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宣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 高一 期末 2022-01-04 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商代设有“多工”、“尹工”、“司工”等工官,负责管理各类手工业;西周时,“处工,就官府;处农,就田野”成为较普遍现象。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的手工业
A.异常兴盛发达B.技术领先世界C.经营模式僵化D.官营特征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高;唐代初期出现了长曲辕犁,后期又出现了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的江东犁。汉唐以来铁犁的改进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抑制了冶铁业的发展
C.运用了科学实验的成果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商税只有450万贯;到仁宗嘉祐三年,即增加到2200万贯;此后虽有所变化,但平均每年总在1000万贯左右。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对外贸易萎缩B.土地兼并严重C.商品经济繁荣D.农业生产衰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濒江沿海棉区、太湖周边桑区、苏南浙西山区木茶产区。该格局的形成主要反映当时
A.经济重心正在南移B.全国性交通网络形成
C.对外贸易迅速发展D.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842年,在中国从西方进口的物品总值中,棉花为第二位,棉织品居第三位;1867年,棉织品上升到第二位;到1885年,棉织品已经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据此判断,该时期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B.洋货在华市场比例上升
C.中国民族工业尚未产生D.西方工业生产能力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如图为1881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股票右侧记载:开平矿务局,为给股票事案奉:……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俟见煤之后,所得余利按股均分……”据此可知,开平矿务局
A.在经营方式上具有近代特征B.转型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推动了中国引进外资的步伐D.实践了晚清政府自强目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光绪、宣统年间,上海出现一些女扮男装的妇女,戴西式之猎帽,披西式之大衣,皆泰西男子所服者也。她们常在闹市中徒步而行,几不辨其为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B.政治运动的促进
C.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D.西方文明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据《第一回中国年鉴》记载,1914年8月前中国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约四千万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一亿多元,且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清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
C.实业家爱国精神的推动D.日本减少了对华的资本输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武汉钢铁公司于1955年3月开始施工。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铁道部专门改造车皮,为武钢运输直径为4.8米的高炉炉顶大钟。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B.工业落后面貌初步改变
C.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D.工业总体布局日趋合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959年6月,中共中央指示: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其收入完全归社员个人所得;恢复自留地制度(社员可以长期使用的小块集体土地);社员家庭和个人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在集市上出售。以上措施表明当时
A.中央初步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失误B.三大改造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C.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得到了克服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