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八八战略”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蓝图和战略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职期间深入群众,在调研中对浙江各地区各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有了更深认识和更准确把握,作出了面向未来发展的“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决策部属,简称“八八战略”。在其指引下,浙江推动打造民生“七优享”金名片、“15分钟公共服务圈”等,不断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从“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到“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浙江人民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说明“八八战略”是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推出众多民生礼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努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谈谈政府工作报告推出众多民生礼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2024-05-05更新 | 42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重要原因。
2024-04-22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某专辑推出之后,便引起轰动。该专辑的旋律都是在我国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巧妙地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其中,不仅有古典诗词的韵味,而且韵律感很强,很接地气,可谓文学与艺术兼备,高雅与通俗共存。该专辑的成功说明(     
①文艺工作者要善于融通古今各种文化资源
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文化更具魅力
③文艺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同步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力量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动。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国家的发展要依靠人民
③要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④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中国在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动。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
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正确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的关键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坚持群众路线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江西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共享发展推动民生改善。

2012—2022年,江西民生支出累计4.48万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出比重稳定在80%左右。赣州实施提高民生品质行动项目,着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推进健康赣州建设,开展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系列活动。吉安市吉州区坚持以问题收集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探索出在职党员、乡贤代表人员、平安志愿服务人员、群众代表人员、法治工作人员、城市管理人员、市场监管人员、环卫人员等“八员”下沉网格的“一格八员”的社会治理工作法,努力在第一时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结合材料,运用群众路线的知识,分析江西是如何通过共享发展改善民生的。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爱国主义自古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材料二   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融入法律制度中,如何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人民群众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采取各种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来自一线的群众智慧、基层办法如源头活水般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汇聚至国家立法机关,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将汇聚起无数个实干、追梦、奋斗的你和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前行。

材料三   国家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中;应当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活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请就学校如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谈谈你的设想,据此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200字左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台江县台盘乡拍摄的全国和美乡村篮球赛比赛现场,足足吸引了上万球迷到场观赛,被网友戏称为“村BA”而一度火爆全网。各类村级赛事的火爆出圈,引发了无数观众对“有风的地方”的向往,也激发了来自乡愁的同频共振,带动了乡村文旅产业的兴旺发展。

“村BA”等村级赛事的成功,改变了许多人对乡村的固有印象,不仅展现了乡村的勃勃生机,也彰显了乡村文化工作取得的新成效,让大众看到了乡村浓厚的文化自信。扎根于乡村土壤的“村BA”,看似有些粗粝,却拥有蓬勃的生命力,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群众主动参与村庄治理,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分不开。解码“村BA”的流量密码可以发现,这个比赛有别于职业赛事的高门槛,做到了人人皆可参与,群众在农忙之余在这里尽情挥洒自己的汗水,每一个有篮球梦的观众都可以成为选手。据统计,2022年比赛期间,台盘村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154万元,在赛事的助力之下,台盘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0分钟上高速,半小时坐高铁,5G网络全覆盖,村里家家户户都连通了“硬化路”,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提供了参考样板。

有专家指出,各地各部门必须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对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传统美食和地方节庆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力度,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创造性转化,又创新性发展,结合群众新期盼和新需求融入现代文明,打造“一村一品"的文旅IP,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跨越,向文化经济转变,真正守住文化的“根”与“魂”。

(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分析扎根于乡村土壤的“村BA”为什么拥有蓬勃的生命力。
(2)假如你是村BA的举办方,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阐述如何让“村BA”更加蓬勃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全党上下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的全过程。

云南省在组织第二批主题教育时指出,市、县及其直属单位要围绕政绩观、担当作为、履职本领、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检视整改。乡镇、街道要围绕推动政策落地、强化基层治理、为民办事服务、化解社会矛盾、建强基层组织等方面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村、社区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服务群众质效等开展主题教育。

无论哪一级部门的学习都强调理论学习要“实”,不能浮于表面、浅尝辄止。检视整改要“实”,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深刻检视剖析、深入整改落实;为民办事要“实”,出实招求实效,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评析云南省各市、县到村、社区主题教育整改方向所蕴含的哲理。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云南在主题教育中是如何强调“实”字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