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甘肃康县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土地瘠薄,贫穷如影随形。 自精准扶贫以来,康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根据山大沟深土地少的劣势和绿水青山特产多的优势,从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康县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各乡镇卯足干劲、下足功夫。如今“美丽经济”已经成为康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真正让大自然赋予的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相关知识,说明康县是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的。
2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系统思维,始终坚持运用系统思维分析问题、研究工作、提出思路、促进改革、推动发展。下列属于运用系统思维的是(     
①在脱贫攻坚中尤其强调精准思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②要发财就不要来当干部,要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
③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
④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贵州被称为“村BA”的草根篮球赛因其接地气的办赛风格迅速在网络走红。之后,全国很多地方都积极学习贵州“村BA”的成功经验,举办了乡村篮球交流赛,邀请一些知名的草根球队与本地篮球队伍同场竞技,设置的奖品也是接地气的本地特产。虽然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但始终超越不了贵州的乡村篮球联赛。这说明(     
①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寻找助力乡村振兴的正确方法
②乡村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③具体分析地方的个性是正确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关键
④乡村振兴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3年6月,习近平在内蒙古自治区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这启示我们(     
①尊重客观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条件
②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③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研究荒漠化防治的特殊性
④集中力量解决治理重点就能促进矛盾双方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二·湖南·学业考试
5 . 我国古代有蔡桓公生病不愿接受扁鹊的诊治最终病人膏肓不可救药的故事。在现实中,也有很多同学只愿听见别人讲成绩,讲优点,而不愿承认缺点和不足,这和蔡桓公“讳疾忌医”没有本质区别。“讳疾忌医”这种现象违背了(     
A.矛盾具有主观性,要努力消除矛盾
B.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承认和分析矛盾
C.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6 . 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为工厂量身定制最优方案,让机器更“聪明”;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借助机器视觉等新技术,实现果蔬种植智能作业……虽然数字经济发展前期会导致制造业就业的缩减,替代程序式生产工人,但是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入融合,将催生创造出更多数字职业。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事物的矛盾及其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②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够更好地认清事物性质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及次要矛盾的解决
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退耕还林”指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地区以及在15度以上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造林种草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退林还耕”指在主要产粮区保护耕地,不占用耕地进行果树、林木、绿化草皮种植等违规行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从“退耕还林”和“退林还耕”两种举措可看出(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事物矛盾的关键
④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材料表明(     
①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有助于“对症下药”
③物质对意识具有反作用,树立大食物观有助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多元统筹保障粮食安全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3-05-19更新 | 361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2023年即将展开。此次普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的经济联系。从哲学的角度看,对此次经济普查的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B.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满足人民各项需求作为最高价值选择
C.在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建立新的联系,把握经济发展的动态和方向
D.通过普查,对症下药,完善中国经济发展的措施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品格与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荟萃交融,淬炼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攻坚克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

斗争是一门艺术,要有正确的策略和方法。要把握斗争规律,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大局大势,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排兵布阵。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在基本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具体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根据形势需要及时调整斗争策略。把握好斗争和团结的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斗争精神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
2023-05-1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