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上海 高三 二模 2021-04-27 2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写作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 按要求填空。
(1)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官盛则近谀。([唐]韩愈《________》)
(3)《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主持人向与会的老中青嘉宾表示欢迎,引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名句。这句名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2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撰写演讲稿引用诗文名句可以增加表现力。下面引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英雄为榜样,逐梦前行”的演讲稿引用孟浩然诗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B.“学习拓荒牛精神,刻苦学习”的演讲稿引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魏老师讲古典诗词新见迭出,他在介绍经验的演讲稿中说自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D.王勉同学在介绍江南故乡美景的演讲词中引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021-04-22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面是顾随先生的讲课稿,后经其学生叶嘉莹整理成书。整理过程中不小心将横线上的文字顺序弄乱了,编辑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衔接方式,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英雄是可以有的。一个民族,不能无领袖,犹之人之不能无脑子,故无论是民主或独裁,都须有领袖。 最好的英雄是牺牲自己,为民族、国家、大众。
①英雄不过是一个领袖罢了,做领袖的人不应老表现自己。
②秦始皇吞并六国,不可一世之雄,后来坏在求长生及希为子孙永久之业,故秦二世而亡。
③如果如此,则恐怕将众叛亲离且其手下必定是奴才而无人才。
④但英雄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为大众出力,此始是真英雄。
A.①④③②B.④②①③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无用的”知识

罗素

①在开始谋生之前,人们没有时间什么都去学习,无疑“有用的”知识是最有用的。它建立了当代世界。没有它,我们就没有机器、铁路、飞机。现代知识已带来人们普遍健康状况的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如何使用毒气去毁灭大城市的方法。同以往比起来,我们今日世界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有用的”知识。

②同样必须承认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儿童花很多年的功夫去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法,而终究既不能也不想(除了小部分之外)去读希腊文或拉丁文著作。从各方面考察,现代语言比拉丁文和希腊文更可取。它们不仅更有用,而且能在更少的时间内给予更多的文化知识。文明的进展如此迅速,使得古代知识在解释当今问题上,比起现代国家和关于这些国家的最近历史的知识更少得到运用。

③但是,教育除了直接的实用目的外,还应有其他目的。

④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愈来愈趋向于被动,趋于懒散地观看他人的技艺和表演。这些人的娱乐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总比不上那些受过教育而且具有与工作无关的广泛的智力兴趣的人。由于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了人类劳动,人们的闲暇增多了,那些有充分的智力活动和兴趣的人,自然能沉浸在高尚的快乐中。所以,普通人必须去接受提高自己心灵涵养的,当然也包括实用技术知识的教育。

⑤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忽视了人的理想训练与技术训练具有同等的必要性。未经训练的人性中存在许多野蛮因素,它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或轻或重地表现出来。如一些人背后说长道短,令人厌烦。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时也是残忍野蛮的,但他们比起那些心灵未经开化的人,较少如此,行凶斗殴的人在学校学习很少能达到中等水准。这些人除了虐待他人没有其他快乐。最为人们普遍向往的两件事是权力和颂扬。一般来说,无知的人只能诉诸粗野的方式来获得这两者,包括体力上的征服。文化教养提供给人的是很少有害的权力形式和较多使自己受到称赞的有价值的方式。

⑥也许“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能促进心灵沉思的习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遇事过分轻率,不仅行动之前没有经过周密考虑,而且对有的行动从智谋上加以考虑也难以进行。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以各种奇异方式表现出他们的偏见。

⑦心灵的沉思习惯具有遍及从最浅薄到最高深之处的优点。例如从被跳蚤咬、火车误点或与同行争吵等这些小苦恼开始。这样的烦事似乎很不值得做出英雄主义行为的反应,或者像对待人类暂时救治不了的病害一样无可奈何,然而它们对人的影响却破坏了许多人的善良习性和生活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从一些奇特的知识中找到不少安慰,这类知识与这种现时的苦恼有着确实或空想的关系;即使没有这种安慰,也能从人们的思想中当下消除这种苦恼。当我们受到气得脸色发白的人攻击时,想想笛卡尔《论情感》中题为“为何那些气得脸发白的人比那些脸发红的人更为可怕”的一章,就会感到欣慰。

⑧虽然文化上粗浅的快乐足以解除实际生活中的一般苦恼,而沉思更为重要的功用则关乎生命的灾难、死亡、痛苦、残忍以及国家民族陷入不必要的悲惨状况。独断的宗教已不能再带来慰藉,为了使生活不趋于黑暗、枯燥, 不致充满肤浅的自我肯定,必须寻求某种可以代替的东西,现今世界充斥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愤怒群体,其中没有一个能具备全人类的整体眼光,每个群体都宁可文明毁灭,与不愿作丝毫的让步,对于这种偏狭,任何专门教育都不能提供解救的办法。因为它属于个人心理上的问题,解毒良方应求之于历史学、天文学以及一切无碍自尊心,相反能让个人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些学科,需要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段知识,而是足以激发整体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艺术与历史,对英雄人物生活之了解,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极其偶然而短暂的地位的了解——所有这些都同人类特有的自傲心情相联系。从广阔的认知能力和无私的感情结合中最易产生出智慧来。

⑨在所有时代,人生充满着苦痛,在我们今天较前两个世纪人生苦痛更甚,个人与公众的不幸只能靠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来控制:在意志方面是拒绝回避不幸,在智力方面是认识它,如果能补救则寻求补教的办法;如果不能补救则根据对它的关系的看法,将它视为不可避免的而接受它,并且记住那些存在于它之外的其他地区、其他时代和星空的深远之处,使得它变得可以忍受。

(选自作者写于1930年的《幸福之路》,有删节)

4.第①段中“有用的知识”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无用的’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用的’知识”重视理想训练,以此尽量消除人的野蛮本性。
B.“‘无用的’知识”更能促进人的心灵沉思,促进人的完善发展。
C.“‘无用的’知识”能消除人类现时的苦恼,让人得到一些安慰。
D.“‘无用的’知识”不是专业教育能提供的,而出自心理的觉悟。
6.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高尚的快乐,主要建立在与工作无关的智力与个人兴趣上。
B.未受教育的人的快乐常通过体力上的征服等粗野方式实现。
C.艺术、历史学科能矫正人类的自傲,较其他学科更具智慧。
D.人生的苦痛,只能靠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来认识和接纳。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8.罗素在本文强调了“无用的”知识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下列文字中丁元竹则认为,真正的学术必须是有用的知识。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文字,从写作意图的角度评析二人的观点。

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破除论文至上的文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个话题的热议。中央党校丁元竹教授在2020年初撰文指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界定学术的目标和治学目的。文章以费孝通为例,说在中国学术史上,费孝通研究的问题紧紧贴近中国发展现实。20世纪40年代以后,他开始以流畅的文笔使学术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 世纪70年代后期,他继续用雅俗共赏的文笔展示一些重大命题,努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成果,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据此,丁元竹认为:真正的学术必须是有用的知识。

2021-04-26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