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热播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仁者爱人、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解决人类的“现代病”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对于儒家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它是在长期的封建制度、皇权统治下发展起来的,他所倡导的“三纲五常”和“忠”“孝” 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提供理论阐释、支撑和服务,现已落后于时代,如果不顾时代的变迁来倡导儒家文化,会导致封建专制主义沉渣泛起,拖延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神马”“ 辣么美”“ 揪狗粮”“ 吃瓜群众”…… 不知从何时起,这样的网络新词开始充斥到社会生活中。有人认为,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接地气”的用语,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能帮助人们更便捷,也更有趣的交流。网络新词,爆发人类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 有人则认为,大量使用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会对传统的汉字文化造成伤害。网络新词,实则是对汉字文化的一种亵渎、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和不尊重。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儒家文化的社会价值。
(2)对网络新词的使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其理由。
(3)网络新词的推广和使用需谨慎,请就此提出两条建议。
2017-04-1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2 . 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地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脱贫致离不开产业支撑,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我国政府的精准脱贫战略(       
①把握了精准脱贫工作的主次方面,坚持了两点论        
②正确对待不同事物的矛盾,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抓住了精准脱贫工作的主要矛盾,坚持了重点论        
④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实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08-2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转段考试政治试题
3 . 扭住“精准”,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以期脱贫攻坚见真效、见长效,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这说明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要(  )
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②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并抓住问题的核心 
③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 
④充分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12-02更新 | 1276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
4 . “十二五”以来,我国各地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全力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发展,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显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山区贫穷的根源除了资源贫乏外,另一个主要症结是人口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差。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长期的贫困文化积淀,又反过来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说明在扶贫工作中注重解决文化贫困的合理性。。
材料二 H 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建立大扶贫数据信息库,实行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同时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十二五以来,该省已累计助力脱贫近1000万人。
(2)结合材料二,分别H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3)全国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请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书写两条公益广告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近日各地两会陆续召开,2016年的地方GDP增速目标纷纷“出炉”。截止1月26日,在26个已经召开两会的省份中(其中一个省份发展目标尚未出炉),有16个省份相较2015年GDP增速目标下调了今年的目标,下调幅度最多达2个百分点,还有8个省份维持去年目标,只有一个省上调了目标。GDP增速目标引发广泛关注。经济降速的同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全国各省区市“十三五” 规划建议的字里行间,勾勒出中国“十三五” 时期发展的价值取向。未来五年之内,全国各地必须“精准施治”弥补各自发展的最大短板,这决定了五年之后全国层面能否如期兑现全面小康的庄严承诺。
(1)简要说明“精准施治”弥补短板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原理。
(2)请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简要说明如何实施“精准施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当前有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通过改革有效地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继续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坚定不移推动落实重大改革举措。会议指出,2019年改革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较多,要把握形势发展变化,化解突出问题,稳妥有序推进改革。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完善政策和制度设计。要增强风防意识、强化底线思维,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周全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会议对2019年我国推进改革的要求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
2020-10-05更新 | 178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