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7 道试题
1 . 近两年,随着国际国内粮价的大幅上涨,加之农业补贴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一些地方的农民充分利用撂荒地、盐碱地、丘陵山区坡地、废弃的宅基地种植适宜的粮食作物,利用科技合理规划把“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变为丰产田,把“望天田”变为高产田,甚至把屋前屋后的“方寸田”变为增产田。这种现象表明(     
①事物具体联系的变化会导致事物价值的变化
②联系的多样性取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联系
④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取决于主体的需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30更新 | 253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2 . 疫情防治、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基层治理中常能见到部门协同联动产生“1+1>2”的效能,但也存在“不等式”中的协同治理短板。
“1+1≈1+1”,部门间协同程度不高,各干各的,“五指分散不成拳”。“1+1<2”,部门间协同效率低下,“一个部门干,剩下部门看”。“1≠1”,部门协同权责不对等,推动工作缺乏抓手,牵头部门成“头疼部门”。
针对以上短板,要实现协同治理“1+1>2”应该(     
①立足部分服务整体,激发管理主体活力             
②抓住主流,发挥牵头部门中枢协调作用
③坚持系统优化,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                    
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在顺利推进,但也面临一些法律困境。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下称“同意门槛”)。由于业主的“同意门槛”较高,高层住户与低层住户之间的矛盾、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矛盾,再加上居住人员复杂、房屋产权性质复杂多样,使得住户之间在加装电梯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某班同学围绕“是否可以降低业主的同意门槛来加装电梯”开展辩论赛。辩论双方表达各自观点并展开论证,见下表。

观点

开篇立论

正方:
可以降低业主的同意门槛

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宜居水平。

虽然当前高、低楼层住户对此确实存在分歧,但谁也不能断言自己和家人永不使用无电梯的高楼层住宅。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加装电梯的政策实际上将惠及所有人,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因此,通过降低同意门槛来推动加装电梯的工作是可行的。

反方:
不可以降低业主的同意门槛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关于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规定,实际上是对业主不动产权利界限的清晰划分,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物业公司的权利,物业公司不能随意联合部分业主就擅自动用公共维修资金或者进行改建,这有利于维护业主合法权益。若降低同意门槛,则存在侵犯业主不动产相关权利的潜在风险,有悖于民法典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立法初哀。


(1)假设你被邀请加入这场辩论赛,你支持哪方观点?运用《哲学与文化》中“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进一步阐明你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
(2)不考虑同意门槛因素,就如何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提两条具体建议并给出哲学依据。
2022-11-30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4 . 朱熹认为,吕侍讲所谓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其亦善矣。但所谓心者,性之用。可以成性,可以失性,则惧其不纯。上述观点认为(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必须自我约束
C.“欲”要有度,坚持了唯物辩证法D.心是身体的主宰,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5 . 经历15年的奋斗,我国将于2022年底交付首架C919飞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大飞机人发扬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的优良作风,凝聚攻坚克难、锲而不舍、协同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践行使命担当,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了大飞机事业发展新篇章。这启示青年学生应(     
①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
②投身社会实践,走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③弘扬劳动精神,坚持把优良作风外化为人的精神追求和行动
④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国家战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2年9月29日,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拥有了一款可以投入航线运营的单通道干线客机。C919研制成功,将为全球航空公司和客户提供更多选择,为全球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带来更多机遇。根据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们需求不同。价值选择也不同
B.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是价值判断
C.取得型号合格证增加了C919价值
D.研制C919目的在于实现自我价值
2022-11-15更新 | 50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福建卷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女足精神
探究目标
以中国女足时隔16年后再次问鼎亚洲之巅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与文化》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有关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情境呈现

落后、扳平、绝杀!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时隔16年后再次问鼎亚洲之巅。亚洲杯赛场上永不言败的女足精神震撼人心。

为国而战,是中国女足永不磨灭的底色。中国姑娘们传球、助攻、射门,拧成一股绳,进球一起欢呼,丢球互相鼓励。她们用绝杀告诉我们,为国出征,是荣誉也是责任。

必胜信念,是中国女足绝处逢生的原色。输过比赛、丢过冠军,经历过低谷期的徘徊与迷茫,但她们一直咬牙攒劲,不抛弃不放弃,抱着必胜的信念上战场,尽百倍千倍的努力打比赛。她们用绝杀告诉我们,唯有永不言弃,才能绝处逢生!

顽强拼搏,是中国女足一往无前的本色。赛场上,面对强敌,女足不乏扮演向上攻的挑战者角色,王霜带伤上阵,牛尾巴戏耍过人惊艳全场;张琳艳替补上场,贡献重要进球扳平比分;朱钰力挽狂澜,神扑救为最终逆转创造希望,她们用绝杀告诉我们,没有等来的胜利,只有拼来的荣耀!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今天,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有不少“险滩”要涉,不少“硬骨头”要啃,需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足精神,汇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


自主探究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弘扬新时代中国女足精神的文化价值。
(2)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哲学知识,说明女足再次问鼎亚洲之巅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022-11-05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7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 . 近年来,东北某老工业区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势,充分利用一些历史渊源深厚的老厂房,将废旧机床、罐体和管道、玻壳半成品改造成艺术小品,营造了兼具怀旧和时尚气息的艺术氛围,实现了工业传统与现代时尚的共融。这一实践创新的成果表明(     
①人的活动改变了物的属性并实现价值转换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基于社会实践而形成
③物的价值能随着时空及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④观念创新将事物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劳动创造梦想,更铸就未来
探究目标
以劳动教育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与文化》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文化生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境呈现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课程方案的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等。

把劳动课独立出来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柳夕浪表示,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和品质。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顾建军称,近些年来,在一些中小学生中出现不爱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甚至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忽视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迫在眉睫、十分必要。


自主探究
(1)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我国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哲学依据。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的依据。
2022-11-04更新 | 3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5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9 . 从“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的2035年远景目标,无不紧紧围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条主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发展前行的根本动力。这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实践的主体
②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③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立春时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万众瞩目中惊艳亮相。对于这场两个小时的盛大仪式,观众无不为其中呈现的中国文化元素而倾倒,比如从“雨水”到“立春”的二十四节气流传,又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涌恣肆,再如“破冰”出五环的精彩绝伦。凡此种种,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冬奥舞台,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国元素,展现诗情画意的中国式浪漫,深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惊艳创意令世界惊叹,尽得风流。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和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包括中国悠久文化的发扬光大,必然蕴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必然要求构建一套独特的中国话语体系,掌握中国自己的话语权。曾几何时,西洋、东洋文化在国内大行其道,不少人以过洋节、吃洋餐、经常出国为荣,对本国文化弃若敝履,甚而产生了诸如软骨病、带路党、精美精日等一些严重后果。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对文化乱象进行深入揭批,越来越多的国人目光向内,认真思考“我们自己是谁”。于是可以看到,人们开始逐步怀念传统节日、习俗,日益回归国风。这是国家强盛、思想进步带来的文化昌明。


(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呈现出文化自信之美。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结合材料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掌握中国自己的话语权”的必要性。
2022-10-19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