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同时建好思想理论阵地和新闻舆论阵地。做好新时代的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哲学依据是(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④群众的精神需要是宣传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习近平总书记为自己定下一条原则——“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他20多次走进大学考察,数十次给青年学子回信,勉励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寄语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材料启示我们(     
①广大青年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②广大青年要不断地追求个性发展
③广大青年要脚踏实地、不懈奋斗
④正确理念对青年成才起决定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28更新 | 187次组卷 | 16卷引用: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开大学时指出,我们现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鼓励青年学子脚踏实地,在新的起点作出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启示青年学子要(     
①要坚定理想信念,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③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④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汉代统治者以此诗教化天下夫妇遵守封建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汉之后它有时也被看作情诗。今天我们将其理解为爱情中青年男女平等尊重的恋歌。对《关雎》的不同理解(       
①构成了不同时代各自独立意义的系统                 
②体现社会制度与其主导的价值观的根本一致
③表明艺术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       
④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9更新 | 14629次组卷 | 58卷引用: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6 . 意识能够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__________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人脑
B.真理
C.实践
D.价值观
7 . 近年来,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老年人日常智能技术应用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2年底,全省各地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机构普遍开设智能技术应用课程,向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开展日常智能技术应用教育培训。从价值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价值判断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②一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本身固有的属性和功能
③价值标准根据主体需要调整才能保证其科学性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作为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院士荣获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生理特征”这一主攻课题,他扎根高原、无私奉献,提出了符合中国高原实情的高原病防治措施,不仅保证五年14万青藏铁路筑路大军高原病零死亡,所制定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还被接纳为ISMM国际标准。这表明(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B.获取科学的实验结果是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
C.投身于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D.实现人生价值要在劳动中对社会作出独特贡献
9 . 近年来,乡村生活短视频深受欢迎。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乡村慢生活被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生活短视频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创作乡村生活短视频的新农人也利用这种方式传播乡村独特文化景观,并带火乡村旅游、增加农货销量,助力乡村振兴。这一现象表明(     
①乡村慢生活因城市居民的向往而具有价值
②调整生产关系能有效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
③新农人通过实践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④人们对乡村生活的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曾是孩童都会唱的歌谣。随着学业负担加重,劳动教育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学生劳动意识日益淡薄。对此,有人认为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健体、润美,需吹响回归的号角;但也有人认为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劳动教育无所谓。

劳动教育改革不仅要提出“理念”,还应有明晰的操作路径,打通了场地、课程、评价机制等劳动教育链条上的关键环节;不仅要传承“耕读传家久”的传统,还要有新时代的朝气和特色;不只是培养劳动技能,更要有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引领,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精神,培养有责任担当的接班人。所以,一定要上好劳动教育这门人生必修课。


(1)运用人生价值观知识,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生活实践,阐述青少年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人生必修课。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