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8 道试题
1 . 我国现存的古廊桥(如右图)是桥梁与房屋的珠联璧合,代表着中国人的智慧和营造技艺,是世界文明宝库的一大奇观,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西南地区等地。古往今来,廊桥不仅是跨越江河溪涧的交通设施,也是当地人交流的会场、娱乐的剧场、交易的市场,是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穿越历史风雨沧桑的廊桥急需保护,是因为(     

①廊桥作为地理文化的标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廊桥承载着百姓的生活意趣和精神需求,应在保护中传承
③沉淀在廊桥中的文化基因只有通过旅游开发才能得到发展
④文化具有继承性,廊桥的功能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将随之全面启动。2014年是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开局年。
材料一:《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会成为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在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之一表现为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3)材料三体现了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哪些观点。
2016-11-26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贵州省七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
11-12高三·甘肃天水·阶段练习
3 .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块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块表时却无法确定准确时间。两块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块,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要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这主要表明
A.人应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稳定持久的价值观B.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
C.人应该诚实守信、改造主观世界D.真理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2016-11-26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三第四次检测政治试卷
4 .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目标解读
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
表二 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

(1)同学们围绕表中目标纷纷发表意见,请你谈谈提出上述目标的经济学依据。
★观点评说
同学乙说:“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安徽的发展还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情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
(2)请你运用民主管理意义的知识评说同学乙观点的合理性。
★感悟反思
(3)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本次探究活动对我们的启示。
2016-11-26更新 | 6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安徽省高考真题文综政治卷
5 . 早立志,还要立大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对于青年人来说,生活可以有丝竹清音,也当有黄钟大吕;可以追求身边的“小确幸”,也要有家国大情怀。把个人的“小目标”融入国家的“大蓝图”,在科研一线创新竞进,聚力打造更多“大国重器”。材料启示我们(     
①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要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人生理想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19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桐乡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家们以细致入微的眼光,观察时代、思考时代、记录时代,用手中的生花妙笔,书写出属于文学的有力强音。

一个人的历史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一个人的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情怀是民族情怀的一部分。写作者的精神维度决定了其作品的优劣高低,对登高望远的热爱时刻伴随着我们对陨落与滑坡的警惕。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杨志军的《雪山大地》获奖感言

故乡拥抱着我,时代拥抱着故乡。我一直认为,作家和时代就是浪花和大海、庄稼和土地的关系。弱水三千,取一瓢饮,这一瓢水必然是时代的成分。《宝水》就是我取到的这一瓢水。整个创作期用了七八年,其间我经常做的事是“跑村”和“泡村”……让我真正深入到了生活内部,从而得到了丰厚回报:生活把它迷人的光芒与气息深融密织在作品的质地中。在生活现场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这力量能修改成见,也能赋予新见。

——乔叶的《宝水》获奖感言

写作引领我们反思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令我们想象我们未曾拥有的。两者彼此审视,相互交融,令我们体会到,一生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就像历史学家常说的那样,荣耀很快就会消失的。而那些为理想付出生命的人,才是值得后人永久记忆的。

——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获奖感言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的成功之处。
2024-01-26更新 | 31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7 . 算法法治,科技向善。

AI“绘画”

借助AI(人工智能),即使不会画画的人也能从容实现绘画梦。打开AI绘画程序,输入几个关键词描述你所想要的画面内容、风格、材质,几分钟便能生成一幅清晰的画作。使用AI获取绘画素材,开发成本低,可实现“批量”生图;不仅可以模仿作品,还能搭配不同艺术风格,生成人们从未想过的画面。

AI绘画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收集大量前人创作的作品,通过算法对其进行视觉风格的分析和学习,进行图像模式的识别和计算,然后生成新图像。本质上是数据的计算。

对于AI使用,人们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观点1:科技进步让生活更美好了,应尽早学会使用;

观点2:越来越多的人类工作被机器取代,这个很不妙;

观点3:为了保护我的作者权益,请不要在AI自动制作的服务中使用我的作品。


阅读材料,从哲学角度阐释你对AI使用的看法。
2024-01-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九省联考河南卷平行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征、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显著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在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新城镇化建设的“新”之一表现为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新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⑵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
⑶针对“新城镇化建设要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的要求,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1)
9 . 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一: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表二: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1.76
1.84
1.97
2.03
2.09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左右。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材料三:某市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条政策措施:
措施
内容
经济生活依据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示例: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强化财政投入
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每年增加0.1个百分点

实行股权激励
对符合股权激励条件的团队和个人,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达到约定成效的,兑现相应股份期权

优化创新环境
将保护和促进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纳入法制轨道,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新兴产业生成中心


(3)依据材料三,根据要求填表回答问题。
2016-12-12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成都七中高三全真模拟七政治试卷
10 . 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总是在青年身上得到最生动的体现。10多万名青年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数十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数百万名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50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参加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有志青年向下扎根必须做到(       
①深入基层,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心有所系,将个人奋斗“小目标”融入国家“大蓝图”
③砥砺自我,努力使自我成为行业翘楚和技术精英
④知行统一,在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展现青春才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