则坚持多边主义,坚定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更负责的精神、更开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质量的增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面对世界变局做出与美国截然不同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智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古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在今天,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铭刻冰雪纹和祥云纹。古老东方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于方寸之间交相辉映。一枚奖牌,是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生动缩影,彰显着温润优雅的文明气度,寄托着人类的共同梦想。

当前,环顾全球,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激荡,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冲突还是对话、对抗还是合作,已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交流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依据。

4 .

一段时间以来,究竟是“动态清零”,还是“躺平”“与病毒共存”,引发舆论热议。有人认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没必要过度防疫”,也有人担心防疫成本过高,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存在差异,疫苗接种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同时老年人口基数大。与病毒赛跑,跑得越快,就越能掌握战“疫”主动权。“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发现一起就扑灭一起,既能减少疫情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又能最大限度地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的必然要求,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结合材料,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阐明我国实行“动态清零”防控策略的合理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战,必将给理论创造,话语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一方面,“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那后果不堪设想。中国的发展必须有中国话语的保驾护航。需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旨归,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凸显自己的价值导向,传承自己的文化精神。我们当下的话语能力还不够强,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已经雄辩地证明了中国之理的真理性,有待于我们把话语之“词”提炼成为“他者”所理解的概念和表述。


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才能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6 .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感到头疼、发热,便一同请华佗看病,华佗检查后,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方。两人惊讶地问:我们的症状相同,开的药方为什么不一样?华佗解释说:倪寻的病是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是外部受寒引起的,因此,治疗的方法不同。两人回去按方服药,果然病都好了。


材料中华佗的做法包含什么哲学道理?简要说明其内涵及重要意义?
2022-05-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某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旅游线路的互补性不强,从整体看,它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小,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作用不明显。为此,该市研究制定本市旅游发展规划,依据时代需求和城市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加强打造自身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坚持以优化服务为重点,真正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计划到2025年,建成两大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努力建成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该市建设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的做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新时期的扶贫开发,不同以往的“大水漫灌”,要改变粗放扶贫,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实现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因人因地施策,对症下药;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激发党员积极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如何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污染防治工作是2020年三大攻坚战之一。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不能将这两方面的工作混为一谈,又要看到二者在内容上是统一的。一方面,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能为保护环境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生态绿化建设,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需要建立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实施精准科学管控,提前研判、突出重点、积极应对;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打好2020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04-17更新 | 329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国力提升的基础上,电视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出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大批“现象级”作品。这些节目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欢,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我们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文化的基因一直深藏于我们的血脉之中。一直以来,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为传统文化的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亨利•福特有句经典名言:如果我问消费者想要什么,他们应该会说要一匹更快的马。福特没有去找更快的马,转而生产了汽车。电视是最普及的传播载体,电视工作者更应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调整单纯迎合观众需求的思维,进一步主动挖掘和引导观众的高层次需求,为满足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助力添薪。

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在引领群众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文艺工作者应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8-06-06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