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能源、环保等领域;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6个成员,批准227个投资项目,共投资436亿美元;2013年以来,中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非洲、拉美等区域建设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累计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实践有力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材料二   新丝路上的交响,跨越山海的合奏。

纪录片《新丝路上的交响》带领全球观众穿越山川大海,跨越四大洲,深入探索了过去十年中“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它记录了数亿人与14个国家的合奏,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该纪录片坚持“从本地人出发,讲一个全球故事”的理念,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发现不平凡的故事,在海内外取得了亮眼的传播效果,引发了全球关注热潮。许多海外网友留言称赞:“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从伟大历史走向共同愿景的历程,它凝聚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感谢这部出色的纪录片!”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根据《新丝路上的交响》的成功,给文艺工作者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 .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强烈反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这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下列关于“着力”的理解对应正确的是(     
①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②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网信、文艺、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思政、文化传承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统筹谋划、分类指导、部署推进。上述做法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
②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4-02-01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模块四必考题型专练 组合类选择题
3 . 下面漫画《路好走都是下坡路》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顽强拼搏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因材施教既对教师、家长和学校提出了整体要求,又强调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不足,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教师应该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分析每个学生的特殊性
②由于每个学生各有其特色,所以学习方法也会完全不同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换支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④学校组织教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4-01-2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漫画《植树莫成植“数”》(作者:蒋跃新)讽刺了(     
A.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B.做工作没有从实际出发的现象
C.改造世界没有与时俱进的现象D.遇事没有多角度地思考的现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一年来,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等。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蕴含的哲学思维。

材料二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要科学统筹,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通常被用于科技攻关、重大工程等领域,创造了两弹一星、港珠澳大桥等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时代,新型举国体制有了新的核心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赋予了“举国体制”新的使命和内涵。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知识,说明我国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科学性。
2024-01-2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错题回扣政治试题
7 .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人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通过全国数千家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大力协同、集智攻关,我们最终突破和掌握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这启示我们要(       
①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坚持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现代化是一个多面向的变迁过程,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必经的阶段,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化的必然选择。由于国家性质、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文化传统等差异,各国现代化道路和结果也不同。西方式现代化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资本为中心的、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人类社会发展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与现实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为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提供了鲜活样本,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1)中国式现代化为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提供了鲜活样本。请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新时代的青年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2)请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以“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主题,写出一篇演讲稿的主旨。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字数150左右。
2024-01-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9 .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世界各国日益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成为更具黏性、依赖性的经济联系体。近年来,美国政府视中国为威胁其霸权的主要对手,坚持“冷战”思维,对中国推行全面遏制政策,在经济上与中国打贸易战、科技战,人为“筑墙设垒”,企图构建自己单方主导、排斥中方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此举的错误在于(       
①没有从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       ②没有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
③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违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10 .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由此可见,实现2024年经济目标,需要(       
①在辩证否定中不断肯定新的事物和否定旧的事物
②在经济发展中重视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前提条件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
④坚持辩证思维,先立后破,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