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甘肃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7-05 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世界史 、选修(旧)、文化史(旧)、政治史(旧)、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唐朝时期,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这表明当时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B.中外文化互相借鉴
C.西方文明领先世界D.文化交流内容广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林则徐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列最贴切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的是(  )
A.牺牲精神B.家国情怀C.舍生取义D.公而忘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下列文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有
①印度的梵文②日本的假名”③朝鲜的谚文④越南的喃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巴比伦尼亚和亚述最早的书写材料是泥板,因为两河地区有简单易得的冲积土壤。与后来出现的书写材料(如纸草、羊皮纸、皮革和木材)相比,泥板造价低廉且易于长期保存。”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西亚楔形文字最早是书写在泥板上
②文化特色形成受特定自然条件影响
③两河流域的书写形式早于其他地区
④泥板是世界上最实用的书写材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2024-04-30更新 | 293次组卷 | 63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读明末相关著作及内容介绍,这些著作的出现,说明
汤若望译《远镜图说》介绍望远镜的制法及原理,如光的折射与反射等
邓玉雨、王征合译《远西奇器图说》和王徽《诸器图说》论述机械的制造方法和机械原理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介绍西方农田水利,讲述水利知识及水利器械的构造与原理
A.传统科技总结性著性出现B.士人普遍形成开放观念
C.四大发明影响西方近代科学D.西方科技知识引入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玛雅文字的破译证明中亚地区图像文字的历史源远流长
B.罗塞塔石碑上的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可以说明印度河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掷铁饼者》可以作为古希腊人物雕塑艺术的成熟典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早期的戏剧主要描写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纪,戏剧中对人物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逐渐增多。这一变化说明
A.民主政治推动文学发展B.宗教信仰失去主导地位C.人文思想影响戏剧创作D.戏剧创作满足民众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十二铜表法》是最古老的罗马法文献,虽然它的大多数条款是对古代习惯的沿袭,甚至还有“以牙还牙”等原始残余,但它毕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
B.混淆了法律与习惯的界限
C.有利于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
D.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许多故事是古代希腊罗马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的同时,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A.是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B.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D.决定欧洲近代科学发展
2023-08-19更新 | 322次组卷 | 41卷引用:辽宁省辽宁师大附中、丹东二中、抚顺二中、本溪高中、盘锦高中、辽油一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印欧人被看做现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游牧和迁徙是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大迁徙中,持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形成了赫梯人、波斯人。印欧人能够实现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农业畜牧业最早产生B.经济发达物资储备丰富
C.铁器牛耕的发明和使用D.驯化马、使用马拉战车
2022-09-01更新 | 725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美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坎迪斯·古切尔在其著作《全球文明史》中描绘了全球人口迁徙模式图(1650-1940年)。推动大西洋两岸出现上述人口迁徙现象的经济因素包括

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欧洲一体化的刺激
③罪恶黑奴贸易的影响   ④美洲开发和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据统计,1849年至1856年,在加利福尼亚的11个采金矿区中,有一半矿工是华工。至1860年华工不仅成为美国西部淘金热潮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也是开采煤矿、银矿、铜矿的重要劳动力。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华工促进了美国资源的开发
C.中华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D.华人获得了海外发展的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下面漫画反映出当今劳动力全球流动的特征是

A.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B.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展而流动
C.移民阶层“知识精英”化凸显D.新兴产业从业人数增长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20世纪初,河南的一座汉墓中发现了亚历山大城生产的模制玻璃瓶。《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介绍在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城生产的玻璃器被输往印度,从印度输往中国”。模制玻璃瓶在中原的出现得益于当时(     
A.中原是农耕经济中心B.西汉对河西地区的治理
C.河南居民的节俭理念D.丝绸之路上的经济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中华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饰的特点。这反映出
A.文明交流的被动性特征B.文化传承具有多样性
C.文化发展的同质化趋势D.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
2021-07-14更新 | 8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希腊化表现在
①希腊文化中心发生了变化   ②促进希腊人和其他民族融合
③希腊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   ④被征服地区希腊化非常彻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     
A.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B.引发了民族迁徙
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D.引发了宗教改革
2023-06-12更新 | 444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恩格斯说:“拿破仑扫清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拿破仑所颁布的《华沙大公国宪法》的第一节中规定“废除农奴制,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据此可见拿破仑战争(     
A.推动了欧洲的政治文化重构B.摧毁了欧洲的封建社会
C.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D.推翻了欧洲的贵族政治
2022-08-21更新 | 401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在拉丁美洲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在偏远内陆地区保留的传统文化,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也有欧洲白人的天主教,还有非洲黑人带来的音乐舞蹈等因素。该现象说明
A.拉丁美洲的文化具有多元性B.欧洲的宗教文化具有先进性
C.印第安传统文化自成发展体系D.拉丁美洲文化受美国文化影响
2021-05-07更新 | 52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1988年,新加坡政府通过《多元种族会议案》,正式倡导建立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并以之作为公正与稳定的基础。新加坡也被认为是全球“最和谐与成功的多元化和多元宗教社会之一”。下列各项中不能佐证材料结论的是(     
A.形成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B.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C.把阿拉伯文化和欧洲、西亚等地文化相融合
D.各民族间彼此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20世纪初亚洲革命虽告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不可估量的意义”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B.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
C.启发了广大民众民族民主意识D.亚洲国家相互配合联合斗争的精神
2022-09-09更新 | 226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基础检测卷: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3. 李光耀在《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中写道:“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亚洲模式的发展与欧洲模式相一致B.新加坡的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
C.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守夜人角色D.家庭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没有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文化帝国主义愈演愈烈,艺术、影视和时尚所表达的西方价值观无所不在,以至于新兴民族国家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依然是国家身份的保持。该学者旨在说明(     
A.捍卫文化主权的重要性B.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C.警惕西方价值的虚伪性D.重视文化交流的开放性
2023-05-28更新 | 408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5. 丝绸之路

材料一   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根据材料,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世界史 、选修(旧)、文化史(旧)、政治史(旧)、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26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文化交流与传播
3
世界史
4
选修(旧)
5
文化史(旧)
6
政治史(旧)
7
经济史(旧)
8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单题
20.8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30.65古代文明的交流单题
40.65人类文明的产生单题
50.85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单题
60.65晚明科技群英单题
70.65古代希腊文明单题
80.65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单题
90.85从习惯法到《十二铜表法》单题
100.65欧洲文化的形成单题
110.65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单题
120.65三角贸易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30.65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单题
140.85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单题
150.4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单题
16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70.65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单题
180.65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单题
190.85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单题
200.65古代美洲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单题
210.65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单题
220.65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单题
230.4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单题
240.65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50.65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260.65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