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4 道试题

1 . 幸福和快乐是每个人毕生追求的东西。有人认为位高权重是幸福,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幸福……而全国道德模范孙茂芳却认为幸福是给予和奉献。5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用“五小”(做孤寡老人的“小棉袄”、做残疾人的“小拐杖”、做困难人的“小油灯”、做病人的“小护士”、做青少年的“小雨点”)去服务人民,先后抚养29名孤残老人、38名失学儿童,出资50余万元去助困帮贫,老百姓称其为“京城活雷锋”。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孙茂芳为什么坚持服务人民、助困帮贫?
2023-11-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对农村一往情深。“使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美一点”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

2023年,中国工程院决定对澜沧县开展对口帮扶,组建专家团队对澜沧县对口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共产党员的朱有勇自告奋勇带领团队,来到澜沧县,深入村村寨寨,趟遍田间地头,在对当地进行了全面调研和精准分析后,朱有勇团队与当地县委和县政府确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进行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指导当地群众种出了“产量高、品质优、价格好”的冬季马铃薯。填补了每年春节过后至5月中的没有马铃薯新薯的市场空白,之后,朱有勇又向农户普及推广电商运营经验,亲自下田微直播,曾创下1小时直播带货25吨马铃薯的喜人成绩,2023年底,澜沧县形成了一个以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扶贫闭环,贫困发生率降至1.61%.达到了脱贫摘帽标准。

朱有勇被当地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院士”,他的先进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中宣部授予他“时代糟模”称号。


(1)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是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生动诠释,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分析“农民院士”朱有勇及其团队是怎样带领澜沧县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
2023-11-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三农”工作持续向好。全国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2年3月5日上午,农业农村部部长在首场“部长通道”上说:“今年既要抓夏粮,也要立足全年抓好粮食生产。……目前我国粮食供应总量充裕,人均粮食占有量483公斤,比去年的474公斤增加了9公斤。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饭碗越端越稳、越吃越好。”

丰收基础稳,大国粮仓牢。有专家学者表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当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观,既要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不动摇,也要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底线思维。


结合材料,说说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为“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贡献力量。
2023-11-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4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提请的《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草案规定,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上述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②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③国家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11-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题(十一)
5 .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团结乡玛麻村,新安装的120余盏感应式光伏储能路灯,照亮了村里的路。这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小草电力志愿服务队跨越2500公里的志愿服务。积极投身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志愿服务队的服务范围还扩展到吉林安图、贵州丹寨、西藏比如等地。这告诉我们(       
A.源于社会存在的价值观是人生的正确向导
B.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C.要弘扬劳动精神,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D.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3届会议审核日本国别人权审议报告时发言,再次敦促日本停止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中国代表指出,日方出于经济成本考虑,无视国际社会关切和反对,执意决定将核污染水排海,将太平洋当作“下水道”。无论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内容如何,都无法改变日方未来30年将上百万吨的福岛核污染水持续向太平洋排放的事实。

中国代表强调,中方再次敦促日方,停止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切实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进行处置,并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尽快建立一套包括日本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参与的长期国际监测机制。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评价中国在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外交策略。
(2)某同学以“一意孤行,后果自担”为主题,就日本执意决定将核污染水排海导致日方海产品出口困难写一篇短评。
要求:运用价值观的知识,逻辑清晰,字数在150个以内。
2023-11-20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全面总结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的成绩和经验,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倡导各方继续弘扬丝路精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10年来,中国同各国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共同绘就了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的成功密码,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合作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

材料二   1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不断走深走实的成功密码。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关知识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做出评价。
(3)“一带一路”发展需要人才支持,假如让你为“一带一路”建设选择人才,你会制定怎样的条件?(要求:写出两个)并写出对应的哲学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剧变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戏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表演技巧之一。

某青年从业者从小就十分喜欢川剧变脸,为了学习川剧变脸表演技巧,他19岁便开始拜师学艺。为掌握变脸基本功,他把自己窝在房间里,每天坚持练习5个小时左右,整整练习了3个月。在扎实掌握川剧变脸技术时,他还大胆尝试改良川剧变脸的服装与道具,设计出创新的卡通脸谱,博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他表示自己会继续精进专业技能,将更多精彩的表演送给观众,也希望更多的人欣赏、喜爱川剧变脸。

国风国潮,打破了年轻人对传统戏剧的审美和想象,让沉睡已久的古韵文化以新姿态大放异彩。

(1)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分析该青年上述做法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知识,说明该青年从业者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9 . 从重庆的救火“摩托骑士”,到河北防汛救灾的青年志愿者,再到投身杭州亚运会筹办的志愿者,都能看到志愿者辛勤忙碌的身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广大志愿者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更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告诉我们(       
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推进《复兴文库》等文化工程;《长津湖》《山海情》等优秀影视作品广受好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推进。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00多个、文化馆3000多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多个,农家书屋58万余家。在城市,“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文化空间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将农技知识、书报电影等送到农民群众身边;在线上,数字文娱、云端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精神食粮……


(1)结合材料一,简述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材料二   一部党史就是一部青年的奋斗史。1919年,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将中国大地唤醒,开启了觉醒年代;1921年,一批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开启了中国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一批有志青年凝聚起中国青年的志向,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时应运而生……无论历史怎样变化,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中国的青年总能在危难时刻挺起脊梁,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不惧危险,不怕挑战,在青春的画卷中为我青春之中国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2)某班拟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组织交流会:请你从青年如何砥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拟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