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闪光时代。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探讨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与选择中,走上革命道路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材料二   “我要记住你的样子,像鱼记住水的拥抱,像云在天空中停靠,夜晚的来到,也不会忘了阳光的温暖”。从把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青年第一书记,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卫国戍边英雄,再到抗疫一线的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从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青年农民,到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青年工人,再到为千家万户传递幸福与温暖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从“00后军团”在奥运赛场上摘金夺银,掀起“青春旋风”,到80后、90后成为“天宫”“嫦娥”“蛟龙”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中坚力量,再到一大批由青年领衔的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喷涌而出……。

广大的80后至00后青年群体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实际行动拥抱时代,温暖时代,让时代记住了他们的样子。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为什么能演绎出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2)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某校团支部计划以“让新时代记住我们的样子”为主题组织一次宣讲活动。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宣讲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06-24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性。
(2)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人才支撑,青年的成长成才是现代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围绕“我与新时代”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3 . 习近平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该观点启示我们要(       
①尊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②分析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④坚持矛盾分析法,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6更新 | 650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

习近平指出,世界正处于一个重大历史转折点,各国既需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应该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该从这个高度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双方应该正确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

习近平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任何人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都违背中国的民族大义,中国人民都绝不会答应!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中美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以“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2-06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14 中美领导人巴厘岛会晤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中国灿若星河的医学界而言,辛育龄是一个低调但又响亮的名字。

辛育龄,河北高阳人,1921年2月生,1939年7月入党。他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战争时期,他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20岁左右的辛育龄已经担任冀中制药厂厂长。抗战进入最困难的时期,部队里流行疟疾和疥疮,他带领职工和老乡上山采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方便战士服用,还研制了治疗疥疮的皮肤擦剂软膏。这奠定了他多年之后从医建院强调创新与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从卫生员、制药厂厂长,到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分校附属医院院长,再到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保健防疫处处长、赴苏联深造的留学生……经历战火的洗礼,小战士一步步成长为大专家。

和平年代,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创建和发展,是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第一人,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0到1”的突破,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90岁时,辛育龄在接受采访时说:“始终以白求恩精神为我一生的座右铭和旗帜。就是两个字,奉献。”“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建设、卫生事业发展的年代;从小战士到大专家,他都践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践行白求恩精神,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在为人民服务上。”


(1)结合材料,请运用《哲学与文化》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你对辛育龄价值选择的认识。
(2)A市某校高二班级拟向“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学习。综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以“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以此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50字左右。
2023-01-16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重难点11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6 .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某校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我国新时代技能人才建设”的情况展开调查。以下是他们了解到的情况,请你一同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

【技能中国行稳致远】“十三五”期间,我国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培养、使用等方面,与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此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相关资料显示,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5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技能中国行动围绕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健全政策制度体系,通过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技能合作四大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平凡技艺精彩人生】“以前没想过,“刮腻子’还能走上世界舞台。”10月23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法国赛区结束、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学生马宏达在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中夺冠,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马宏达在夺金后表示,说起抹灰与隔墙,一些人会觉得这个“土”,难登大雅之堂。但是自身经历证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国是科技强国,也是制造业大国。国家发展既需要顶尖科技人才,也离不开一代代工匠的辛勤付出。作为青年工匠,我要传承‘老手艺人’的衣钵、把技能学精学透,用所学所能助力国家发展。”


(1)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新时代我国重视技能人才建设的战略考量。
(2)结合材料,请你以“平凡技艺也能成就精彩人生”为主题,完成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①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
②紧扣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期期盼祈求,“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部,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福建是全国重点侨乡,1000多万闽籍乡亲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福建是以“福”命名的唯一省份,是中国“福文化”荟萃集成之地。这里涵养着丰富多彩的“福”文化。孕有了令人瞩目的“造福”人文遗产,包括:朱子文化、闽南文化、闵都文化、客家文化、玛祖文化、海丝文化、华侨文化等。近年来,福建各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福”文化产品展演、展览、非遗展示等活动。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福”文化品牌。此外,福建还结合祖地文化在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关帝文化旅游活动节、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朱熹诞辰祭祀大典等活动开展“福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由此也推动了“福文化”走出去,扩大了“福文化”的影响力。

材料二   福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既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当代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追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势。现代社会传播的福文化主要包含有知福、惜福、积福、修福、造福、享福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全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理念,以科学的理念知福、惜福,以“五位一体”的建设造福,以共享发展的理念带领全国人民谋幸福,不断为人民创造现代化的幸福生活,带领人民走上幸福之路。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矛盾特殊性相关知识,分析福建推动“福”文化走出去的独特优势。
(2)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福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3)幸福不苟得,全靠人力取。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以“新时代福文化与人民的幸福追求”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总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2-05-12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五)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党中央着眼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着力点,科学把握国内发展大局,作出了分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性安排,为“十四五”规划开新局、起好步,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理论遵循,也为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

材料二   “我要记住你的样子,像鱼记住水的拥抱,像云在天空中停靠,夜晚的来到,也不会忘了阳光的温暖”。从把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青年第一书记,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卫国戍边英雄,再到抗疫一线的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从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青年农民,到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青年工人,再到为千家万户传递幸福与温暖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从“00后军团”在奥运赛场上摘金夺银,掀起“青春旋风”,到80后、90后成为“天宫”“嫦娥”“蛟龙”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中坚力量,再到一大批由青年领衔的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喷涌而出……。

广大的80后至00后青年群体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实际行动拥抱时代,温暖时代,让时代记住了他们的样子。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新时期我党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2)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某校团支部计划以“让新时代记住我们的样子”为主题组织一次宣讲活动。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宣讲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不少于150字。)
2022-06-24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9 . 全民接种疫苗是目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手段,事关大家的生命健康。为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构筑免疫壁垒,全国多地正在按照“应接尽接,应快尽快”的相关要求,全力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但很矛盾的是,当时疫情严重的时候,疫苗还未出来,人们都渴望能够接种疫苗,但是现在国内疫情稳定了,很多人都抱着侥幸心理,接种速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中国国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经超过12亿剂次,绝对数很多,但是按照每100人接种情况,包括一针没打的以及打过一针还没打完的,总体还是落后的。为了达到群体免疫效果,近期各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快速增加疫苗接种,希望在今年能够达到80%以上,这样就会安全很多。


(1)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对疫苗接种出现不同认识的原因。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人人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健康免疫屏障”主题为当地有关部门撰写一个动员方案。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1-09-23更新 | 39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 (新高考地区专用)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A卷 新题基础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时代青年应大力弘扬英雄精神,从英雄精神中汲取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材料一   2021年秋年,《刘胡兰》《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社士》《一个粗瓷大碗》《全色的鱼钩》,这些20年前耳熟能详的人民英雄故事重新回到小学课本。这些故事激起了数代人心中对祖国的热爱。课文《刘胡兰》描写了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面对凶线的敌人英勇不屈、顽强斗争,最后光荣牺牲的悲壮事迹。

材料二   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从“颜值即王道”到“追最闪亮的星”,当代青少年的偶像观正走向成熟。其中,“贡献者”“中国赞”“人民英雄”等词语成为关键标签。当代青少年,成长于快速发展的和平年代,国家强盛使他们有着更高的奋斗起点,共和国闪亮的星将是他们奋斗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他专业素养高,为患病者和更多的人作出实际贡献;追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记录伟大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小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过亿,网友叹服于袁老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性贡献......网友追捧大科学家、大知识分子,指向的是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翻看再多的人物传记,都不及当下的现实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星空浩瀚,引路者众。不知不觉间,当前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从“仰望”向“共生”改变,他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偶像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满怀期望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1)感悟刘胡兰的故事,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人民英雄故事重回小学课本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当代青少年偶像观嬗变的依据。
(3)请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题写一篇小论文,体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选择。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政治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03-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阶段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