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新疆 高二 期末 2024-01-18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史(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贞观初,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此事说明:
A.兵部隶属门下省
B.君权受相权制约
C.唐太宗大权旁落
D.门下省独掌大权
2016-12-13更新 | 30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3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上述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
A.改革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方式B.全体人民的普选权得以实现
C.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D.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纽约时报》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由此判断该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2016-11-18更新 | 2452次组卷 | 140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高考真题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表明(  )
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B.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
C.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D.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2023-09-19更新 | 185次组卷 | 6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课时作业(6)西方的文官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这表明孔丘在当时
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
B.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
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
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在《罗马民法大全》里,奴隶不能再被随意处死;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父亲不能再享有对子女的诸如生杀予夺权和婚姻权等人身支配权。这反映出罗马法(     
A.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法理念B.强调法律形式重于内容
C.促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提高D.充分体现了公平和正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8. 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
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A.②③①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领事裁判权(     
A.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024-01-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篇》中分为“选举典、诠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典”,这种图书分类表明“经济”的内涵是(     
A.经世济民B.治国之才C.心外无理D.经济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2016-10-11更新 | 18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资本主义一经产生,就必定不断扩大市场交换的范围,伸入并占有原来封闭的农本经济的阵地,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以下史实不能加以印证的是
A.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B.新航路的开辟
C.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D.世界市场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如图为陕西米脂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图中人物使用的耕田工具在唐朝被以下哪种耕作工具所取代(     
A.曲辕犁B.耧车C.水排D.筒车
2024-01-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下表是英国棉布价格指数变动情况,这一时期英国棉布价格指数变化的关键在于
年代1780年1812-18151860
价格指数1003213

——据《近代文明史》整理
A.英国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B.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C.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D.棉纺织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16. 若忽略图形比例,下列四幅地图中大致描绘了宋朝对外贸易路线的是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如图是《三辅黄图》中记载的汉代长安东西两市平面图,其皆成方形,四面设肆,供商贾列肆货卖之用,四面各设一门,供交易出入。这反映了汉代
A.官商勾结现象严重B.经济重心还未南移
C.重商主义观念盛行D.商业活动受到限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8.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周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指(   
A.隋唐大运河B.都江堰C.郑国渠D.灵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概念,其“近代”的实质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
C.受外国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诱导产生
D.采用机器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0. 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其中“履至尊”指的是
A.创立丞相制B.创立皇帝制C.推行郡县制D.统一度量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A.经济民族主义
B.自由放任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重商主义
2016-11-27更新 | 33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2.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2019-01-30更新 | 3391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福建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3.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对罗马共和制度做过这样的评述:这种混合政体“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于一身,又不使其中任何一个原则过分地膨胀,从而蜕变为自己的对立面,每一种力量都被其它两个所抵消,任何一个都不能压倒和超过其它力量。”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
A.实行直接民主制B.实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实行贵族政治D.王权与族权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三权彼此分立
B.分权制衡的原则
C.依法治国的理念
D.最高法院有立法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这篇讲话
A.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B.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
C.主张解决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D.认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6.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政体采用美国式的总统制,但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却将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内阁制。这一修改
A.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B.避免了政权的频繁更替和政局动荡
C.体现了孙中山政治理念的改变D.反映了革命派有“因人设法”的嫌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五胡十六国时期前赵开国皇帝匈奴人刘渊尊高皇帝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为三祖,又尊文帝刘恒、武帝刘彻、宣帝刘询、明帝刘庄、章帝刘炟为五宗。刘渊此举
A.根本目的是促进汉匈民族交融B.促进全国短暂统一局面的出现
C.说明匈奴族汉化得以基本完成D.反映中华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1953年至1955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这一措施表明
A.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代购代销制度
B.工人阶级获得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经完成
D.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据下列朝代皇帝与大臣关系简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朝代皇帝与大臣的关系
三省体制下,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序中
皇帝指令须中书门下、枢密院以联合公布的方式颁行,宫内直接发出的指示被认为是“灭裂纲纪”
一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而国家行政照样运转
A.三省制具分权制衡特点
B.官僚政治制约皇帝专权
C.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弱化
D.君主专制呈现强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0. 英国首相撒切尔认为:“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据此可知,文官制度(     
A.规范了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B.导致政府交替中管理的脱节
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D.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西南部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或汉族杂居的地区,自元明以来,统治阶级就采取土司制度统治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土司制度是兼指土司与土官两种统治制度而言。前者包括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等,这些官爵职称虽受封于中央政府的皇帝,但实际上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后者包括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是按照汉族地区行政建制设立的府、州、县中由少数民族头人所担任的官职。这种土司制度,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交通梗阻条件下,中央政府在军事征服或政治招抚之后所实行的“羁縻”政策和特殊的统治制度。这种制度在创建之初有可行的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不仅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的发展,更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因此,从明朝开始,便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改用流官代替土司,实行和中原地区完全系统的行政制度,这就是“改土归流”。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土司制度施行的原因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土归流的意义。
2024-01-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货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录取的名额。在西方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甲午战争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警告“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患”。戊戌变法是政治体制改革,但因触犯权贵的既得利益,仅行百日即被废止……庚子祸乱后清上层几乎没有谁再反对改革……1908年,清廷开始筹办地方语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博采群言”并发挥其“舆论总汇”的功能。“皇族内阁”的结局使这一民意机构走向政府对立面。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袁刚《民心尽失的历史警示》等材料二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英国的“等级会议”

以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从政治参与上看,英国政治在10世纪时政治参与主体扩展到王权和世俗、宗教贵族;到了12世纪以后,扩大到工商业主(新贵族)骑士,以及从理论上,所有具有一定财产的自由民。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由资产阶级、市民组成的下院的作用逐步增强。“光荣革命”后,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但这仍然是一种包括性别、年龄甚至是身份、财产的有限参与。20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选权。

——摘编自陈楚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之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政治参与的演变趋势。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社会转型时近代中西方调整政治参与方式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以实行有效的管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年班朝觐和联姻等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清末,随着边疆危机的深入,边疆建省呼声日益高涨。有人提出在西藏等地建立行省,实行直接统治,去掉那种在新的国际规则下往往授人以柄的“藩属”关系。1884年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885年建台湾省,1907年建东北三省。在新的国际形势之下,晚清政府改变了传统的治边理念和统治方式,昭示中国对边疆的主权。

——摘编自但兴悟《“大一统”中国的重新塑造:近代边疆危机与建省改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措施与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边疆治理理念发生变化的原因,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史(旧)、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9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近现代史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文化史(旧)
5
中国古代史
6
世界史
7
经济与社会生活
8
经济史(旧)
9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20.65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单题
30.65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单题
40.65科举制单题
50.65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单题
60.65儒家单题
70.6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单题
80.9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黄宗羲的思想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90.6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00.65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单题
110.65明清科技单题
120.65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历程单题
13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40.85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单题
150.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70.4秦汉的商业单题
180.94水利、灌溉、施肥、育种单题
190.8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单题
200.85皇帝制度单题
210.65凯恩斯主义单题
220.65元朝的地方管理单题
230.65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单题
240.85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单题
250.85新时期的民主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单题
260.94辛亥革命单题
270.65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单题
280.65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单题
290.65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单题
300.65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8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310.65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320.65文明差异比较与交流借鉴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330.4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疆域的奠定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