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课时分层作业14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1-03-13 22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关于先秦时期我国文化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私学还没有出现B.其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
C.地方官学已经开始设立D.封建政府统一管理教育
2021-03-13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14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关于大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
B.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影响深远
C.柏林大学倾向于世俗化和商业化
D.美国大学致力于让更多人接受大学教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3. 清华大学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是在(  )
A.1911年B.1928年C.1931-1948年D.1923-1927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体制,其意义不在于(  )
A.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B.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
C.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摇篮D.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力
2021-03-13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14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公式表述是: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75%)+资本增长(25%)美国1984年以后,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增长+教育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
A.提出了“双百”方针
B.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C.恢复了高考制度
D.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直接催生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产生的时间是(  )
A.约15世纪中叶B.约12世纪中叶
C.约13世纪中叶D.约14世纪中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的建立者是(  )
A.波斯大流士B.希腊亚里士多德
C.马其顿亚历山大D.亚述巴尼拔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下图所示的亚历山大博物馆设在埃及亚历山大的古代经典学术中心。其前身的建立者是(  )
A.托勒密·索托B.伊本·白图泰
C.列班·扫马D.亚历山大

二、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鹿洞书院创于南唐,因朱熹和陆九渊在此讲学而得盛名,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重要文化摇篮之一。雅典学院是古希腊柏拉图创办的讲学机构,被称为欧洲的第一所大学,画面正中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正针锋相对的辫论,围绕着倾听两位哲人争论的是为数众多的各派古希腊知名学者。



图11白鹿洞书院

图12雅典学院

比较图11、图12,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图片中所反映的学术活动的信息并分别作相关说明。(提示:至少两点,但总分不超过12分)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下列有关“宋朝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B.宋朝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C.宋朝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D.宋朝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2021-03-12更新 | 291次组卷 | 3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14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
年份197119721973197419751976
学校数955731058123413261461
学生数97980147094264321348896405030385521

对上述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文化大革命”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C.“文化大革命”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
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下图是位于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博物馆,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B.通过接受英国贵族阿什莫林的捐赠建立
C.与大英博物馆同一时期建立D.收藏有很多动植矿物标本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3. 下列对文化传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文化继承就是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D.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继承
2021-03-12更新 | 381次组卷 | 4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14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童蒙教育即儿童启蒙教育的传统,到近代传统的蒙学教育逐渐被小学教育所取代。

材料一 宋代,我国童蒙教育较快发展。有为皇室子弟设立的贵胄小学和由朝廷设立并管辖的国子监小学和地方庶民小学,更多的是包括族塾、义学、家塾、村塾在内的各种私学。一些官宦世家和富豪之家亦聘请塾师或亲自在自家内教育子弟。“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以及“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以培养能够“明人伦”的“圣贤胚璞”。这一时期的童蒙教材,除了综合性童蒙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外,还出现了朱熹及其弟子编著的《性理字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王令的《十七史蒙求》、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介绍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名物知识)和《千家诗》等读物。

——摘编自张传燧《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912年1月19日民国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9月公布《小学校令》,强调小学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初等小学校修业期限四年,设置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缝纫课。高等小学校修业期限三年,设置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课农业,女子加课缝纫。

——摘编自李华兴《民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童蒙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宋代童蒙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小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儿童启蒙教育的看法。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论述题
1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交流与传播
1,2,3,4,6,7,8,10,12,13
2
文化史(旧)
3
中国近现代史
4
政治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20.94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30.94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40.8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50.65教育的复兴单题
60.8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70.8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80.8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100.8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110.65“文化大革命”单题
120.8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130.94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单题
二、论述题
90.4亚里士多德
三、材料分析题
140.65辛亥革命的评价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