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江苏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10-19 9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史记·五帝本纪》中将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喾、尧、舜合列为五帝。颛顼为黄帝之孙,喾为黄帝之曾孙,尧为黄帝之玄孙,而舜也与黄帝有血缘关系。司马迁意在(     )
A.反映血缘政治源远流长B.适应集权政治的现实需要
C.为宗法制度提供理论依据D.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A.AB.BC.CD.D
2022-06-08更新 | 5259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如图为东汉画像砖戏虎图,据记载,汉代搏兽活动很兴盛,皇室园囿中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当时的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百兽驯服听命是国泰民安的瑞兆。据此可知,此类画像砖(     
A.证实了汉代国家统一安定B.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D.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如晋地纪念介子推,吴地纪念伍子胥等。最终,以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端午节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防疫和卫生意识的逐渐普及B.民族融合与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
C.中原地区民间风俗成为正统D.儒佛道合流的局面促进思想趋同
2023-02-16更新 | 237次组卷 | 5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     

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B.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2023-10-23更新 | 412次组卷 | 48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表为宋代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表。这一变化
时间北方(%)南方(%)
北宋初年39.660.4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3862
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3763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35.964.1
13世纪初3169

A.助推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B.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C.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D.导致过度开垦破坏了生态平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明代设通政司管理向皇帝转呈百官奏章,并负责在奏章和外封上书写奏章摘要和条目要点以便皇帝御览。而清代各种奏章直送内阁,密折连内阁都不用经过,通政司只负责核对公文程式和转呈。这一变化反映出
A.内阁实权的加强B.君主集权的强化
C.行政体制的僵化D.通政司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劄(同“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申明
A.冲击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B.使中国丧失部分政治主权
C.表明西方以平等对待中国D.体现英国自由贸易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反映了光绪帝变法的指导思想是
A.君主立宪B.中体西用C.维新思想D.实业救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调集军队南下镇压。河南一些卜卦的人,见有清兵来问卦,故意说南下不宜,以动揺军心。一些火车司机故意撞向运送清兵的火车,致使清军无法到达武汉。这反映出
A.北方具备发动革命的群众基础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C.清廷失去对地方势力的控制D.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瓦窑堡召开,做出了把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抉择,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A.长征期间仍坚守民族大义B.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
C.放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D.积极领导西北地区局部抗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截至1992年11月,“消费品的价格已全部放开,生产资料的价格只有少数产品,主要是煤、石油、钢材,还由政府管理价格,但是也只是这些产品的一部分”。当年底,市场定价机制初步形成,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已占“半壁江山”。这表明当时(     
A.经济体制改革日益走向深化B.对外开放的崭新局面已经形成
C.工业化战略取得了阶段成果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一般认为,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私有制、阶级、国家、文字和城市等的出现。但是前美安第斯山脉的文明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埃及文明和玛雅人文明则没有通常所说的城市。这表明人类早期文明呈现(     
A.共生性B.多元性C.一体性D.交融性
2022-07-08更新 | 347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0-14世纪,英国逐渐形成了由市民自己选举官员并由城市支付薪金的城市管理制度。城市的市长、财政官司库、书记官、公共事务官等,虽然他们同王室之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首先是属于城市的,而不隶属于国王,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城市服务。这主要反映了当时英国城市的重要特征是(       
A.自治性B.封建性C.封闭性D.独立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6世纪初,从中国运往葡属印度市场分销的中药材土茯苓价格奇高,几乎只有权贵才能消费;到16世纪末期,销往该地的土茯苓价格下降,普通民众皆可消费。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东西方贸易渠道的拓展B.中医药在欧洲得到普及
C.社会等级观念逐渐淡化D.价格革命改变消费结构
2020-07-20更新 | 1015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零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废除了长子继承制,取消了监禁专制授权令,这项专职授权令原来规定家长或者家族可以不经过任何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1791年4月,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可以离婚的政策。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法治观念开始深入家庭内部B.议会制共和制得到快速发展
C.家庭伦理关系发生实质变化D.社会关系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内容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辽先祖名)生都庵山,徒溃河之滨。”《辽史•太祖本纪》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辽史卷》七十二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地方设路、州、府、县。”《金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7年颁布的《大清矿务章程》(以下简称“旧章”)规定,矿业投资者最多只能获取余利的一半,采矿必须征得矿区业主的同意,而业主往往借故刁难勒索,使商民裹足不前。191211月,全国临时工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中国“工商界千年来未有之盛举”,代表们极力主张北洋政府修订各种经济法规,以“集厚资,举大业”。191312月,张謇出任农商部部长,并于19143月颁布《矿业条例》(简称“新章”),允许民间集资开矿,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华民国人民依法成立之法人,得依本条例取得矿业权”,并对该权利进行保护。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建立了农矿部矿政司,将矿产品的销售纳入国家管理。此外,还积极关注矿场消防卫生,预防矿难事故和矿工健康隐患。农矿部还开始筹划国家矿业保留区,规定国家矿业保留区内的矿产,任何人不得开采。资金的短缺向来是矿业发展的障碍,投资者常常“筹款无门,因而停歇”,国内矿业资金不足会使矿业资金的来源由国内转向国外,从而便于外国势力侵吞矿权,为此,国民政府赋予农矿部金融救济事项,为矿业(持续)发展寻求金融救济。

——摘编自周舟《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矿业司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政府颁布《矿业条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发展矿业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摘录)

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概要
1921.7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党的奋斗目标和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1922.7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3.6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1927.8八七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1935.1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935.12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抗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决定“人民共和国”口号替代“工农共和国”。
1937.8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1945.4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3中共七届
二中全会
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上册)


依据表格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有关信息,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实行官学教育,贵族垄断了教育。教育内容为“六艺”,其中“乐”、“射”和“御”是贵族的体育课,有明显的军事和教化目的。春秋战国私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民间平民体育也逐渐盛行。上流社会热衷骑射行礼、投壶下棋。中下层流行郊游、蹴鞠。军中盛行武艺、角力,如魏国吴起常用负重跑、跳来锻炼士兵体能,将“魏武卒”打造成了精锐之师。医学家和养生者好导引行气养生之术,形成了“养神”和“养形”两大派别。古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内,追求身心自我完善,不事竞争、注重养生、形体自娱的体育文化形态。

——摘编自陈祥奎《轴心时代的中国与希腊体育比较研究》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贵族教育强调通才教育,具有重视体育的传统。这种传统在资本主义兴起后更得到强化,1693年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提出培养有“文雅风度”、“勇敢精神”、“健康体魄”,聚敛资本,使自己得到幸福的绅士。从此,身心并重成为绅士追求目标,体育活动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绅士体育”兴起。产业革命发生后,绅士们追求财富、享受生活,追求高品质的人生目标,推动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产业革命和“绅士体育”影响下,健康和娱乐的需求空前增长,以足球、橄榄球、网球、射箭、击剑、高尔夫、水上和冰上项目等为代表的“户外运动”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体育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绅士体育”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3,4,5,7
2
史学热点
3
经济史(旧)
4
政治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世界史
7
经济与社会生活
8
文化史(旧)
9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单题
20.4史学研究方法单题
30.4东汉的兴衰单题
40.65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单题
50.65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单题
60.65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70.4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80.65《南京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90.65戊戌维新运动单题
100.65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题
110.65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局部抗战单题
120.4改革开放进程单题
130.65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玛雅文明    印加文明单题
140.65中世纪城市自治单题
15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160.4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80.4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00.4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儒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论述题
190.4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党史专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