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自由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9-10高二下·江西赣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①新自由主义逐渐失去了西方市场 ②西方国家受凯恩斯主义影响较深 ③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④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014-06-04更新 | 698次组卷 | 7卷引用:2010年江西兴国县平川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卷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上述观点应当属于:
A.亚当·斯密的主张B.大卫·李嘉图的主张C.新自由主义的主张D.重商主义的主张
2014-05-29更新 | 12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专题十九经济学常识
3 .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国家福利支出、放松外汇管制、促进自由贸易等经济政策,使得英国当时的经济模式趋向于
A.德国模式B.美国模式C.日本模式D.韩国模式
11-12高二下·内蒙古包头·期中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2008年,以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的破产为标志,美国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频频出手,实行金融机构国有化。国会也通过了850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在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
这场前所未见的政府干预行动引起了某校高二(1)班同学的极大关注,他们结合《经济学常识》的学习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同学甲说:美国是市场经济的样板,政府干预经济动摇了美国市场经济的基石。这向我们证明了市场经济也许并非好的选择,私营经济几乎就是危机的制造者。
同学乙说:在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是市场失败的证据。事实证明,资源配置不能“让市场决定”,必须由政府掌握资源,强力干预经济。
同学丙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干预经济是政府负责任的选择。但人类的经济历史证明,政府不可能比市场做得更好,市场仍然是配置资源最好的机制。
(1)上述三位同学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请简要评析上述三位同学的观点。
(3)对于中国来说,是否还应继续进行市场化的改革?请阐述你的观点。
2012-06-14更新 | 7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Ⅰ考试政治试卷
2010·江苏徐州·二模
5 .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经济学常识】
新自由主义思潮于20世纪70年代流入拉丁美洲,进入80年代后在拉美迅速流行。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右翼势力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发展对外资的依赖,严重弱化了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1)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给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启示?
B【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在我国,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1953年我国制定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至今共进行了6次修改。选举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1)请简要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有人认为:“只要充分发扬民主,就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好的发
挥。”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10-04-11更新 | 6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6 . 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需要各国相互合作。回答问题。

1.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2.近年来大量出现图7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10-03-12更新 | 7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政治试题
7 . 下表显示了A、B两国在国际贸易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及其结果。“打贸易战”策略指大规模地采取高关税及不合理的非关税壁垒等行为,阻止别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不打贸易战”策略指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各项基本原则,进行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

(1)分析说明上表。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应该选择不打贸易战,追求第四种结果。请说明这种选择的经济学理由。
2010-01-10更新 | 4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卷(北京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