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说,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需要加大力度,在考虑最新科学发展和不同国情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加快清洁、可持续、公正、可负担、包容性的能源转型,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左右全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碳中和。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②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事物内部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闭幕
2 . 当前,“一带一路”正在由以产能合作为主,逐步向产能合作、服务贸易并重转变。要以更大的国内市场开放释放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动力,把服务业市场开放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与国内市场开放的战略安排,推动国内市场开放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放的融合。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越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努力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好的方面转化
③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④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4-04-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3 .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反对单线化的西方文明中心主义,主张不同民族国家由于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都有自己特殊的文明发展道路,强调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互相尊重、兼容并蓄。从哲学上看,反对单线化的西方文明中心主义是基于(     )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具有共性
④矛盾的普遍性中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北京举行
4 .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针对严峻挑战和疫后经济恢复特点,我们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突出固本培元,注重精准施策,把握宏观调控时、度、效,加强逆周期调节,不搞“大水漫灌”和短期强刺激,更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用力,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措施体现了(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事物的发展具有不稳定性,需要随时变化
③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同一矛盾不同侧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4-04-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与《哲学与文化》
5 . 当下,中国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美丽中国建设任重而道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时(     
①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③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4-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6 . 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创造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
②分析矛盾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重视客观条件,坚持从实际出发
④注重量的积累,抓住有利时机促成飞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立足特色,做足文旅市场的“里子”,就是抓住自己最大的竞争力。这特色,不只是老天爷和老祖宗留下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还应该有当代人的创造,如特色美食、特色文化、特色服务,良好的市场和营商环境等。把真功夫练到位,必定会“出头”。这说明,做足文旅市场的“里子”要(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辩证法要求
②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
③善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解决矛盾
④坚守传统文化这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结合各地实际,将其贯穿到各个领域,以“千万工程”点亮“希望田野”。这是基于(     
①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春运,寄托着阖家团圆的期盼,也映照着时代发展的脉动。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外向型经济,打工潮涌动,也催生出中国独有的春运。到了2000年,返乡流、务工流启势浩大。然而当时国家铁路营运里程和平均时速不足,每逢春运,一票难求,车厢拥挤不堪成了民生痛点。如何应对春运大客流,一度被视作难解的课题。为了破题,这些年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持续推动大规模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高速铁路营运里程、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世界第一,交通运力显著提升;各类智能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运用,让春运的行程更加智能、高效、舒适,也为大国经济畅通了脉络,如今新兴旅游流、休闲流,与传统返乡流、务工流相叠加,汇聚成澎湃的春运潮流,释放出流动中国的强大活力。但是2024年的春运大考又暴露出在自驾出行中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不够完善这样的问题,春运还需要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知识,谈谈你对春运难题破解历程的认识。
2024-04-10更新 | 320次组卷 | 5卷引用:【查补能力·提升练】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10 . 人工智能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带来一系列的产业变革,当负效应超过正效应后,将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比如在经济就业方面,人工智能取代大量劳动力、导致失业浪潮、产生“无用阶层”;在文化艺术方面,应用人工智能写作、绘画等技术形成的作品多处拼凑抄袭,在看似降低“创作”门槛的背后,却可能让艺术的创新探索止步不前……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个方面,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衡量人工智能使用的性质应深刻把握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③人工智能在商业化应用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矛盾
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效果是各不相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8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