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广东 七年级 期末 2024-03-01 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中,人们发现了成层、成堆的灰烬和一块块颜色不一的经火烧过的兽骨、石头、炭块。这表明,当时的北京人(       
A.进入了新石器时代B.已经过上农耕生活
C.具有一定审美观念D.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约一万年前,我国先民开始栽培稻、粟和黍,运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同时家畜饲养也开始出现。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原始农业兴起B.畜牧业发展C.建筑成就突出D.手工业发达
2024-03-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经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牛河梁遗址的女神庙中,女神雕像体型有大小之分,似已形成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随葬玉器数量和规格也有区别。据此可以推测,该地区(     
A.出土了精美的玉器B.出现了社会等级差别
C.盛行女神崇拜现象D.神权与王权实现统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与材料中“家”“小康”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024-03-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在历史课程学习时,教师出示了题图。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感知到(     
A.争霸战争的残酷性B.陶器纹饰的古朴美
C.高超的青铜器工艺D.甲骨文体系的完备
2024-03-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6. 春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产品的增加,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民族交融B.国家统一C.社会安定D.商业发展
2024-03-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在他的推动之下,国家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没有军功者,即使是宗室亲属也不授予爵位。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管仲改革B.“尊王攘夷”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
2024-03-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8.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中“天府”得益于(     
A.灵渠的顺利开凿B.都江堰的修建
C.中央集权的加强D.丝绸之路的开通
2024-03-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定于一(统一)”,墨家主张“一天下之义”,道家主张“抱一”“得一”,法家主张“作一”。材料表明诸子百家(     
A.强调君主专制B.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政治诉求一致D.强调分裂中孕育统一
2024-03-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0. 为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秦始皇设置的官职是(     
A.郡守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
2024-03-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里耶秦简以户为单位登记了秦朝民众的姓名、身份、爵位、籍贯、年龄、身高等基本信息,统治者通过户籍有效地管理人口,征收赋税。据此可知,秦朝的治理(     
A.泄露了民众信息B.减轻了人民负担
C.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D.呈现暴政的特征
2024-02-28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秦始皇派蒙恬北上修筑长城,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兵出征,又设河西四郡进行管理。他们的措施(     
A.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B.激化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C.促进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D.体现国家治理的灵活多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置刺史一人。刺史的职权:一、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二、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三、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平的行为……由此可见,刺史的职责是(     
A.负责地方赋税征收B.协助丞相处理政务
C.监察地方官和诸侯D.镇压地方诸侯叛乱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4. 《后汉书·光武帝纪》中记载光武帝采取的一项措施:“诏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人。”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社会矛盾B.抑制豪强地主C.简化政府机构D.减轻农民负担
2023-04-10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材料反映了东汉后期的政治状况是(     
A.阶级矛盾尖锐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帝昏庸无能D.豪强地主势力壮大
2024-03-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A.巩固了国家的统一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的交流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东汉时期,在医学领域提倡预防疾病,发展了“治未病”思想的名医是(     
A.黄帝B.扁鹊C.张仲景D.华佗
2024-03-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位“老臣”忠贞不渝,为兴复汉室,竭尽忠心。他是(     
A.曹操B.刘备C.诸葛亮D.孙权
2024-03-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是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要求。为题图中所示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黄巾起义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2024-03-0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0.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汉人,他们从黄河流域历经几次大迁徙,到达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与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西晋统治者的政策B.八王之乱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D.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2024-03-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据史料记载,内迁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声称自己是黄帝后代;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后代。这些历史现象体现了少数民族(     
A.与汉族合同为一家人B.自愿接受中央政府管理
C.浓厚的英雄崇拜情结D.对中原地区文化的认同
2024-03-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2. 题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朝代更替示意图。其中“王与马,共天下”这种士族与皇族共治的特殊现象出现在(     
A.AB.BC.CD.D
2024-03-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反映出(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南北品种趋于一致
2023-04-21更新 | 3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学习历史要注重对历史地图的识读。识读题图中的元素,可知图片所示战役(     
A.导致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的状态B.促进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C.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结束了东汉末年州郡割据的局面
2024-03-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5.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以上材料强调(     
A.民族交融以汉化为主B.民族交融强化
C.民族交融的方式多样D.胡汉观念淡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6. 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原人的生活习俗。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东汉前汉人席地而坐,入室必先脱履登席,室内家具以案几为主。
三国时期以来中原使用胡床交椅,座具离地高坐,案几提高为桌案;胡人着靴登堂入室为中原人所模仿。
A.生产力水平提高B.陆上丝绸之路开通
C.孝文帝实行改革D.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3-06-11更新 | 16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东晋和南朝的商品交易场所,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的正规“市”之外,还有“草市”“军市”“夷市”“互市”等各类交易场所,星罗棋布,分布广泛。这说明当时(       
A.丝路贸易兴盛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C.航海技术进步D.南方商品经济兴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8. 《齐民要术》详尽收集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领域创造的经验,其中《种谷》篇中 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 (          
A.认为精耕细作传统要坚持B.反对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C.提倡节约使用自然资源D.懂得要顺应天时地利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9. 题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云冈石窟大佛(既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和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这一时期佛教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体

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
A.体现了中外文明的交流B.展现了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
C.反映了思想控制的强化D.表明佛学成为历史主流思想
2024-03-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0. 历史活动课中,某历史小组分享了“三国鼎立”“十六国”“北朝”“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资料并展开了探究。据此可知,该历史小组探究的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024-03-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1.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政治制度创新更是历史演进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题表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延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义民……”(意为:我将中国作

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

何尊示意图及其铭文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对“中国”的有效统治,西周统治者推行了什么政治制度?指出汉武帝为解决当时的王国问题而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而创立的制度。秦朝为适应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请列举至少三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治理发展的趋势。
2024-03-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综合题 | 较易(0.85)
32.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则天下安。中国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题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大事记(距今约10000年—魏晋南北朝)

项目

时期

大事

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

距今约10000

长江中下游先民开始栽培稻

东晋、南朝时期

水稻由直播变成育秧移栽

生产工具的改革创新

距今约7000

河姆渡人的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春秋后期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西汉

出现了楼车,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

曹魏

马钧改进制成了灌溉工具翻车

水利工程的兴修

战国后期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西汉

重视兴修水利,组织人力开挖水渠,治理黄河

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统治者的支持

战国

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西汉初期

汉文帝、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东汉初期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1)根据材料,指出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项目,说明其是如何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
项目: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
论述:距今约10000年,长江中下游先民开始栽培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的国家,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东晋、南朝时期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向育秧移栽转变,这是水稻种植技术的重大进步,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
结论:中国古代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24-02-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综合题 | 较易(0.85)
3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次“整合与凝聚”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4-02-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北京人单题
20.65河姆渡人  半坡人单题
30.85河姆渡人  半坡人单题
40.65王位世袭单题
50.65青铜器 单题
60.94铁犁牛耕的使用单题
70.85商鞅变法单题
80.94都江堰单题
9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100.94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单题
11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120.8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卫、霍破匈奴单题
130.85武帝强化监察的措施单题
140.85光武中兴单题
150.85东汉衰败 单题
160.65张骞通西域单题
170.85张仲景及医学成就单题
180.85三国鼎立的形成单题
190.85赤壁之战单题
200.8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210.65少数民族的内迁单题
220.85东晋与南朝单题
23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240.65淝水之战单题
250.65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260.65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270.65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单题
280.65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单题
290.85石窟艺术 单题
300.65三国鼎立的形成  东晋与南朝  少数民族的内迁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二、综合题
310.65分封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王国问题的解决
320.85三国鼎立的形成
330.85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