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随着上海九江路中国建设银行第一家“无人银行”的出现,“老人不会操作怎么办?”等各种质疑纷至沓来。实践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还要靠实践来解决,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D.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2 . 材料一: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2018年,某乡镇拥有90025名农业人口,贫困状况十分严重,贫困发生率为6%,是脱贫攻坚的“贫中之贫、艰中之艰”。当前国家考核脱贫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贫困发生率,其计算公式是:

贫困发生率=贫困人数(人)+统计人数(人)×100%。

材料二: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要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1)2020年要完成贫困发生率低于国家2%的标准,该地区至少比2018年要减少多少贫困人口?谈谈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有何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2020-11-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习近平指出,“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挨骂”就是在话语权上存在问题。当前,中国发展和治理的势头都不错,但在世界上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甚至国家形象屡屡遭到刻意的丑化,究其原因,缺乏话语权是很关键的因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话语要为国际所认可,就不能总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增强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融通,一方面要通过对世界上的主流话语加以借鉴改造,即话语上的“借船出海”。中国的发展没有也不能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对于人类文明共识的东西,我们另起炉灶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1)根据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争取国际话语权为什么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2)结合材料,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
(3)请就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两条建议。
2018-11-14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考验着国家的治理智慧。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许多城市缺乏统一的长远发展规划,有的虽有规划但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往往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导致“今天建,明天拆”的乱象层出不穷,城市建设盲目扩延占用大量耕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等各种城市病日益严重。

材料二:城市发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可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载有城市文脉的建筑被一个个推倒,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变得千城一面,城市特色逐渐消亡。城市管理者过分重“物的积累”、轻“人的发展”,重硬件建设、轻公共服务,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忽略了城市的非物质属性,割裂了人与城之间的情感。说到底,这是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迷失,是城市发展思路的偏差。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推动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城市的内在文化肌理,多一些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保留城市风貌的整体性、文脉的延续性,让因地制宜成为遵循,让千姿百态成为追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城市病。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当前我们推动城市发展应有的思路。
(3)某市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主题拟开展宣传活动,请结合材料,为该活动拟定两条活动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文字精炼、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微博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公共话语平台,在微博这个平台上,来自官方的、民间的、草根的、精英的不同声音,得到了公开传播。但微博也面临过度商业化、低俗炒作、滋生谣言等问题,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一名忧心忡忡的网友认为:“为防止微博低俗炒作、传播谣言,应该关闭微博,以促进社会和谐。”针对困扰,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全面梳理各方面的问题,明确主攻方向,结合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微博中存在的问题


(1)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评析材料中网友的观点。
(2)针对微博的困扰,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是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6 .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市作为沿海发达城市,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城市水环境正遭受着巨大破坏。为此,市政府出台政策,决定在今后五年,全力推进综合治理水环境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全市水环境质量要得到根本改善,完成省、市水污染防治各项任务。

材料二现阶段,我国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这一措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该市为什么要开展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设生态城市?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说明“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正确性。
2019-10-2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必修)
7 . 扭住“精准”,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以期脱贫攻坚见真效、见长效,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这说明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要(  )
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②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并抓住问题的核心 
③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 
④充分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12-02更新 | 1276次组卷 | 55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选修)试题

8 . 材料一:从改革开放前的一声“春雷”,到如今“双一流”大学如火如荼的建设;从1977年的冬寒料峭到2018年的春暖花开。中国教育在曲折中前行,在实践中大刀阔斧地改革。我们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我们对于救有的认识也更加科学理性。


(1)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教育的发展变化蕴含了哪些哲学智慧。

材料二:推迟上学时间,不留家庭作业,实施弹性放学......最近,我国教育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旨在为学生减负。但部分家长反映,新的措施也滋生了新的担优。


(2)下面是学生家长的三点担忧,请你感悟其中蕴含的最恰当的认识论或唯物辩证法道理。
担忧道理
道理政策最怕的是不执行,束之高阁,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A
打了补丁还要绣花,配套服务能否跟上,教育改革细节决定成败。B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刀切式的新措施能不能真正为中国家庭减负,解决中国大部分家庭的实际问题。C

2019-03-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9 . 学术型人才偏重研究,技术技能型人才偏重应用。某校高二年级部分同学以“成才路径的选择”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了解现状】

在了解社会对学术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时,同学们查阅了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得知我国积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他们还搜集到如下图表。

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情况


(1)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体现了政府的什么职能?

【开展讨论】

成为学术型人才还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往往关系到将来从事的职业,同学们就此展开了讨论(图)。


(2)请你选择图中正确的两个观点(填写序号即可),并指出其反映的就业观。

【理性选择】

针对部分同学在讨论中存在的困惑,指导老师建议,选择成为学术型人才还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职业倾向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3)请运用矛盾特殊性知识,谈谈我们该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
2020-11-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政治试题

10 .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图书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电子阅读方式开始流行,“电子阅读PK纸质阅读”也成了同学们争论的话题,如图所示。尽管大家对阅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对在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形成良好读书风尚却有着共识。



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
(1)从生产和消费关系角度,说明电子阅读方式的流行对图书产业的积极影响。
(2)结合观点一和观点二,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谈谈我们该如何选择阅读方式。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在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向政府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20-01-1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0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样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