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某校学生社团开展“研读经典致敬伟人”活动,搜集到以下资料:
毛泽东指出:“我们信仰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我们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是硬搬苏联的经验。”
邓小平指出:“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多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能够反映资料共同主题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空想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形成,随着认识的发展不断发展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坚持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我们党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模式,在先行先试形成制度示范效应后再全面铺开,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范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体现了(       
①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试点地区的特殊性寓于现代化建设的普遍性之中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3年1月开始,浙江省建设厅启动城市更新试点申报工作,为城市“新版本”上线,开展更新测试。其中分为试点城市、试点片区、试点项目3个层级,试点重点方向包括城市特色塑造、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等9大方向。浙江省将以试点为引领,研究推广试点经验,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这一举措蕴含的哲理是(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②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共性中包含着个性
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④根据需要可以建立主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3年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见现场,摆放在会见桌中央盛开的荷花十分引人注目。荷花盛开时节,“荷”与“和”“合”谐音,中美双方虽有分歧但我们期待中美两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美双方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既相互包含又相互排斥
③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0-11更新 | 469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靖西市靖西中学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摆脱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的“道路依赖”;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道路,提供了借鉴经验。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从二○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分析党如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演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怎样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7 .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超大城市,生态本底良好、发展活力强劲,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初步成果,具备进一步深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202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印发的《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指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城市实践,有利于在探索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实践、城市人民高品质生活新方式、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断模式、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等方面,积累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5月26日,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方案的贯彻落实。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说明成都市应如何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8 .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现代化理论构建和顶层设计与亿万人民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模式,在先行先试形成制度集成创新、改革示范效应后再全面铺开,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范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体现了(       
①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试点地区的个性寓于现代化建设的共性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14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平等、合作、发展:《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与全球人权治理”。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走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人权保障水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践行《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自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精神,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权进步和国际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的合理性。
10 . 山东自贸试验区获批三年来,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2月,112项试点任务已全部实施,累计形成30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44项已在全省复制推广,40项获国家部委认可并推广,5项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推广,1项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这启示我们(     
①矛盾的特殊性总是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②辩证的否定推动制度创新成果的不断形成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