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学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8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老店不老

一家老店,一把剪刀,一个老人。

他的腰上系着青蓝围裙,皮鞋擦得锃亮。那整齐的发丝如青草一样,排布头顶。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

不经意间,我被那墙上的红漆字吸引,红红的理发二字,没有招牌,就那样被写在墙上。干练,给人一种精神气。他们说这是老人写的。

老人帮人理发时,总会时不时地冒出一句:怎么样,这发型挺不错吧?

常来的顾客顾及他年纪大总会敷衍一句:还行。只有那叛逆期的少男少女会认认真真地和他较劲儿:老师傅手艺确实不错,就是发型种类少了点。太老了,不新潮。老人脸色一变,红一半,紫一半的。

我担忧地望着老人,毕竟他年纪大了。

几天后,当我再次经过这家店时,店门紧闭。那木牌上写着:暂停营业。果然,老人不干了。我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风微微吹着,叶子在树梢悠悠地摆动。

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我的头发越来越长。母亲望着镜子中头发凌乱的我说:去找向师傅吧。他最近开门了。我感到惊讶,原来他不是彻底关门哪!

于是,晨起。路上行人稀稀落落,树上的鸟儿唱着动听的歌。

我走进小店时,老人正在扫地。我准备找个椅子坐下来等老人时,却发现,屋内多了一张大沙发和几张旋转椅。那不远处的茶几上还搁着几袋茶叶和几袋瓜子,也许是供客人等候时喝的、吃的。老人扫完了地,围上围裙,从不远处的架子上找出一本书,递给我,面容和蔼地看着我:你找找看,喜欢哪个?那上面满满的都是发型,种类繁多,看得我眼花缭乱。向师傅,我还以为你不干了呢,原来拜师学艺去了呀!我和他开起了玩笑。哈哈!现在的孩子,了不得。以前啊,我呢,太沉浸于过去的荣誉,直到孩子们点醒我,我才意识到该去学习学习了。于是,我放了几个月假,去北京拜师学艺了。说完,他摸摸头,朝我微微一笑。

原来,那段时间,他真是学艺去了。我顿时因为自己的误解,涨红了脸。

我顶着一个崭新的发型,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小店。顾客陆陆续续走进小店,无不惊讶于店内的布置和发型的种类。也无不如我般满意地离开。老人望着一个个离去的背影,忙放出灿烂的笑容。

仍旧是那老店,老店不老。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敷衍:____
眼花缭乱:____
2.“老人脸色一变,红一半,紫一半的”这句话说明老人当时的心情____,他当时可能会想____
3.“暂停营业”是因为老人(       
A.到北京去拜师学艺了B.到了正式退休的年龄
C.年纪大了需要休息D.被嫌弃发型太老生气关门了
4.“我顿时因为自己的误解,涨红了验”,“我”误解的是(       
A.老人生气了。B.老人手艺很不错。
C.以为老店彻底关门了。D.老人年纪太大了。
5.文中①“风微微吹着,叶子在树梢悠悠地摆动。”②“路上行人稀稀落落,树上的鸟儿唱着动听的歌。”①②两句属于什么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
6.作者说“老店不老”,而我更愿意说“老人不老”,老人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并加以说明。
____
2024-04-30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选拔卷03)
2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摘编自中国日报网《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二:

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创作了烟重妆哪吒、熊猫瘫、动漫灌篮高手等一些造型可爱的面人,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往的面塑大都注重写实,郎佳子彧却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的面人作品《花季》,生动地表现了高三学子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心理、学习状态。由于现代人更在意作品传达的意义,于是他不仅创作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面塑作品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作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郎佳子彧以影像的方式传播面塑作品,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都等着他更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大众有了可能。

(摘编《北京日报》《95后传承人捏面人20年:把面人郎变网红》)

材料三:

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但在创新发展中,又不能为了创新而忘记传承。以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为例,由于诸多新水墨画不加审辨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在这些新水墨画中已经荡然无存。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手工艺与纯艺术不同,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例如在当代,由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手工艺类非遗还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此外,不能因为创新就远离本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秦淮灯彩传承人说:做灯是讲究寓意的,要讨喜,我创作过飞机灯,但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因为它们的寓意不吉祥。

(摘编自季中扬、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B.“95后”“非遗”传承人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C.由于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不加审辨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已经荡然无存。
D.秦淮灯彩传承人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做灯讲究吉祥的寓意,这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
2.材料二中关于郎佳子彧面塑作品的两种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B.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以影像的方式进行传播,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了大众。
3.小明对上述三则材料饶有兴致,他想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想问题,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组织一句话(不超过20字),任选一个问题回答他。
问题I:是什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II: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III:怎么办?我们如何才能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30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选拔卷03)
3 . 在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时,同学们就“自己动手制作纪念册好”还是“交给店家制作纪念册好”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请你选择一方的观点,陈述自己的理由。
尊敬的主席,对方辩友,我方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3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选拔卷03)
4 . 请给校长写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她)参加5月10日上午9:00在六(1)班教室举办的诗歌朗诵会。
      
尊敬的校长:您好!
____
六(1)班全体同学
2024年5月10日
2024-04-30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选拔卷03)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5 . 毕业在即,班里开展了“童年是一首歌”的活动。请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个板块。
第一板块:拍毕业照
第二板块:举办“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
第三板块: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
第四板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3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选拔卷03)
6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读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我看到主角性格鲜明,他勇敢、活泼,也并不完美——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但他随着历险的过程逐渐成长了起来,逐渐变得有担当、勇敢,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B.文章要分清主次,如《北京的春节》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初六”“元宵”这几天人们的活动。
C.“千磨万击还坚劲”中诗人用“千”“万”二字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从容自信的样子,此刻挺立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是几根竹子,更感受到了一种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D.《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说话有理有据。
2024-04-30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选拔卷03)
书面表达 | 困难(0.15) |
7 . 习作表达
在每个人心灵的浩瀚夜空中,都闪耀着一颗颗明亮的“星星”。它或是童年生活的一件趣事,或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活动,或是一个充满爱意的小礼物,亦或是带给你感动、帮助你成长的人……他们装饰了你的梦。请摘取最让你动情的那一颗,以“我心中最亮的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②题目自拟;③书写工整,标点规范,不少于4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2024-04-29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选拔卷01)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文中“汤”的意思是_____,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可能是_____
2.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两个小孩的观点和理由。
观点理由
小孩1__________
小孩2__________
3.两个小孩善于观察,说话也有理有据,一个小孩从_____角度举例,一个小孩从_____角度举例。孔子不怕两小儿笑话,没有不懂装懂,正如他曾经告诫弟子的:“_____。”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生活中因为不同观点,也会产生分歧,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是怎样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说明观点的呢?
_____
2024-04-2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选拔卷01)
9 . 有同学认为:时代变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故事内容对我们来说似乎遥不可及,我们现在也不可能流落荒岛,没有必要读这本书,你认为呢?请表达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_____
2024-04-2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选拔卷01)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0 . 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常常会有不同的译者,以下就是不同译者笔下《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
①我相信,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在这岛上,这是第一次有人开枪。
(人民文学出版社 徐霞村 译)
②我相信,自从上帝创造了这世界以来,第一次有人在这个岛上开枪。
(译林出版社 郭建中 译)
我喜欢_____。(填序号)理由:_____
2024-04-2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选拔卷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