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07 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史学热点、文化史(旧)、政治史(旧)、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公元前334年春天,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挥戈东进,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东征。东征途中,马其顿军队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远征
A.形成了欧亚非一体的希腊化世界B.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全国统一战争
C.促进了德里苏丹国的形成和发展D.推动了世界文明逐步走向趋同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中,虽然有一些持帝制立场的思想家认为“王在法上”,但是却很少有国王公开发表“王在法上”的言论。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王在法上”的结果,其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各国
A.存在强大的贵族和教会势力B.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
C.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D.没有法律意识和制度的支持
2022-06-01更新 | 212次组卷 | 7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据此可知,三级会议的召开
A.极大削弱了教皇的权威B.结束了法国的君主专制
C.推动了城自治的兴起D.有利于法国王权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9世纪初,在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组织下,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
A.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复兴B.成为东西方文学交流桥梁
C.积极吸收全世界的文化D.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2022-05-15更新 | 886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世界上有一个独特的非洲黑人文明存在。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麦罗埃文字就是其中之一。非洲麦罗埃文字是简化的埃及象形文字,但其拼音来自希腊文。由此可推断()
A.不同文明交往有利于产生新文明B.黑人善于学习
C.古希腊文明强势D.古埃及文明古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中西学界普遍认为,在传统东方商路被土耳其人阻断(或“阻隔”)后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才寻求开辟新航路。利布耶尔早就对此说提出过质疑,沃勒斯坦的著作中引用利布耶尔的文章并加以阐述,雷海宗认为“土耳其人阻断商路”之说纯属捏造,是侵略者惯用的手段。对“土耳其人阻断商路”之说的不同观点说明了
A.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B.历史事实因时而异缺乏客观性
C.学术争论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D.史家主观认识决定史事的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500-1800年美洲的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作民。这一变化
A.促使混血人成为美洲最主要族群B.体现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结果
C.推动美洲当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中断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佛罗伦萨诗人彼特拉克在《诗集》中,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歌颂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对其作品中体现的思想倾向说法正确的是
A.文学开始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B.批判宗教信仰的弊端
C.宣扬人的解放鼓励建立民主社会D.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可见1787年宪法
A.代表南部蓄奴州利益B.导致了西进运动的开展
C.着眼于美国整体利益D.注定不能普遍长久使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9更新 | 267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西省永丰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可以用来说明
A.资本主义制度阻碍法国社会发展B.公社斗争失败有其必然性
C.偶然自发使公社不具有世界意义D.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觉醒,出现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这些运动与19世纪中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B.各阶层人民广泛参加
C.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D.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20世纪初亚洲革命虽告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不可估量的意义”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B.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
C.启发了广大民众民族民主意识D.亚洲国家相互配合联合斗争的精神
2022-09-09更新 | 225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基础检测卷: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772年,波兰被俄、奥、普瓜分、原属于波兰的克维曾地区被划归至普鲁士王国。1920年,该地区在国联的监督下举行全民公决,由于该地大多为日耳曼人,故只有稍多于7%的人愿意回到波兰,最终国联通过决议,将该地区划给了战败国德国.这表明(       
A.国联的委任统治缺乏民意基础B.国际联盟成为大国争霸的工具
C.凡尔赛体系忽视弱小国家利益D.国际联盟尊重民族自决的结果
2022-05-26更新 | 471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欧洲本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众却期待着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列宁的指导。西欧民众热烈欢迎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布尔什维克主义也越来越为欧洲普通民众所接受。这从本质上体现出一战
A.重绘了欧洲政治版图B.导致国际关系重心的转移
C.激化了欧洲内部矛盾D.阻断了极端民族主义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列宁认识到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要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正确处理同广大农民的关系,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把他们吸引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与他们建立巩固的联盟,如果采用暴力剥夺,就会葬送全部事业。这一认识促使俄国
A.逐步建立小农土地私有制B.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D.拉开了农业集体化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列宁曾说:“当时我们处于极端贫困的境地,没有人去考虑为期一年的储备或分配问题,往后只好‘走着’。至于理想追求,虽然俄共(布)有‘纲领’,有‘设想’,但在实际上是无法顾及的。”据此可知,下列各项中与列宁所说的“当时”所述情况相符的是
①苏联深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
②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对危机
③苏俄当时处于国内战争的初期
④苏俄尝试建立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2-05-24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 1927年7月,斯大林提出农民要偿付一种类似"贡税"的间接税,即农民购买工业品时要"多付一些钱",而出售农产品时要"少得一些钱"。国家有时竟以低至农产品成本10%的牌价强制收购农产品。此外,集体农庄必须接受国营机器拖拉机站的耕作服务,缴付巨额实物报酬。这些做法
A.基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B.有利于强化工农联盟的统治基础
C.借鉴了宏观经济学说基本原理D.立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2022-05-26更新 | 826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大党领袖提拉克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号以及“好战,不要行乞”和“自由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将得到它”等主张,要求英国人离开印度,并在全国赢得众多追随者。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一战后英国加紧对印度的控制B.印度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已经觉醒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展开D.印度民族独立斗争受十月革命影响
2023-07-12更新 | 588次组卷 | 4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1. 法西斯势力猖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出现的时代现象,其理论基础是“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等;其目的在于打着“灭绝低级人种”旗号与人类为敌和打着“夺取生存空间”旗号称霸世界。该现象
①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
②始终是爱好自由与和平人民的敌人
③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发展迅速
④体现了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2. 1976年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大会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病症:肺炎、高达41摄氏度的发热,有221例确诊病例,其中34例死亡。未知的病症引发了恐慌,人们担心这是生物武器或化学毒素所致,美国国会担心这会是一个“被错过的警报”。不久,科学家找到元凶——因空调使用频繁而变质的冷却塔水中滋生的病原菌。这一事件表明(       
A.生化武器成为冷战手段B.美国防疫机制存在漏洞
C.政治因素影响疫病解释D.美苏对抗加剧瘟疫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3. 如图为1987年发表的题为《和平留给你我的机会稍纵即逝》的时政漫画。漫画左边的跛脚鸭是美国总统里根,右边的跛脚鸭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他们刚刚签署完《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戈尔巴乔夫头上出现一把匕首,持匕首的右臂所戴红色袖章上写着“老近卫军”。漫画旨在说明

A.冷战背景下的和平具有脆弱性B.苏联国内的保守势力反对改革
C.苏联战略收缩缓和了美苏关系D.在核军备竞赛中美苏势均力敌
2022-05-27更新 | 46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高考压轴卷历史试题(全国乙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4. 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这引起了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这反映出当时人们
A.对和平的向往与憧憬B.热衷于探索大自然
C.对科学的信奉和崇拜D.要求重建世界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提出"两全"理论,即“全民国家”和“全民党”的理论,认为当时苏联社会阶级差别逐渐消失、“无产阶级民主正在变成全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等,该认识
A.助长了个人崇拜和集权体制B.为苏联改革提供科学指导
C.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D.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1990年6月,在联邦德国同苏联领导人会晤中,联邦德国领导人果断决定大幅度限制本国的武装力量,答应苏联推动北约改变战略和结构,并向苏联提供120亿马克的无偿援助和总计100亿马克的无息和低息贷款。联邦德国此举旨在
A.消弭苏联的战略威慑B.尽快实现国家统一
C.增强德国国际影响力D.推动欧盟向东扩展
2022-05-21更新 | 73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某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海地独立”、“巴西独立”、“墨西哥资产阶级宪法”、“中国辛亥革命”、“埃塞俄比亚独立”。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B.拉美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C.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8. 2022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以来,美国和欧盟等国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制裁。但是,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企图阻止一些西欧国家的公司向苏联提供天然气管道设备和资金,却遭到英国的反对和拒绝。之后,美国政府声明,一些西欧国家相关公司将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据此可知当时
A.苏联遭到西方国家技术封锁B.北约阵营已经瓦解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D.欧盟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9. 2020年11月,美国宣布退出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巴黎协定》,不再履行相关义务;而到了2021年1月,又宣称重返《巴黎协定》。这一现象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开始显露B.全球合作治理模式有待完善
C.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被削弱D.发达国家大国责任感的缺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摆脱英国的殖民控制,西方学者称之为“非殖民化”。认为英国的“殖民撤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的,是其明智的殖民主义政策的目标和结果。该观点(     
A.抹杀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威力B.否定了西方殖民侵略的丑恶历史
C.揭示了“非殖民化”的真实成因D.贬低了宗主国放弃殖民的主动性
2023-08-23更新 | 441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主编《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
2022-03-27更新 | 592次组卷 | 24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32. 高考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
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
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以“英语的________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东西方直接海上贸易兴起以来,1718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将其从欧洲获得的贵金属中的大部分用于东方贸易中,用来购买印度的棉纺织品和中国的茶,丝织品及瓷器等。英国每年从印度进口的棉纺织品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虽然因进口印度棉纺织品导致国内毛织业的衰落,英国政府几度下令限制和禁止印度印花布的进口,但是国内对棉织品的需求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利益的驱动下,东印度公司以及私商走私十分猖獗。这种状况与当时盛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是相悖的。英国政府一方面通过议会制定法律寻求保护,另一方面为迎接竞争和挑战,不断地通过改善生产组织方式、提高技艺来提高生产效率。

——摘编自张琼《从贸易逆差的视角看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经济因素》

材料二   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殖民者侵略和掠夺印度的主要工具。他们以暴行为基础进行赤裸裸的抢劫、征收高额土地税等,导致饥荒成为印度的“普遍现象”。1813年,由于英国资产阶级强烈反对,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此以后,英国工业品像洪水一样涌入印度,对印度的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书中指出,英国在印度“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又“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摘编自李纯武、严志梁等《简明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说明17~19世纪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方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后英国殖民侵略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史学热点、文化史(旧)、政治史(旧)、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史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经济史(旧)
4
史学热点
5
文化史(旧)
6
政治史(旧)
7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亚历山大帝国单题
20.65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王权的加强单题
30.65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王权的加强单题
40.4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单题
50.65古代非洲 单题
60.65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史学研究方法单题
70.65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80.65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单题
90.651787年宪法的意义和局限性单题
100.8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10.65巴黎公社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单题
120.85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单题
130.65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单题
140.65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单题
150.65国际联盟单题
160.65一战的影响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单题
170.65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容  新经济政策单题
180.6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单题
190.4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 单题
200.65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单题
210.4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单题
220.4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230.4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240.65相对论单题
250.65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单题
260.65东欧剧变  两极格局的瓦解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单题
270.65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中国辛亥革命  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单题
280.65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单题
290.65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单题
300.65战后亚洲的民族独立  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0.65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战后亚洲的民族独立
330.65早期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三、论述题
320.4教育与选官用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