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孝感孝南区卧龙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湖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7-06-22 2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1.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学海无崖勤可渡,书山万韧志能攀。


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2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北省宜城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线字注音。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liǎn(     )了,身躯微微     )抖, 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chè(     )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     )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收liǎn (     )   (     )   响chè(     )   (     )
2016-11-17更新 | 10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中学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王家境好,平时只管读书学习,从不和我们交流,冷冰冰的,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B.天上的星星离我们真是太远了,虽然遥遥在望却很难抵达。
C.《羚羊木雕》中的“我”和万芳两个非常要好,形影不离,海枯石烂不变心。
D.腐败分子在东窗事发之前总以为自己神通广大,可以逃避制裁。但天网恢恢,他们终有认罪伏法的一天。
2017-06-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孝南区卧龙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庞公大桥建成后,庞公片区将承担疏解襄阳古城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等。
B.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C.中国首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发现家暴不报告,学校、社区等要担责。
D.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让他们在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各展所长
2017-06-1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孝南区卧龙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的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⑤④③
2022-06-27更新 | 958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奉新二中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6. 名著阅读
《伊索寓言》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猫和鸡》等,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_______,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乌龟和老鹰》等,还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_________的,像《蚯蚓和狐狸》《鼹鼠》等。
2017-06-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孝南区卧龙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7. 古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4)无可奈何花,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6-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孝南区卧龙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4)
8. 口语交际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顾客:厂长,贵厂生产的毛巾,那上面的蝴蝶可是栩栩如生呐!
厂长(惊喜的):是吗?
顾客:我洗脸时,那蝴蝶竟扑到我脸上来了!
该顾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9.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犹如一条灿烂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戏曲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迷住了中华儿女,迷住了世界上所有对中华文化钟情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戏曲大舞台,一同欣赏这道美丽的景观,领略戏曲文化的魅力,从语文的角度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1)各抒己见话戏曲。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60多个地方剧种,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戏曲种类(至少两种)。你对这些剧种有哪些了解?任选一种进行介绍即可。
我所了解的戏曲剧种有: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我最喜欢__________,对该剧种的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照搬下题黄梅戏的介绍)
(2)群腔舌剑论戏曲。
在e时代的今天,艺术形式日渐地多元化,人们的文化需求得到了空前的满足,而保存着最古老元素的传统戏曲,也就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渐渐地为人们所淡忘,代之而起的是“流行”,甚至出现了“我不追流行,让流行追我”的口号,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话题:中国传统戏曲,到底是去,还是留?卧龙中学七年级(1)班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的辩题是“中国传统戏曲更有生命力”,反方辩题是“流行音乐更具生命力”。假如你是正方一辩,请你作申论陈词。
(3)出谋划策兴戏曲。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是黄冈的地方剧种,随着时代发展,其重心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蓬勃发展。如何振兴黄梅戏,请你为“把黄梅戏迎回娘家”献上一计。
2017-06-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孝南区卧龙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赏析:《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填空。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
11.诗中的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之景,请你描绘一下这句诗的画面。
2017-06-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孝南区卧龙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口技

清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1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①便有妇人惊欠伸   _______          ②几欲先   ________
③款扉之     _______          ④今客   _______
13.选出下列加横线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无敢哗/念无与为乐B.厅事之东北角/ 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C.以弹絮业/以丛草D.酷类声耳/真无马邪
14.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5.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17.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
(1)句中“消瘦”一词的含义是
(2)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
18.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案”。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
19.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为感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这是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20.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地站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
21.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利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理解。〔链接〕
材料一:报道称:企业家们一掷千金,出资亿元,为灾区孩子建“震不垮的学校”;明星大腕成龙、李连杰慷慨解囊,捐赠千万,并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
材料二:爱心传递中的感人画面:一位残疾姑娘坐在轮椅上高举善款投向捐款箱;
一个头发花白的乞丐将讨来的零钞换成大票捐给灾区。
2012-07-06更新 | 6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初一6月质量抽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态度

①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坚持不懈地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地飞翔。一条山路,尽管崎岖险恶,但不畏艰险的人终会抵达高山之巅;一条大道,尽管平坦宽阔,但瞻前顾后的人也会半途折戟沉沙……这一切,都缘于态度。

②端正学习态度,可以使一个学子在学业上柳暗花明;调整工作态度,可以让一个人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它可以使一个人清醒地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上从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中淡然自如。

③在一生中,总会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而正确的态度则会使这个目标更加坚定。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往往专注并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且为之殚精竭虑,为之废寝忘食、心无旁骛、义无反顾。他们的人生态度常常是明朗、坚定、睿智、乐观的,像洒向草地的阳光,像掠过江面的劲风,在灿烂中摇曳着生机,在刚劲中透露着力量,充满着无限活力。抱有消极人生态度的人则不然。他们往往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热情不高,投入不够,慵懒、倦怠、左顾右盼。三心二意,像秋日的落叶般飘零,像墙上的衰草般枯败、沉郁,没有活力,没有希望。

④不同的人生态度,也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⑤如果说,品质是从生命的个体上旁逸斜出的一条绿色藤蔓的话,那么正确的人生态度则是绽放在这些藤蔓上的色彩各异的花朵。这些花朵,在绚烂地绽放后,最后为你结出最美的人生果实来。

⑥如果你生活困顿迷茫,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并不顺心遂愿,就该想着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或许,你会因此而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分哪几层来阐述中心论点的?
23.作者认为“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用文中的话回)
24.仔细阅读第③段,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其论证方法及作用。
25.读完本文,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态度的看法。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任选一题写作
(1)半命题作文:
时间的磁带里记载着过往的行人,在眼前滑过,只有无法忘怀的留在心底。带着这份记忆,回首过去,珍惜现在,迈向未来,我们一起走过。
请以“与   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根据所写内容,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2)以“初三”为话题作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初一、初二的那段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迷迷糊糊地走过了小学、初一、初二。现在我们正站在初三的中点线上,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可说。请以“初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2017-06-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孝南区卧龙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2
选择题
3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语言表达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94字形
20.94字音  字形
二、选择题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衔接与排序
三、名著阅读
60.4文学常识综合
四、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语言表达
80.64语言表达的要求
六、综合性学习
90.4文段综合
七、诗歌鉴赏
10-110.4白居易(772-846)  诗
八、文言文阅读
12-160.65其他清代作家  日常生活类对比阅读
九、现代文阅读
17-210.85记叙文
22-250.65感想
十、作文
26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