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一些国家表示要“抄中国作业”(指按中国做法抗疫),但深入想想国情又无法“抄中国作业”。 “想抄又不能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矛盾有(     
A.普遍性B.同一性C.特殊性D.斗争性
2023-02-2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朱家角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练习政治试题

2 . 三、推进“援法议事”赋能乡村治理

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乡风文明到乡村治理,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系。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宜兴市白塔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做法做出了示范。

镜头一   不久前,白塔村村民陈某和外地民宿开发商石某因为租赁宅基地发生矛盾,一起到村部讨说法。村党总支书记请来了当事双方和村里的法律顾问到陈某家里。在了解双方的顾虑后,村法律顾问依法说事。经过磋商,双方同意签订租赁协议20年。这样合法合理及时解决了双方矛盾。

镜头二   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积极推动和协调下,村里将300米法治文化长廊拓展为法治文化公园,增设“群众身边法律事”单元,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同时,白塔村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援法议事”活动,将法治理念贯彻到村民议事会等平台中,不断推动村事民议、村事民商与援法议事深度融合。当年,白塔村被评为“全省首批城乡基层援法议事范例”。

镜头三   如何保障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更民主更透明,白塔村也在持续探索。在去年启动的农房改造项目中,白塔村村委会通过“援法议事”会议,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村民代表提前组建业委会,推选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参与设计、监督、管理的决策,使这一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如今的白塔村,集体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邻里的事互相帮衬着办,乡村的环境更加优美,村民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这些都得益于该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善治之举。

1.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不少曾经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无缝衔接担任了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他们面临从以前管好“每棵苗”到现在抚育“一片林”、从以前作答“客观题”到现在应对“主观题”、从以前“串门多”到现在“出门多”等一系列挑战。从哲学上看,这是基于(     
①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②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③任何事物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蕴藏的哲理是(     
①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③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④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乡村振兴是党的奋斗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白塔村党支部运用法治的方式来推进乡村治理、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既体现了党的______领导,又体现党坚持______执政这一基本方式。
4.经过协商,白塔村村民陈某将自己的宅基地租赁给外地民宿开发商石某20年,有关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陈某因租赁其宅基地所得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B.宅基地使用权是陈某所拥有的一项重要财产权
C.宅基地所有权归陈某所有,而不是归石某所有
D.陈某因租赁其宅基地获得的收入属于初次分配
5.综合学科内容,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角度,论述“援法议事”如何赋能乡村治理。
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白塔村推进“援法议事”赋能乡村治理的两条路径,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3-01-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胜利的基础上,党中央及时部署和决策,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足富裕。这是“三农”工作心的历史性转移。

1.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______、为中华民族谋_______的初心使命。
2.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这突出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事物性质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B.重视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C.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
3.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善于抓住事物本质
C.要坚持全面看问题D.要抓住重点和关键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在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每月不定期开展走访入户工作,与帮扶对象谈心交心,时刻了解他们的生活动态和思想状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壁垒作用。此举,体现了党的(     
A.政治领导B.组织领导C.思想领导D.依法领导
5.将下列我国的扶贫举措和对应的哲学原理进行正确连线:
(1)开发式扶贫,既扶贫又扶志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具有特殊性
(2)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3)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6.习近平同志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这一观点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1个)
7.回望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从小岗村的“大包干”到十八洞村的“精准脱贫”,中国实现了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跨越,走出了一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特色之路。新时代的中国,将继续沿着这一发展道路前行,创造新的辉煌。
运用所学内容,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道路的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