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2 道试题
1 . 2023年1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矛盾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④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场活力来自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企业家精神一直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研究领域之一,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关键词是承担风险。经济学家熊彼特进一步指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

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华的滋养孕育,中国古代出现了一批商圣、商才,如范蠡、子贡、白圭等。近代以来,进一步涌现出以实业救国、经世济民为使命担当的民族企业家,如张謇、卢作孚、刘鸿生等。

进入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经过迭代发展,走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弘扬企业家精神就更加必要。

材料二   为解决好物流不畅的问题,D公司相关人员多次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综合,撬动起与物流相关的各类社会、商业要素,打造了一个集天网(打通电商体系、物流公司、商家、消费者之间的数据分享平台)、地网(国内外各个中心区域布局的仓储物流中心)、人网(快递员、服务站、自提点)“三网合一”物流新平台。


(1)有人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时代和民族的产物,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就是要凸显民族性和时代性。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D公司主要运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及其启示。
2024-03-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3 . 2023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于11月13日在京举办,国内外各界嘉宾共同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建言献策。大会指出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既需要做好文化遗产的本体保护,也需要做好文化价值的挖掘利用;既需要沿线地区各负其责、各展所长、各美其美,也需要协同推进、形成合力、美美与共等。可见(     
①集中全部嘉宾的建言献策将能实现思维抽象
②要用不相容的思维来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推进文化带建设的关键
④文化带建设需要把握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8更新 | 4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一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南京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立足新形势新阶段,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挥科教优势,建设创新名城,努力走好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制度创新上务实探索,强化创新治理的顶层设计,实施高新区去行政化改革。在科技创新上攻坚发力,以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为源头,以“一室一中心”为支撑,打造自主创新的“高峰”、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一室”,即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已取得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等一系列重大成果。“一中心”,即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已取得微界面强化反应、化工废水“零排放”等重大技术突破。


(1)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南京市是如何通过“双轮驱动”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
(2)针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4-02-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届全国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试卷政治试题(十八)
5 .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某地发挥龙泉山生态优势,实施环山多村成片联动发展,根据各自优势差异发展,分别打造仿古村寨、云雾桃源、开心田园和万亩荷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施差异发展
②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③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指导普遍性
④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基层建设和基层治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根据地实现政权建设与基层社会紧密联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实行土改,建立居委会;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变化,健全社会管理格局;新时代以来,各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谱写基层善治新篇章……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A.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使具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阐述材料一蕴含的哲学道埋。

材料二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不断把造福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阐述在发展的道路上如何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24-02-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门头沟永定河三家店引水枢纽考察。习近平指出,门头沟、房山等山区地带山高谷深,连续强降雨容易造成骖大山洪,是北京防汛抗洪的重点区域。要立足北京水系特点、总结历史经验,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的原则,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保障首都防洪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分析应如何保障首都防洪安全。
9 .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整体观念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前提
②坚持系统优化能够提升“双碳”目标治理效能
③善于抓住时机才能实现“双碳”目标质的飞跃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02-20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冲刺卷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近年来,各地纷纷探索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在湖南紫鹊界梯田,当地将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为一体,更发展出梅山山歌、傩面狮身舞等独特民俗文化;有“人工天河”之称的红旗渠,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优势,使水利文化与红色精神交汇共流;江苏无锡以大运河文化带为轴,融合水利遗产、水利风景区、水情教育基地等,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河套灌区,依托黄河水利文化,推动水利文化与灌溉工程遗产有机结合,探索“水利文旅+科普研学”的发展模式。


结合材料,说明各地在探索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2024-02-19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