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39 题号:16222722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准备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认识。
实验一: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生成碘,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序号0.01mol/L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0.01mol/LNa2SO3溶液的体积/mL水的体积/mL实验温度/℃出现蓝色的时间/s
55V10
554025
5V23525
(1)上述表格中:V1=____mL,V2=____mL。
实验二:探究KI和FeCl3混合时生成KCl、I2和FeCl2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实验步骤:
i.向5mL,0.01mol/LKI溶液中滴加5~6滴0.01mol/L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两等份;
ii.向甲中滴加CCl4,充分振荡;
iii.向乙中滴加KSCN。
请回答下列问题:
(2)KI和FeCl3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Fe3+I2(溶液)+2Fe2+,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___
(3)步骤和iii中的实验现象说明KI和FeCl3混合时生成KCl、I2和FeCl2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则步骤ii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且步骤iii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
实验三:对铝片与相同H+浓度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的原因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I: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II: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O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4)原因III:____
原因IV:Cl-、SO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5)原因V:_____
②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结论。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6)若原因I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a中____,实验b中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FeCl3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应用。
(1)已知:。配制一定浓度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加入蒸馏水稀释至指定浓度。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探究外界条件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实验30%双氧水/mL温度/添加物质加入蒸馏水/mL收集10mLO2用时/min
20304a
20302b
20302c
20402d
①实验Ⅱ中,V=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Ⅱ、Ⅲ中b>c不能确认对双氧水分解催化效率小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③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宜选择实验___________(填序号)。
(3)向溶液中滴加1滴KSCN溶液,将溶液分成甲、乙、丙、丁四份,进一步进行如下实验:
代号加入少量物质溶液颜色变化
仍为红色
1gNaOH(s)变浅
1gAgNO3(s)
1gFeCl3(s)变深
①丙中不形成AgSCN沉淀,则丙中可观察到溶液颜色___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②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由丁中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为探究FeCl3溶液和KI溶液反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步骤操作及现象测定数据
向烧杯中加入如图所示试剂,左侧烧杯液体颜色变浅,右侧烧杯液体变为棕色,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测得电流强度为a(a>0)
随后,左侧烧杯液体变浅绿色,右侧烧杯液体棕色加深测得电流强度为b(b<a)
一段时间后,指针回到零测得电流强度为0
在左侧烧杯中加入少量FeCl2(s),电流表指针偏转测得电流强度为x
①实验Ⅳ中,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由此可推知,上述反应是可逆反应,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②实验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10-09更新 | 6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为原料制备甲烷、甲醇等能源物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固体催化表面加氢合成甲烷过程中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①已知,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对于主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应的速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则主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图中四个点中,能表示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2)某研究小组采用双合金团簇催化甲烷干法重整法(DRM)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大量的研究三种双金属合金团簇可用于催化反应,在催化剂表面涉及多个基元反应,分别为过程1:甲烷逐步脱氢,过程2:的活化(包括直接活化和氢诱导活化),过程3:的氧化,过程4:扩散吸附反应。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则过程3的最终产物为_______,过程4发生扩散吸附反应的微粒为_______
(3)光催化制甲醇技术也是研究热点。铜基纳米光催化材料还原的机理为:光照时,低能价带失去电子并产生空穴(,具有强氧化性)。

光催化原理与电解原理类似,写出高能导带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太阳光激发下,在导带和价带中除了产生电子和空穴外,还会生成_______(填写微粒名称)参与的还原再生。
2023-11-04更新 | 293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O2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供选试剂:30% H2O2溶液、0.1mol/L 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现象
I的锥形瓶中加入______,向I______中加入30% H2O2溶液,连接I、Ⅲ,打开活塞 I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中加入KMnO4固体,中加入适量0.1mol/L H2SO4溶液,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2)丙实验中O2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学生将I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________溶液(填序号),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       B.FeCl     C.氢硫酸          D.品红
(5)资料显示: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4KI +O2 +2H2O=2I2 + 4KOH。该小组同学取20 mL久置的KI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请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13更新 | 5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