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梅”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咏梅写梅一直为中国文人所好。文人笔下之梅,既有“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寒士之梅的品质;更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战士之梅的傲骨,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同时也表达着中国人对自身高尚品格的追求。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揭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梅花被赋予了高尚的人格意象,说明意识可以独立存在于物质载体之外
③“梅”所象征的高洁坚毅品格,与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相得益彰
④继承和弘扬“梅”文化所蕴含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1)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体现的哲学道理。
(2)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2015-10-28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淄博市高三二模政治试卷
3 . 宁波某养护团队在8常养护中,他们会用上很多“高大上”的仪器。比如桥梁隧道健康监测,给它安装上类似于人体测脉搏心跳的装置。近年来他们在养护的实践中取得了多项专利成果,获得了2017年度浙江省最佳养护团队,2018年度更是有幸担当港珠澳大桥的“保健医生”。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养护团队荣誉的获得说明人的价值在于获得社会的尊重与满足
②专利成果的取得佐证了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事物
③“高大上”的仪器的使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④专利成果的取得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2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江南十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4 . 任何社会都呼唤正能量,一个社会总是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但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一定是正能量。集聚社会正能量就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主要说明(  )
①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先进和落后之分   
②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力量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下边漫画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社会意识的差异性源于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④人的主观意愿影响对客观事物的判断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017-05-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文综政治试题
6 . 《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以它们为蓝本进行的各种艺术创作常常能够调动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也屡屡成为文化界议论的热点话题。
新中国成立后,由我国数位艺术家经过多年深入生活,锐意创新拍摄出的电视剧《西游记》,被反复播出、长演不衰,成了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食粮。
近几年,一些“文化啃老族”们频频拿古人说事,回避当前的现实生活,对经典名著信手拈来、胡编乱造,举的是文化创新的大旗,做的却是靠文化发财的梦。面对这种表面热闹却实质贫乏的“啃老”现象,在全国抵制文化庸俗、低俗、媚俗化活动中,反对“啃老”,提倡文艺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
(1)有人认为,艺术创新必须反映当前国内的现实生活,而非“啃老”。你认为这一观点科学吗?请说明理由。
(2)运用哲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在艺术创新中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性。
2016-11-2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新课标II高三高考复习练习题五政治试卷
7 . 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先生说:美国人在如何教育孩子问题上有一个共识——要想孩子成才,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智商、财商、情商,其中财商的培养最重要,一定要从小教孩子认识钱和理财。而中国人则认为,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智商的培养更重要。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美国人重视财商的培养说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③美国人和中国人观念的不同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17-10-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嵩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九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8 .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09-11-24更新 | 1217次组卷 | 3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综政治试题
9 . 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忽视家风建设有很大关系。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某校高三(12)班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甲同学: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家风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家风的浸润中,受到教育训导和打磨熏陶。要把家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乙同学: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家风不正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本身。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廉洁修身,树立“底线意识”,常想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同时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正确行使权力,坚持权为民所用。
丙同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关系作风,作风影响党风政风,领导干部应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1)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甲、丙同学观点的认识。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论证乙同学观点的正确性。
(3)从辩证法角度,请简要说明丙同学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
2017-03-14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七调文综政治试卷

10 .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一观点说明(     
A.人类在实践中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B.人类随着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气候之间联系时客观的、无条件的
D.在人类善待大自然同时,大自然也应该善待人类
2.大气无国界,合作无边界。解决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与会代表的共识。但由于它的公益性、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其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社会生活需要确立共同的价值观
B.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010-04-18更新 | 9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10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思想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