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否定的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习近平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从哲学角度,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要重视自在事物联系的偶然性和客观性                    
②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完全摆脱传统经济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生产力的跃升             
④要抓主要矛盾,牢牢把握质优这一关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众所周知,作为创造性活动,科学研究一次性成功的概率小之又小,多数情况下要在试错、纠错、再试错、纠错中不断前行。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这也就意味着,犯错不可避免,很多时候甚至是一种必然规律。这启示我们(     
①应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我
②辩证否定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否定一切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④应在肯定与否定的统一中探求创新路径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3 . “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戴维在《技术选择、创新和经济增长》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会沿该路径一直发展下去,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要突破走不出去的“路径依赖”必须(     
①树立创新意识,坚持批判思维,克服“经验主义”
②摒弃原有的经验,改变过去的选择,走新路有作为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与时俱进寻找新思路
④突破惯性束缚,以永恒真理应对形式中的无穷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语言文字“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当前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还不完全适应信息化,尤其是人工智能发展需求。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回应社会关切,锚定了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材料表明(   
①新事物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
②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2-01-25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原始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原始创新有三个基本特征:从性质看,属于“从0到1”的首创,是“无中生有”的质变;从过程看,属于不连续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从结果看,具有突破性、超前性和被承认的滞后性。推进原始创新需要 (     
①把握事物发展的状态,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②否定权威,大胆质疑、认真实证
③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
④提高创造性思辨能力,突破一切成规陈说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6 .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卡脖子”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为此,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全社会发出了“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员令,为我们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路径。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①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借助于外力的作用实现自身的发展
②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实质是“扬弃”,是一个新事物与旧事物彻底决裂的过程
④需接受新事物一时的不足并克服困难促使新事物成长壮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08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一中系列)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A)
7 .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嫦娥四号”将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分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等一系列探测与研究。这将拓宽人类的视野和想象,为人类文明发展探明方向和路径,创造崭新的思维和方式,开辟浩瀚无限的时空和未来。这一现象蕴涵着创新的作用,即创新是
①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②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③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能促进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处置工业文明带来的废弃物已成为我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央美术学院利用工业废弃物开展雕塑创作,开辟了一条化废为宝的新路径。师生们把本应当废铁卖的金属设备,转化为艺术创作的材料,挖掘其鲜明的、具有城市产业特点的元素,展开丰富想象,注入学院抽象造型基础进行再创造,诞生了一件件杰出的现代雕塑,使废铁变为承载精神的宝藏,激活并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凸显工业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创新作用”角度,说明工业废弃物雕塑创作的意义。
(2)运用“辩证否定的实质”的知识,分析创作者们如何将工业遗存化废为宝。
9 .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推进城市群建设,重点建设“特色小城镇”。特色小城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城镇,不是传统意义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小城镇立足于本土的特色产业、精致而规模适度的城镇形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记录着历史的沉淀文化(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这四大内涵共同构成的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体系。
材料二: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某省委省政府给出的答案是,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战略抓手,抓住三个要素。一是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探索乡村复兴的路径中,要遵循乡村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呈现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情、原味的历史质感。二是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斑驳的庄台祠堂、儿时的民间故事、传统的非凡技艺……乡村蕴含着社会变迁中的一切基因,通联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充分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融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才能根牢魂定,孕育出村落的独特气质与性格。三是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复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在“生态、风貌、文化”三个层面建设上下功夫,展现乡村魅力,让农民重新认识家园,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才能防止农村“空心化”。
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原理及方法论,说明怎样抓好特色小城镇建设。
2018-06-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必修四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期中考试模拟训练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2017年春节,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广受关注,这些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掀起了一股“古诗词热”,广大人民群众在节目中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文化品位,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提高,表现出参与面广,参与主体多,参与形式载体多样的特点,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说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作用。
(2)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仃关知识,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如何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假如你所在学校要举行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为活动写两条标语。(要求:每条限20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