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11-10 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任务的首次载人飞行,也是阔别5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入太空。出征前,3位“神十二”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超乎寻常的训练准备。

聂海胜:对!为了完成这次任务,我们在地面强化了很多不同的训练,包括一对一训练、低压舱训练、水槽训练等,我们只有具备矢志不渝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意志、精湛高超的技能、强大稳定的心理,才能成功完成这次任务。

刘伯明:各方面的训练强度都加大,低压舱训练风险最高,因为是真空环境。我们在低压舱内进行了多次针对特殊情况的训练,来考验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的反应能力和纠错能力,是不是每次都能做到百分百正确。

汤洪波:大家都关注出舱那一刻,其实航天员在出舱前要准备很多天,出舱当天也要准备好几个小时才能打开舱门执行出舱任务。

记者:3位航天员怎么分工?

聂海胜:有句话叫“分工不分家”。在“神十二”任务中,任何单项操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完成。任何需要两个人完成的任务,我们两两组合,3种模式都可以完成。3个人一起密切配合完成一项工作,那更是一个整体。这是载人航天任务的特点。

记者:聂指令长,您从成为航天员到执行3次飞天任务,差不多都相隔8年左右,这3个“8年”有什么不一样?

聂海胜:每一个8年都不一样。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一步一步往前推进,我们的任务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对航天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航天员,我的成长与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同频共振,能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作贡献,我感到非常幸福。

记者: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再上太空,心情怎样?

刘伯明:每次任务都要重新归零,每次任务都要重新开始,我们要保持第一次的热情、激情,也要保持第一次精细操作的踏实作风。13年刻苦训练,13年耐心等待,13年热切期盼,再度飞天,可以说心驰神往、心潮澎湃。对于航天员个体而言,保持强健的体魄不难,因为我们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难的是十几年还保持那份热情、那份激情。

记者:航天员首飞往往要经历多年的等待,能讲讲感受吗?

汤洪波:漫长的等待,其实比高强度训练更具挑战性。但有飞天梦的牵引,我十年如一日保持好状态。我相信,未来的十年,将是为空间站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十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6月21日第19版)

材料二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中国航天史册从此翻开新的一页。在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包括杨利伟、聂海胜、景海鹏在内的8人,早已梦圆太空,5人则已卸甲离队。而邓清明,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

入队23年,训练与学习,成了邓清明生活的全部。然而,邓清明只能在屏幕前看着自己心心念念的太空。他曾在《朗读者》舞台上朗读了郭小川的《望星空》,令无数网友感动。“差距都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零点几分的那种差距。”在采访中,邓清明摊开双手、微微摇头,话语中透露着些许无奈。

当董卿问他“您今年已经52岁了,航天员大队也在不断地吸纳新生力量,更年轻的航天员,也在成长起来,您怎么样还能够和他们竞争?”时,邓清明答:“对一个老兵来讲,更多的是要坚持,要调整好心态,《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叫‘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就是多大的风不可能刮一个早上,多大的雨不可能下一天,风雨过后肯定是彩虹。”

没有飞天,仍是英雄。在家人眼中,在家乡父老口口相传的话语中,在全国人民心中,这都是无可争议的肯定。

未来,也许还会有着无数个“邓清明”,以自己的备份人生,托举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奔向星辰大海与浩瀚苍穹。

(摘编自《不是主角,仍是英雄》)

材料三

当观看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后,我感慨万千,是怎么样的大国情怀让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不惧未知,领命出征。从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到神舟十二号发射圆满成功,我更加感受到“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面对浩瀚的宇宙,神舟的航程才刚刚起步。但中国航天人特有的不畏精神必将托举着神舟飞船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中共党员李小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十二号升空不仅是中国航天员再次进入太空,更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的首次载人飞行,意义重大。
B.指令长聂海胜从训练内容和训练要求两个角度回答了记者“繁重的任务需要有超乎寻常的训练准备”的问题。
C.三名航天员没有分工,每个人都可以完成任何单项操作,均可两两组合完成两人任务,3人任务又可密切配合。
D.汤洪波是三人中唯一一个第一次执行飞天任务的宇航员,漫长的等待对他来说其实比高强度训练更具挑战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低压舱训练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风险最高,最能考验宇航员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的反应能力和纠错能力。
B.有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于每一个航天员而言,保持强健的体魄都是件容易的事儿,难的是十几年还保持那份热情、那份激情。
C.虽然邓清明可能会无缘飞天,但他仍是英雄。因为正是无数个“邓清明”,以自己的备份人生,托举起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D.神十二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不仅展现了我国航天实力,也点燃了中国人爱国热情,中国航天人精神将激励更多的中国人前行。
3.结合材料内容,概括中国航天精神内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抉择

张爱国

客栈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我爷爷大惊,紧捂口鼻,一只眼贴上门缝。外面,除了风雪声,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

“张老板,在吗?我从城外来。”声音很低也很平静。听到“城外”,我爷爷不知道怎么就拉开了门。来人不高,不胖,很精干,握住我爷爷微微颤抖的手,低声道:“谢谢同志。哦,我可以称呼您同志吗?”

我爷爷略显迟疑:“长官……”

“别,我姓范,叫我老范。我还叫你张老板。”老范说话很干脆,“张老板,客栈里没有住客吧?请给我一间房,能容我一人就中。这是房费。”老范将两块大洋塞进我爷爷手里。

“不,不……”

“有住客?”老范立马有了警惕。

“城都被你们围了一个多月了,外乡人哪里还住得起店?”我爷爷将两块大洋往老范手里回塞,“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

“所以你更得收下。”老范将大洋摁到我爷爷掌心“四十八天了,别说外乡人,你们也不好过哦。没办法啊,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

“我懂。青沙城的人都懂。”我爷爷将老范领上二楼最东头的房间,两人的脚步都轻得没有一点儿声音。关上门,我爷爷要给老范送瓶开水泡泡脚,被老范制止:“不用,习惯了。”老范拍拍我爷爷后背:“张老板,你能让我进来,就能为我保密,是吧?”

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时能从城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他的到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我爷爷不由地害怕。

“铃”,铃声非常低,却惊得我爷爷一大跳,房里哪来的铃声?

“铃,铃”,我爷爷立即知道了铃声的来源,全身的汗毛立马竖立。四五年没用了,那个很难引人注意的铃铛已落满灰尘,那根从楼上穿壁而来的丝线也落满灰尘,正被轻轻牵动着。“他来了?什么时候来的?”我爷爷紧搭猛烈跳动的胸口,蹑手摄脚走上三楼最西头那间房前,轻轻触碰门头隐蔽的小钉子。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房内温暖如春。魏鸣之倚在大床上,手里捧着烟枪,烟枪换了,周身镶嵌着红蓝宝石。“子林兄,外面如何?客栈里如何?有无异样?”魏鸣之吐一口烟圈。

“没,没……”我爷爷知道魏鸣之的厉害,愈发紧张。

“咔!”魏鸣之一只手继续捏着烟枪,另一只手变魔术般举着一把手枪,子弹也被推上了膛,枪口对准我爷爷的眉心:“张老板,别和我耍心眼儿。”

我爷爷反而平静了——与魏鸣之打交道这么多年,受到他不小的影响,越是紧急时刻越表现得平静。“鸣之兄,哦,长官,我可以请你离开这儿吗?这是我的客栈,你入住经过我同意了吗?按你们的法律,我有权这么做。”

魏鸣之手腕一闪,手枪不见了,坐起,向我爷爷微微一抱拳:“子林兄勿当真,兄弟不过开个玩笑。子林兄,并非兄弟信不过你,实在是兄弟重任在身,不可有丝毫差错。不瞒子林兄,不出三日,兄弟我,我们,就大功告成,城外那些……”

“明白,鸣之兄一到,我就知道事关重大。我也明白,鸣之兄一出手,局势就会逆转。”我爷爷淡淡地说。

“张子林,不是你,我早已死于日本人之手,故而你也是抗日英雄。然,此时同样国难当头,你若胆敢有丝毫背叛,我魏鸣之的子弹是不认人的!”魏鸣之说着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根金条,“子林兄,兄弟也只能如此相报了。子林兄放心,青沙城解围,全国秩序恢复后,兄弟和南京都不会忘记你。”

回到楼下,爷爷愁死了,事情已经很清楚,老范和魏鸣之,一个城外,一个城内,正在领导一场针锋相对的重大行动。“魏鸣之当年孤身潜入被日本人占领的青沙城,与敌人展开殊死较量,身受重伤,是我冒着危险救他。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我爷爷终于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默默念道,“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雄;现在,我是……”

补记:《青沙志》载,是夜,魏鸣之被捕。次日,解放军挫败青沙城守军一次重大阴谋。旋即,青沙城宣告解放。

(摘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7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范坚持将两块大洋摁到“我爷爷”的手掌心,与后文希望“我爷爷”为他保密用意相同。
B.老范、魏鸣之在风雪之夜先后到来,这使“我爷爷”始终处于紧张害怕之中,慌乱无措。
C.小说在对话中多处使用省略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D.魏鸣之对“我爷爷”的称呼多变,能看出他对“我爷爷”既有试探、威胁又有安抚、利诱。
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的环境描写用语简练,在写自然环境的同时,又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B.小说情节在冲突中展开,城外与城内的矛盾冲突引发了“我爷爷”的内心冲突,富有张力,引人入胜。
C.小说将解放青沙城这重大事件聚焦于客栈,这与老舍的《茶馆》以茶馆为舞台展现社会沧桑巨变异曲同工。
D.小说正文结尾留有空白,又用补记的形式明确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与前文相互印证,突出了主题。
6.小说的标题“抉择”有多重意蕴,请简要分析。
7.请分析“我爷爷”的人物形象。
2021-11-0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白)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徽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居易上言,使李光颜将,可径薄贼,开弓高粮路,合下博,解深州之围。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挥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封晋阳县男。太和初,二李党事兴,居易恶缘党人斥,乃移病还东都。后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进冯翊县侯。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诏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当时士人争传。其始生七月能展书,九岁暗识声律。其笃於才章,盖天禀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卷四十四》有删节)

8.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B.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C.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D.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提拔之意。类似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升、拔、陟、进、晋等。
B.县男,唐朝一种爵位的名称。古代的爵位按顺序排列为“公”“侯”“伯”“子”“男”。
C.从祖弟,从,堂房亲属。同一曾祖但不同祖父的同辈人之间互称为从祖兄弟。
D.声律,既指诗赋的声韵格律,也是五声六律音乐的总称。本文中指后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才华横溢。他的诗歌被当时士人争相传诵。著名诗人顾况自恃才华,很少推崇他人,但见到居易的文章后,也对他赞许有加。
B.白居易直言不讳。李师道献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故宅,白居易认为李师道是人臣,直言陛下“不宜掠美”,应成就李师道的美名。
C.白居易关心民生。在杭州刺史任内,他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疏浚当地的六口水井,帮助解决杭州百姓的饮水问题。
D.白居易仕途抑郁。多次忠谏,但没有引起注意,于是恳求外放。大和初年又因不愿卷入二李党争,称病回到东都洛阳。再度受重用后,又都是年少的皇帝,任职后往往受贬抑。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
(2)其始生七月能展书,九岁暗识声律。其笃于才章,盖天禀然。
12.文中白居易做官入则直言进谏,出则造福一方,但最终却“无立功名意”。请结合文本简析其无意功名的原因。
2021-11-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六夜玩月

杜甫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一、二两句的简要描述可视为衬托或前言,第一句直接写月,第二句借秋天的寒露间接写月。
B.这首诗三、四两句为后面写人提供了宽阔空间,扩展了读者的视野,为读者创设了思绪飞翔的空间。
C.作者通过描写农历十六夜晚出游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对国家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的慨叹之情。
D.这是一首五律,字数不多,但所涉及的面较宽,写月的角度十分新颖,摆脱了拘谨,富有艺术魅力。
14.这首诗后四句巧妙地隐藏了哪些“玩月”之人?请加以简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