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12-11 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少弟”。被周公分封于卫。卫国原是殷商旧地,周公嘱咐康叔尊重殷商的传统,任用“殷之贤人君子长者”。康叔受封时不仅带去了大量周族人,还随迁了殷民七族,殷民宗族首领也在卫国任职。这反映出西周分封(     
A.导致王权的逐渐衰微B.实现国家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挑战了宗法贵族体系D.有利于族群认同意识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春秋中叶,南方的楚国灭其北部小国,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由贵族担任,但并不是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后来西方的秦国也推行县制,北方晋国的卿大夫甚至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这说明当时(     
A.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B.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C.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D.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  )
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
2023-09-07更新 | 1013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任命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等官员。首席的右丞相是忽必烈的外甥,还掌握着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中书省的其他重要职务由蒙古、畏吾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他们大多出自忽必烈的怯薛(侍卫)。以上材料说明(     
A.地方军事力量膨胀削弱中央集权制度B.忽必烈改革遭到蒙古权贵的激烈反抗
C.中枢机构的官员主要出身于科举考试D.元朝政治体制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
2023-05-08更新 | 1011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记载了当时普遍流行的说法:“正如人们谈论风向时,只有北风和南风,其他都是二者的变体,政体亦是只有两类,即民主制和寡头制。”在同时期的阿提卡演说词中,民主制和寡头制也往往被视为黑白分明、相互对立的政体。这反映了当时(     
A.民主制度普遍受欢迎B.公民政治走向衰落
C.平民和贵族矛盾尖锐D.城邦政体形式单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古罗马人在票决制度上创立了双重多数制,其精神是:一个决定,不仅应获得多数人的赞成,而且也应获得多数地方的赞成,这样就避免了赞成者过分地集中在某些地区,也保障了人数较少地区的政治参与度。这种精神(     
A.使罗马的民主政治臻于完备B.保障了罗马法向万民法过渡
C.体现了联邦制和共和制原则D.影响了近代欧美的票选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根据《大宪章》第六十一条规定,英国需成立由二十五名男爵监督国王恪守《大宪章》的委员会。如果国王执意违反《大宪章》,“此二十五名男爵即可联合全国人民,共同使用权力,以一切方法向余(国王的自称)等施以抑制与压力,诸如夺取余等之城堡、土地与财产”。这一规定(     
A.彰显了等级君主制特征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思想
C.奠定了政党内阁的雏形D.贯彻了分权制衡的理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世纪后半期,英国各政党间为了争夺选票,力图在下院中占据多数席位,加强了对党员的纪律要求,以致出现了“即使是多数党的议员也不是其政党的主人,而是它的奴仆”。各政党加强纪律要求,主要是基于(     
A.议会至上的原则被改变B.内阁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C.政党之间矛盾得到缓和D.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023-05-24更新 | 893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948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重印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前言的通知中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概念:列宁在本书中所说的,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今天在我们中国,则不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积极探索新政权建设方向B.致力于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C.全面借鉴苏俄的革命经验D.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以农抗会和妇抗会等群众组织为基础的现代行政体系在敌后根据地出现,并成为乡村社会新的权力中心,在此基础上,1941年前后地方政权建设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全面展开。这一现象(     
A.影响了中国传统乡村面貌和发展方向B.成为中国共产党地方政权建设的开始
C.体现了新的乡村政权建设在全国展开D.推动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下茶陵县城。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保卫商店、邮局和学校,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这一指示重在(     
A.配合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加强中共对军队的领导
C.尝试举行中心城市暴动D.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议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中国国民党书》中又明确提出要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这一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     
A.社会主要矛盾重大变化B.中国革命新道路成功开辟
C.中共政权建设趋于成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宋神宗时期,司马光曾上奏称:“下等、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使之一概输钱,则是赋敛愈重……富室差得自宽,而贫者困穷日甚。"司马光此言意在(     
A.建议宋神宗改革赋税制度B.维护社会下层的根本利益
C.谴责政府的横征暴敛行为D.批评王安石变法违背初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19世纪90年代末,日本驻华大使馆的书记官中岛雄称:“现在的北京政府……建条铁路就动辄要去占卜风水;敕议很久,才能下定决心办采矿等实务……像这样要在短短三年里急速冒进的行为,其结果只能导向政变蜂起的穷途末路。”这可用于说明(     
A.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性B.晚清政府革新举措的滞后性
C.清廷举办洋务新政的紧迫性D.近代中国变革活动的冒进性
2023-05-02更新 | 504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1902年袁世凯借鉴西洋兵制制定《北洋练兵营制饷章》,规定常备军兵士由各州县官吏推选当地壮丁组成,入队后领取工资,集训三年后回原籍加入续备军,三年后再编入后备军,期满三年恢复平民身份。该章程的颁行有助于(     
A.加强北京至山海关防务B.开启军事近代化改革
C.挽救清政府的政治危局D.提升北洋军应战能力
2023-05-07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届高三三模(5月质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其前身为1986年5月成立、后在1993年12月改名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提出,将国家乡村振兴局牵头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等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这说明(     
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B.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C.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D.机构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调整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东汉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官相互庇护而推行了“三互法”,规定: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士又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的婚姻之家也是如此。其做法在客观上(     
A.遏制了豪强的发展B.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C.限制了官员的特权D.保障了吏治的清明
2023-05-28更新 | 1027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 公元前49年,汉宣帝下诏,认为“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要求“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毋相乱”。汉宣帝的做法旨在(     
A.完善选官制度B.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C.建立监察体系D.减轻农民赋役负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