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8 道试题

1 .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生命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严重干旱、特大暴雨、严重冰雹、特强台风、极端高温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控碳,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也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解决碳排放问题就要减少能源碳排放,用风能、电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加快形成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利用清洁电力推动以氢能炼钢替代焦炭炼钢,促进传统产业向低耗能、低排放、高附加值方向加快转型;强化技术创新,加快清洁能源发电、储能、负排放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大力度实施植树造林、荒漠改善等行动,发挥森林、农田等增加自然碳汇的重要作用;普通百姓通过简约生活参与低碳行动,开展光盘行动、进行垃圾分类、主动节能节水、选择绿色产品等等。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3-12-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文艺创作而言,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2021年初,一部以农村扶贫为主题的电视剧《山海情》赢得口碑与收视率双丰收。该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情创造,用真心呼唤真情,展现了黄土地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剧组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民生民情的故事,对中国解决贫困的道路和方式进行了充满自信的表达,做到了大巧不工、大象无形。真诚和真实得到了真心赞许。


(1)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电视剧《山海情》成功的原因。
(2)《山海情》是“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请为该剧目的创作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4-02-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届全国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试卷政治试题(十九)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22日,人民网发表了《“禁柴封灶”保了数据却冷了民心》一文,该文对一些地区环保管控升级,致使当地部分老人和困难群体挨冷受冻的现象提出批评。

2021年开始,一些地区禁止烧柴火,甚至采取封堵炉灶等极端手段。随着北方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当地部分老人和困难群体挨冷受冻,令人揪心。据媒体报道,中午12点,一些居民家里温度不到7度,早上起来屋内更是只有4度或5度,居民在家要穿厚厚的棉衣,或钻在被窝里,还冻得直打哆嗦,甚至有残疾人被冻哭……虽然当地政府免费发放了电暖气,可是“暖气片开开,温度也上不来。”很多住户室温不满10度。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得到的回复却是“咱这也没办法”。当地开展的所谓“包联帮扶”,实际却是严防死守、严禁烧柴。“领导带队,现场办公”不解决群众的冷暖问题,只是“回头看,再封堵”,让挨冻的群众怎么想?

该文认为,环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依靠保民生、重协调、可持续的有效措施,万万不能保了数据而冷了民心。


某班开展时政学习,思想政治老师推荐了人民网上这篇文章,要求学生以“数据与民心”为题,写一篇短评。如果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写出你的发言要点。
2022-05-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名师联合原创·临考冲刺卷(五)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供给侧改革”,就是强调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再靠“刺激政策”提升总需求的套路来促进经济增长。
材料一 提到供给侧,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西方经济学界的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深受供给学派影响的里根政府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措施包括: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和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这今美国经济迎来“大稳健”时代。今天我国前供给侧改革不是照搬供给学派的观点,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其合理成分。
材料二 “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政府采用了“西医”治疗,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当今以及“十三五”期间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可见,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即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材料三 “供给侧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要靠改革。过去30余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仍处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不深化改革,发展就难有活力、难以持续。因此要坚定不移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还要继续抓好财税、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达到“一子落而满盘活”。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经济学知识,评析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上述举措。
(3)结合材料三,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为什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众多,同时各地区发展、城乡发展尚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在病毒不断变异和传播的情况下,如果搞“集体免疫”“躺平”之类的防控政策,后果不堪设想。实施动态清零政策,是党中央从党的性质宗旨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确定的,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如果算总账,我国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不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动态清零”总方针是防控常态化以来两年多防疫经验的总结,是正确的、有效的,必须毫不动摇坚持。

材料二   所谓预制菜,是指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完成的菜品,随后通过冷冻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通过简单烹调或直接开封即可食用。受疫情影响,餐饮企业积极研发预制菜等产品成为应对疫情冲击的重要手段。机构数据分析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未来3年至5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万亿餐饮市场。作为目前食品行业发展的新风口,预制菜还存在口感不一、品质良莠不齐等现象。“疯狂”的预制菜到底有没有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我国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超前思维知识,说明预制菜企业应如何正确把握预制菜市场发展趋势。
2023-05-16更新 | 36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考冲刺模拟试卷政治试题(三)
6 . 电动自行车充电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小区充电桩少、充电贵等问题,部分居民选择将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带到家中充电,但又因电池性能问题引发爆炸、自燃等安全问题,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极大威胁。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解决措施对应的依据准确的是(     
①加强小区充电桩的建设——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②出台小区充电管理办法——坚持系统优化法,立足部分
③经济手段调控充电价格——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提升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坚持个人与社会的高度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2-01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政治试题

7 . 二、合力抗疫同心守“沪”

今年上半年全国很多地方新冠疫情出现反弹,上海也经历了新冠疫情出现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控形势。我国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动态清零,通过付出相对可控的代价截断传播,消除疫情大规模扩散的风险,稳住经济民生,走出一条适合国情、成效显著的道路。

1.(多选)面对疫情仍处于大流行、大反复和持续蔓延状态,中国政府不是像很多国家那样放松管控,而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策略不动摇。这个命题是一种(     
A.对事物作出的联言判断B.对事物作出的选言判断
C.基于价值判断的价值选择D.基于价值选择的价值判断
2.(多选)四月的上海,牵动人心。人人尽力,家家护沪,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座城,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的反复蔓延和不断的肆虐。这里充分体现实践特点具有(     
A.主观能动性B.客观存在性C.社会历史性D.无限反复性
3.在抗击疫情的攻坚战中,要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上海市需要对逾2500万人的核酸检测“竞速赛”,需要采取大规模、高强度的封控措施。
(1)在抗击疫情的攻坚战中,有个别违反防疫规定、扰乱防疫秩序的现象。作为政府的防疫工作人员,面对这种情况应该(     )
A.科学立法 B.公正司法 C.严格执法 D.自觉守法
(2)疫情防控攻坚战确实给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尤其给独居老人、特困家庭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带来了影响。为此,这些特殊困难群体可向当地政府部门申请______(选填:“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你选填的理由是______
4.疫情防控攻坚战坚定“动态清零”不动摇,严格“责任落实”不动摇,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该命题属于(     
A.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B.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C.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5.疫情前,某餐厅公开招聘,蔡某与其签订了3年劳动合同。受突发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复工日期一拖再拖,蔡某只好在家等候上班通知。2个月后,蔡某得知餐厅无法开业,且在家等候期间不发工资。蔡某联系餐厅经理,表示1个月后如果餐厅还不开业就解除劳动合同。1个月后,餐厅仍未开业,蔡某提交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申请,但餐厅不同意解除并拒绝交出蔡某的档案。蔡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返还档案,但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1)蔡某与餐厅发生了什么矛盾?
(2)人民法院为什么不支持蔡某直接起诉维权?
(3)请你支招:蔡某该如何维权呢?
2022-11-1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评估政治试题
8 .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妥善应对。为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组织有关部门,调查了本地的民生状况,获取了相关数据。
◇召开改善民生专题协商会,邀请有关专家.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在政务网上开辟专栏,接受群众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意见反馈。
请简要分析该市政府工作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为什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众多,同时各地区发展、城乡发展尚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在病毒不断变异和传播的情况下,如果搞“集体免疫”“躺平”之类的防控政策,后果不堪设想。实施动态清零政策,是党中央从党的性质宗旨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确定的,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如果算总账,我国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不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动态清零”总方针是防控常态化以来两年多防疫经验的总结,是正确的、有效的,必须毫不动摇坚持。

材料二   所谓预制菜,是指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完成的菜品,随后通过冷冻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通过简单烹调或直接开封即可食用。受疫情影响,餐饮企业积极研发预制菜等产品成为应对疫情冲击的重要手段。机构数据分析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未来3年至5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万亿餐饮市场。作为目前食品行业发展的新风口,预制菜还存在口感不一、品质良莠不齐等现象。“疯狂”的预制菜到底有没有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我国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超前思维知识,说明预制菜企业应如何正确把握预制菜市场发展趋势。
(3)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某校组织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某位同学撰写的发言稿如下。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完善发言稿中①②的相关内容。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亲爱的同学们:
2022年的10月,我们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
风雨百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①团结带领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团结带领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成就催人奋进。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9-28更新 | 6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10 . 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倡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到经济体制改革中,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确保全体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行;再到新时代的今天,强调共享发展,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国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     
①说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客观规律②体现了政策变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③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④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历史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