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安徽 八年级 期末 2023-06-21 3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力学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1. 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1.0N和1.5NB.1.0N和0.5NC.2.0N和1.0ND.2.0N和1.5N
2023-08-25更新 | 239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扬州扬州大学附中八年级下学期中物理试卷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如图所示,物体A和物体B叠放在一起放到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
C.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D.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既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也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足球被踢出后,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在一切外力突然消失时,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瓶,水中有个气泡和金属球。突然向右水平抽动瓶子时,相对瓶子而言,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
B.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
C.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D.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2021-02-22更新 | 2898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二中2020 —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测试物理试题
7. 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静止
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我国已成功发射“嫦娥二号” 探测卫星,它将在距月球表面高度100km的地方绕月球飞行一年.如果“嫦娥二号”探测卫星绕月球飞行时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它将
A.继续绕月球飞行B.静止在空中
C.做匀速直线运动D.向月球飞行,最后掉在月球上
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9. 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2016-12-06更新 | 123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物理
10. 三个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的容器A、B、C盛满同种液体,如图所示。用pApBpCFAFBFC分别表示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则(  )
   
A.pApBpCFAFBFC
B.pApBpCFAFBFC
C.pApBpCFAFBFC
D.pApBpCFAFBFC
2023-05-0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11. 如图所示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自行车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人对自行车的压力和自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二力平衡
C.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和自行车的重力是二力平衡
D.人受到的重力与自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 如图所示,甲图是小强在水平地面上向右直线推物体A,乙图是水平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丙图是物体A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s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在1~2s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60N
C.在1~3s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40N
D.在0~3s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40N
13. 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重8N,容器的底面积为 100cm2,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长方体金 属块,从水面上方开始以恒定的速度,缓慢直至全部浸没入水中,容器内水的深度由16cm升高到20cm在金属块未触底且水未溢出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不计水的 阻力,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块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600Pa
B.金属块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4N
C.金属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D.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400Pa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真题
14. 有一木块的体积为,密度为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松手后,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量是______
16. 拿着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从楼下到楼上,观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将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
   
17. 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当小球上升到最高点A点时处于_____________(填“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若抛出的小球在最高点A点时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小球将保持______________(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8.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A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墙板上,现用力F=5N拉木块B,两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若绳子对A的拉力为2N,则A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B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填空题 | 适中(0.65)
19.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前进时,若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f=3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_____N,当绳子自由端向左移动3米时,物体A向左移动_____m。

20.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80N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_____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2-02-11更新 | 155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五、作图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图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有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站在地上利用滑轮组利用300N的力将重物匀速提到楼上,请在图上画出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
2022-02-11更新 | 730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六、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 ______ 的特点,并通过调整 ______ 来改变F1F2的大小;
(3)保持F1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______
实验题 | 适中(0.65)
24. 徐亮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与烧杯底接触为止,如图甲所示。

(1)圆柱体的重力G=______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F=______N;
(3)比较a、b、c三图可得: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______有关;
(4)比较______图可得: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
(5)徐亮完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F-h图象。那么物体浸没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______N。实验表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跟______有关。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______kg/m3
25. 如图所示是小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装置,每个钩码重为0.5N(钩码个数若干),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1)将该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实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的。小王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2)小王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
12.00.164.00.08
21.00.120.50.06
32.50.061.50.10
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_____,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用字母表示)
(3)乙图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若在A点下方再挂一个相同的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需将B点的钩码向右移动_____格;
(4)丙图中杠杆每个小格长度均为5cm,在C点竖直悬挂4个重为0.5N的钩码,当在D点用如丙图所示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动力臂为_____cm,动力F_____N。

七、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点处,在B点施加力F1 =30 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撤去F1,在B点施加力F2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3Pa。(OB=3OAg取10 N/kg)

(1)画出F2的力臂;
(2)求合金块的质量;
(3)求F2的大小。
2016-12-07更新 | 1364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天门经济开发区中学、竟陵初级中学等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27.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S=0.1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5000Pa。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2)容器中水的深度h
28. 底面积为10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cm3,重为3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求:(ρ=1.0×103kg/m3
(1)图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进入水中的体积;
(3)物体B的密度。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力学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多选题
1
填空题
7
作图题
2
实验题
3
计算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力学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读数
30.94力的概念和单位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力作用的相互性  力与运动的关系
40.65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50.85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理解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平衡状态的判断
60.65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70.65根据s-t图像计算平均速度的大小  通过v-t图像研究物体运动
80.85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90.85杠杆的平衡条件
100.65比较液体在不同容器中对容器底部压强和压力的大小
110.85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120.4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
130.4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液体和固体压强的对比计算  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  二次称重法测量密度
二、多选题
20.65摩擦力及其产生条件  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
三、填空题
140.65重力的计算与估算  浮力大小的计算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50.65压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160.85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170.65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平衡状态的判断
180.85静摩擦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大小
190.65滑轮组承重绳子段数与绳端拉力、移动距离的关系  水平方向的滑轮组
200.4运用杠杆平衡原理进行计算
四、作图题
210.65力和力臂的作图  杠杆的最省力问题
220.85滑轮组的连线问题
五、实验题
230.85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40.65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250.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注意事项和错误分析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结论和数据处理
六、计算题
260.4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运用杠杆平衡原理进行计算
270.65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280.65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  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