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炉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安徽 高一 阶段练习 2019-10-27 25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史学热点、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说法对应正确的有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公元前6世纪初
②《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甲午年
③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民国26年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与宰相的矛盾尖锐,由谏官来调节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谏官的职责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它属于罗马公民法D.它是哲学思辨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黑格尔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和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和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地上,而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据此推断,海洋对古代希腊文明发展的深远意义在于
A.公民团体形成B.城邦体制产C.商品经济发达D.民主自由意识强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西周建立以后,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宗”相对应的是
A.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局面B.保障了各级贵族政治上的特权地位
C.成为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D.为后世历代王朝沿用,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度B.察举制度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度
2020-11-14更新 | 95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0-201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马克思认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罗马法经历千余年而影响犹存的原因
B.法律是人类生活中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C.立法者与自然科学家的工作有共通之处
D.法律是立法者意志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于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以文臣为地方官
B.“设三衙”,统调分离
C.设通判监督知州
D.三分相权,崇文抑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在位)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而同时期的罗马
A.从帝国转向共和国B.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
C.法学走向高度成熟D.产生的法律统称公民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钱氏家训·家庭》载: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反映出古代家族
A.具有广结善缘的行举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行善济世的乡风礼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西汉中期以后,源于先秦的“齐人”、“鲁人”、“楚人”这种籍贯的表述,逐渐让位于以郡国为籍贯的表述。这反映出
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B.地域观念的影响消失
C.宗族与政权再度重合D.分封制走向历史终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文献通考卷二十四•国用考二》说:“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不相知。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这说明宋代制度的弊端是
A.宰相专权
B.强干弱枝
C.地方困弱
D.过度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先天弊病”是指
A.贵族执政
B.层级严密
C.尊卑有秩
D.代远情疏
2017-09-16更新 | 238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B.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
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
2021-10-19更新 | 957次组卷 | 125卷引用:2011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因为缺乏必要的交通保障,所以分封制成为西周的可能选择。照此逻辑,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秦朝修建驰道使郡县制的存续成为可能
B.隋朝大一统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唐朝政通人和促成了经济文化的大繁荣
D.明清专制主义的强化使学术风气很沉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2022-05-06更新 | 1101次组卷 | 7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9. 中国很多地方有“状元村”“状元桥”“状元及第匾”等文化遗存。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官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秦朝宣布自己当“五德之运”中的水德,汉朝既相信“五德之运”,又相信“君权神授”之说。秦汉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君权至高无上
B.使君权与神权结合
C.使君主专制合法化
D.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出现了复兴,《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写道:“罗马法披荆斩棘在丛林中开辟了一条明确的、始终一贯的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权威和财富是有利的。”这反映出罗马法(            
A.保护商品生产者的利益B.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
C.有利于加强教皇的权力D.是欧洲近代各国法律的源头
2020-10-21更新 | 189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18届高三高考预测金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然而到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一二个县;所谓“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有的州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有些地方设置侨州郡县。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政府管理不力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D.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个文件具有很强的空想性,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并且由于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文件”是指
A.《十二铜表法》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辛丑条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据统计,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如表).由此可以推论
受朝国鲁国晋国齐国楚国越国纪国
次数39次38次11次10次2次1次

A.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变法运动促进相互朝见
C.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
D.远交近攻影响邦国外交
2017-06-04更新 | 289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5. 周代礼治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的同一秩序,由这种同一的秩序来建立社会和国家的秩序。该秩序表明西周
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
B.出现“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C.始建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
D.礼乐制已经成为政治制度的核心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征召、辟除等方式。两汉的察举,以孝廉最多。察举贤良,一般还要进行对策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被重视,开了隋唐科举制的先声。

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代的科举之法,考试内容也有所变化,有经学基础知识、文采词章、经学理论、改论见解等,还有一些专门知识,如律令、算学等。

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定制为三年一次,分州试、省试(中央考试)殿试(皇帝亲试)三级进行。宋代考试内容一直有变化。在宋代废止了行卷和公荐,实现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宋代考卷实行糊名弥封制乖誊录制。

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殷试三级。乡会试的主考、同考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要逐人搜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采月公务员制度。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等考试,甄拔各项荐任职公务员,分为三试,第一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史地、国民党党义;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面试和成绩审查。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1931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惩戒法》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组织法》,但是得不到严格执行。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不得不指出,“多年来官僚主义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南京国民政府选官制度的新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刺史,以品级较低(秩六百石)的廷臣充任。分天下为十三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巡行诸郡国,以六条诏书纠察不法。刺史虽然品级较低,却可以纠劾比自身品级较高的官员。汉朝规定,刺史只能纠察秩比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不允许刺史问难下级官吏。刺史所纠察的范围,也只能以六条诏书为限。可见,刺史之设完全是实施监察,虽然监察权力很大,但无任何行政权。刺史督察,是奉诏行事,刺史是中央的派出官员,而不是地方官,但刺史的督查对象在地方。

——引自《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二清代学者顾炎武曰:“夫(刺史)秩卑而命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武帝时期刺史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刺史制度在当时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节选《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专断无能,制造了一幕幕的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六辅渠、白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雅克萨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器物上的纹饰瑰丽而深厚,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

材料三人民应该是权力的主人,但他们必须聘用比他们更能干的仆人。萨托利曾言:我们只有在选举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担当统治的“民”……这种由选举产生的人民的代表主政,无疑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智慧水平……孟德斯鸠更明确、完整的提出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权如果不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和人来掌握并在相互之间彼此制衡,公民自由就完了。l787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们运用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典的方式出色地构建了一个分权制衡的政体,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典范。

——叶海涛《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要义。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民主与专制的认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史学热点、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近现代史
3
中国古代史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文化史(旧)
6
史学热点
7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局部抗战单题
20.65监察与谏议单题
30.65从习惯法到《十二铜表法》单题
40.65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50.65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单题
60.65科举制单题
70.65西塞罗与自然法精神单题
80.6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单题
90.8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单题
100.65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单题
110.65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120.65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单题
130.65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单题
140.65宰相制度的废除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单题
150.65郡县制单题
160.65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170.4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单题
180.65罗马法单题
190.94科举制单题
200.65儒学成为正统单题
210.85罗马法单题
220.65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230.85从习惯法到《十二铜表法》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单题
240.65分封制  礼乐制度  分封制  礼乐制度单题
250.65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65教育与选官用人
270.65监察与谏议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280.4古代希腊文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