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4-2015学年江西广丰实验中学初一上第五届诺贝尔挑战赛语文试卷
江西 七年级 竞赛 2015-05-11 7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洗(zhuó) 斜(qī)     踉跄跄(liànɡ) 获益浅(fěi)
B.时(shà)   然(qiāo) 头晕目(xuàn) 忍俊不(jīn)
C.满(chù)   (sǒu)   秋实(huá)   花团锦(cù)
D.酝(niànɡ) 形(chú) 玲珑透(tì)       苦心孤(yì)
2016-11-18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广丰实验中学初一上第五届诺贝尔挑战赛语文试卷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静谧 虐杀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
2016-11-18更新 | 297次组卷 | 7卷引用:2012-2013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2019-10-11更新 | 722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一中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共处。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的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⑤④③
2022-06-27更新 | 958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奉新二中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6.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是(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1)对偶、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比喻
B.(1)对偶、讽刺(2)比喻(3)引用、夸张(4)比喻
C.(1)夸张、比喻(2)比喻(3)引用、比喻(4)夸张
D.(1)对偶、夸张(2)夸张(3)引用、比喻(4)象征
2016-11-18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广丰实验中学初一上第五届诺贝尔挑战赛语文试卷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耀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B.第二句“冷”字既是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C.第三句中的“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清楚地看到。
D.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八月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D.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2-4题。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①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古代装酒具。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引酒且饮之引:(2)夺其卮曰其:
(3)蛇固无足固:(4)子安能为之足?子: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1.根据此文内容写一个成语,并简述其中的道理。
12.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与本文相类似的例子,用现代汉语写出来。
2015-05-11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广丰实验中学初一上第五届诺贝尔挑战赛语文试卷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3.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天光云影共徘徊。
(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5)近几年美国颁布各种法规促使国内安定和平,却插手别国内政,制造矛盾。对此,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美国政府。
2016-11-1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广丰实验中学初一上第五届诺贝尔挑战赛语文试卷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光明的新曲

①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到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它们,像什么呢?

②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暗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③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林阴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呵,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洒在浓浓的绿阴深处。我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衫裙在晚风中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头顶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④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荫翳——呵,竟是一个盲姑娘!……

⑤唱吧,盲姑娘,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黯然无光的。拉手风琴的是位年轻的母亲,她凝视着自己的女儿,手指轻轻地在琴健上移动。也许,女儿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模样,还不知道阳光是怎么一回事。然而从这位母亲紧抿的嘴角上,从那闪着泪光的眼神里,我知道了她的心思,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她满怀深情地拉着琴……

⑥我慢慢地走了,盲姑娘的歌声却久久地跟随着我,环绕着我:“在遥远的地方……”周围那一片悄然飘落的夜色,仿佛被她的歌声照亮了。我的眼前,只有丁东作响的清泉,只有新鲜灿烂的阳光,还有一对向光明的天空奋力扑腾的柔嫩的翅膀,还有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⑦墙上的夕辉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14.在整体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说说文题“光明的心曲”的含义。
15.这篇文章的线索是“眼睛”还是“歌声”?为什么?
16.在作者的笔下,盲姑娘的形象美在哪里?
17.文中写母亲的作用是什么?
18.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试举例说明。
19.文中的景物描写都是什么色调?试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016-11-18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广丰实验中学初一上第五届诺贝尔挑战赛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20.本文扣住饮水,着重说明了什么内容?
21.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
22.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爱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写几句建议的话。
2013-03-29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综合性学习
23.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冰心,请你说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24.2015年已经到来,按照中国传统即将迎来羊年。请写出两个与“羊”有关的成语:
25.试着将“花”“羊”“爱”等词语融入你的话语中,给你的亲人或老师写几句新年祝语。要求语言得体,表达准确。
2015-05-11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广丰实验中学初一上第五届诺贝尔挑战赛语文试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写作
题目:我懂得了      
要求:要求:(1)寻找恰当简洁的词语填写好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2016-11-18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广丰实验中学初一上第五届诺贝尔挑战赛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常见易错字
30.8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衔接与排序
60.65修辞手法
二、诗歌鉴赏
7-80.65
三、文言文阅读
9-120.64
四、名句名篇默写
130.85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4-190.85散文
20-220.85说明文
六、综合性学习
23-250.4
七、作文
26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