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是我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千年梦想的决战之年。我国扶贫开发坚持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存在作业负担较重、校外培训过热等突出问题。20217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要求分类明确作业总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等。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国家采取试点城市的方法,以点带面,进行措施推广。全国政协组织召开同类提案办理集中协商会,围绕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主题进行协商议政。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说明“双减”政策制定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政协委员应如何更好履职尽责”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严谨,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08-02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华社《半月谈》近期集中专题报道贵州“黄金十年”的成就、经验。报道指出,2011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以百折不挠的坚毅攻克一个个贫困堡垒。10年间,贵州经济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三、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数字经济增速连续5年全国第一、“中国天眼”瞭望茫茫宇宙、森林覆盖率达到61.51%。

材料一   “十四五”期间,贵州将围绕乡村振兴五大目标,坚持分类推进,分别理清各县发展优势、短板弱项、工作方向;探索试点先行,着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多样化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示范点;采取重点突破,将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理作为突破口;积极稳定就业、壮大产业,循序渐进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材料二   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红军长征在遵义发生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多民族大省,各民族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山地文化是贵州文化中的特色,山地提供生存环境,制约人的视野和生活方式,同时造就了贵州人民的性格和文化;王阳明“龙场悟道”,给贵州留下了在全国独一无二的阳明文化资源,“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知行合一”的心态观成为贵州特色;“三线”建设奋斗创业的历史给贵州留下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贵州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采取六大措施:做“强”红色文化、做“亮”民族文化、做“优”山地文化、做“厚”传统文化、做“实”阳明文化、做“活”“三线”文化。通过这些文化的打造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分析推动贵州乡村振兴的举措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贵州如何打造文化强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