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与国家、民族的根和魂紧密相连。

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界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价值、生命力、创造力的理解,科学理性认识传统文化,并在题材、类型、内容、风格、科技手段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地深度创新,使我国文艺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诞生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让观众充分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和精神的震撼。40年来,中国文艺在对世界文艺广泛学习借鉴中进行民族独特创造,不少国产影视剧在海外热播,京剧、舞蹈、杂技、美术以及民间文艺等接连走出国门,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广泛好评。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当前价值观缺失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有的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存在不愿作为、不敢担当的现象。又如,有的领导干部共产主义信仰缺失,不信马列信鬼神,甚至以权谋私、腐败堕落。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就会沉渣泛起,侵蚀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态。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西塘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 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历史沿革的写照。如今的西塘亦是国家 5A级旅游景区。成长中的西塘确立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城”的思路,创新设计了融古典和现代艺术于一体的新式建筑,在古今对接中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专家们研究江南水乡风貌的基地;艺术家们描绘江南水乡风情的净地;游客们领略江南水乡风景的胜地;原住民们发家致富的福地。西塘古镇以特有的文化气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西塘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西塘是我们的,也是大家的;西塘是江南的,更是世界的。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分析西塘古镇为什么“是江南的,更是世界的”?
(3)请就如何铸造西塘古镇文化新辉煌写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2019-11-25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是我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千年梦想的决战之年。我国扶贫开发坚持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3 .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明确,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改革招生选拔模式,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强基计划”的推行体现了(       
①更新招生观念,破除原有的自主招生方式
②建立新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需要循序渐进
③有针对性的解决国家战略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④以共性中把握个性的思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火了。这档耗时两年制作的诚意之作,号召九大最具分量的国家级博物馆(院),每家甄远出3件镇馆之宝亮相。每件国宝都有一个“保护人”,由明星演员演绎国宝的前世故事。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国家宝藏》从博物馆文物“入手破题文化综艺,以一种全新的原创模式,即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亮、纪录的气质,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国家宝藏》之所以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大量使用“自带流量”的当红明星,台词中还穿插了不少网络流行语,虽然不乏争议之声,但极大地吸引了大众的注意。与传统的文化科普节目不同,《国家宝藏》不是简单地介绍文物,而是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热发,这让节目更加打动人心。
《国家宝藏》成功的原因值得深思。文化传承,不能守旧僵化,更不能拒绝创新。只要远对了表现方式,在这个快速送代的时代同样可以传达传统文化之美,感悟传承文化的自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宝藏》的成功对于树立人们的文化自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扭住“精准”,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以期脱贫攻坚见真效、见长效,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这说明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要(  )
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②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并抓住问题的核心 
③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 
④充分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12-02更新 | 1276次组卷 | 55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握新的历史方位,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根据这一判断,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即将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是,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发展质量效益还不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这越来越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新的全局性历史性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独创思想的民族。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理论思维根基,这就决定了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要坚持以我为主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具有我们民族自己特色的话语体系。例如,“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自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著中大量引用中国经典,等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特有的重要标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党作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党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是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坚定文化自信的。
(3)话语体系的传播需要创造性的转化,请就如何创造性地传播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提供两条方法论建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直播以其特有的真实感、代入感,为传统文艺的传播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京剧、昆曲、民乐、书法、泥塑等传统艺术纷纷进入网络直播间,从各自的小天地飞向了社会大舞台。但也有专家指出:以网络直播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固然“吸睛”,但仅仅赶个热闹是不够的。内容选择上,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为了流量而恶意篡改亵渎传统文化;呈现方式上,如何在迎合受众年轻化与审美多元化趋势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灵魂与特色;发展过程中,如何在把握重点的同时,促进传统艺术全面协调发展;方法选择上,如何在凸显自身特色的同时,合理借鉴其他文化成功发展的共性经验。只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传统文艺才能真正融入生活,真正在创新中“火起来”“活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传统文艺如何才能借助网络直播平台真正“火起来”“活起来”。
2023-01-30更新 | 188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凤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仁者爱人、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解决人类的“现代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对于儒家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它是在长期的封建制度、皇权统治下发展起来的,它所倡导的“三纲五常”和“忠”“孝”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提供理论阐释、支撑和服务,现已落后于现代,如果不顾时代的变迁来倡导儒家文化,会导致封建专制主义沉渣泛起,拖延中国现代化进程。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儒家文化的社会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