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广西·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现代化是在农村人口占主体、且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的背景下起步的,因而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构成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主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农关系经历了“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的演变,城乡关系则经历了“农村支持城市—城市支持农村—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上述演变折射的是国家发展战略从重工业优先发展,到经济增长导向,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变迁,反映的是伴随着时化变化我国对工农城乡关系认识的深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城乡居民福利水平提高则是贯穿我国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根本逻辑。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体现的哲理。
2 . 材料一: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要从那些沉迷于酒香的领导干部开始,一个喜欢读书的干部,必然是有修养的干部,干部读书氛围浓厚了,才能深刻影响全民读书和书香社会的普及度。 二要营造家庭阅读的氛围,为人之父母、长辈要率先读书。 家庭读书环境的好坏、氛围的浓厚,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知识创新、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要发挥好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和传播力,营造“读书好、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舆论氛围。 四要增加图书馆读书的功能空间,让更多设施体现时尚元素,以期符合青年人审美心理,营造浪漫的读书氛围。
材料二:2014年10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一旦离开了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无根是因为缺乏信仰,无病呻吟是精神空虚形成,无魂是心态浮躁所致。人民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文艺创作最广阔也最深厚的时代舞台。 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避免作品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3)根据你所在的省份的文化底蕴,请你设计两句宣传语,展示文化名片。
2016-11-26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上饶市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政治试卷
3 . 下图是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标识采用居中均衡的构图方式,表现此次飞行任务中神舟十七号对接空间站的前向端口,神舟飞船喷射的尾焰与数字“17”相结合,整个画面展现出向上勃发的视觉冲击力,寓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据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标识给人视觉冲击力是主体活动对客体的积极意义
②意识活动在任务标识创作中具有独特的主动创造性
③优秀的艺术创作要反映时代发展要求和实践的需要
④标识创作者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一   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这些经验精辟概括为“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是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得到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实践的产物、历史奋斗的结晶、历史规律的昭示,是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引领中国未来的科学指引,必将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

历史时期重大成就举例
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成立新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任选一个历史时期,说明在这个历史时期是如何体现“十个坚持”的?

材料二   全会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新的赶考之路”的理解。
(3)人生也是一个不断“赶考”的过程。就“青年如何在人生赶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提出两点建议。
2022-01-17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类广电节目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得随意变换文字、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此规定一出,网上立刻出现不同声音:
支持的声音:网络流行语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在久已形成的熟语或成语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容易在传播过程中造成混淆,对社会通用的母语词汇的纯洁性造成伤害,极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学习、使用母语和理解本土文化。
反对的声音: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网络语言属于流行语,本就具有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社会生活、更新变化快的特点。通过实践的几点,这些网络语言自然会出现优胜劣汰的结果,这样做不利于语言的创新。
(1)请你任选一种“声音”,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选择这种声音的理由。
(2)有位同学认为:“针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规定,出现以上两种相反的声音是正常的,站在不同主体的角度都有其合理性,因此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不是唯一的。”请你运用认识的相关知识,对该同学观点进行评析。
(3)正确利用网络,需要加强公民道德自律。轻微网友提出2条方法论建议。
2016-11-2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人教版高三高考复习练习题二政治试卷
6 . 青青柳丝寄托美好情思,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借柳抒情,感悟人生。“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传递的是迎春之欣喜;“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吟诵的是思乡之愁绪;“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表达的是离别之感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识“物质之柳”:柳之文学意象皆为人所赋予,却是柳树固有属性的必然显现
②悟“意识之柳”:诗人借柳抒发个人思想情感,表明诗词是对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辨“文学之柳”:经由不同侧面抽象柳的意象,有助理解中国诗人的独有浪漫
④览“历史之柳”:对柳的作用的理解因人而异,可见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7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7 . 改革开放40年来,紧闭的大门吱呀推开,天风海雨扑面而来。自此,中国的企业日益壮大,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国崛起,全球瞩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习近平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中的“关键少数”和特殊人才,对改革开放意义重大,而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企业家发现机会,创造价值的精神力量。这体现了企业家精神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③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改革开放40年,乌镇经济发生了多大变化,在乌镇服装厂经理钟志新看来,从脚踩缝纫机、工业缝纫机、重工机器到智能制造,是传统产业不断“进化”的缩影;而对于乌镇居民而言,是宽敞的村道、崭新的楼房,是现代化排屋和美丽的公园。对乌镇变化的不同感受表明
①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5-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9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8 .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说,美国人“不想生活在中国人主导的世界里”,并以“最重要、最具竞争性和最危险”形容中美关系。中国驻美大使谢峰在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讨会的发言中说,“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主权国家驻外大使的言论所代表的是国家意志,而非个人看法。中美两国大使就中美关系所发表的上述言论(     
①反映了中美两国对于国际竞争和国际关系的认识存在根本分歧
②说明了当今世界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可让世界人民看到中美两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④预示着全球未来国际关系形式将由对话、合作转向对抗、冲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中美两国,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两国大使的上述言论就是答案。对比二者,可以说明(     
①不同价值观对认识国际关系的影响不同
②对立统一观点有利于正确认识国际关系
③中美关系应该取决于双方谁居主导地位
④中美关系中的对立和统一都具有相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在接受美媒采访中,伯恩斯既将中美关系定性为“最危险”的关系,又说中美如果脱钩将使美国75万个家庭没饭吃。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运用辩证思维认识中美关系的表现
②在对中美关系所下判断中存在自相矛盾的内容
③可以判定为一个关于中美关系的不真实联言判断
④是一个不真实的关于中美关系的不相容性选言判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二诊政治试题
9 . “把镜头放在基层,把屏幕让给百姓。”2017年春节前后,各新闻媒体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将新闻触角延伸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里,让百姓发声,走心动人。用充满情义的作品巧妙传达核心价值观,折射中国梦。
中央电视台“一路回家”“家是什么”“厉害了我的国”等报道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和家庭,用“场景化海采”诠释人间真情,以正能量故事折射当下昂扬的时代精神。“零点后的中国”用纪实手法记录普通人在严冬午夜里的苦乐、冷暖,从平凡中挖掘新闻点,让在黑夜寒冬中打拼的个体展现应有的温度和感动。
“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播出后成为社会热点和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节目折射出的家国情怀,触发了观众网友的情感爆发点。走心的故事、新颖的报道方式让网友直呼《新闻联播》越来越好看了,越来越感人了。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的成功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得到社会认可的原因。
(3)“家是什么”是“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栏目之一。在我国,春运被誉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大部分人迁徙的目的地是这个被称之为“家”的地方。回家过年是中国人不变的情结,在这样一个节日里,“家”成了每个人身上最敏感的神经,有人拥挤在人流中回家,有人坚守在岗位不能回家,有人用肩膀抗起一个家……“家”是什么?不同经历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请写出两条你对“家”的理解。
2017-05-1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高考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思想政治试题

10 .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培育和构建起了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精神谱系。在纪念建党100周年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构成这一精神谱系的内容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2021年,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主要有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人民兵工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1.其中,形成于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为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伟大精神是______
2.(多选)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      ”的崭新道路。(     
A.农村包围城市B.武装夺取政权
C.以城市为中心D.工人武装起义
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这一论断强调了      。(     
A.人民的决定作用B.意识的能动作用
C.物质的统一性原则D.实践的基础性作用
4.政治老师组织同学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下是王同学的学习笔记,综合运用学科内容配对笔记中的“伟大建党精神”与“讲话精神”。

5.(多选)“伟大精神”打动了王同学,他在日记中写道,“只有把个体融入时代之中,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以下与王同学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如果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就说明把个体融入了时代之中
B.如果把个体融入时代之中,就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
C.如果不把个体融入时代之中,就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
D.或者把个体融入时代之中,或者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
6.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铸就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既各有侧重、各具特点,又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从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的角度,综合运用学科内容,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链接:共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的。个性中包含着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7.伟大精神谱系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创美好新生活的不竭精神动力。从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至今,中国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取得了探月工程的阶段性胜利。但是,我们确信人类对月球的科学实验不会停止。这一科学态度的哲学依据是      。(     
A.矛盾是发展的动力B.认识具有无限性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真理是有条件的
2022-03-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 、杨浦区2022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