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 七年级 期末 2017-07-18 28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017-07-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真题
2. 读下面的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当蜘蛛网无情地chá(             )封了我的               )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yī wēi (          )(          )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             )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3. 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     )爱好写作,(     )想在这方面成才,(     )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       )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A.如果   并且     所以     而且B.既然     并且              因此
C.既然                  而且D.如果          所以        因此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4.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博物馆里,有些参观者衣衫不整、高声喧哗、在展厅里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C.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D.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不管是临还是摹,也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到“神似”。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的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⑤④③
2022-06-27更新 | 958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奉新二中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山门于河(           )                            (2) 于沙上(         )
(3) 如是再(            )
9.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 “其二”的具体内容。
2017-07-1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下题。

知冷知热的地球彩衣

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丽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⑤大气是调节地球“体温”的透明衣裳。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就太冷了。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温度更低了。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⑨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⑩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我们必须要使它穿得合适。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也正在做。修水库、扩大水田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我们进行。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12.选文中“蓝色衣裳”指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13.文章第④段中“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句中“这样”一词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4.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15.文章第⑩段中写道:“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做才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2017-07-1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七、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下题。

两个船员,遵照船长的嘱咐,走上来帮助我们穿这些不透水的、沉甸甸的衣服;衣服是用橡胶制成的,没有缝,可以承担强大的压力,不受损伤。应当说这是一套又柔软又坚固的甲胄。上衣和裤子是连在一起的、裤脚下是很厚的鞋,鞋底装有很重的铅铁板。上衣全部由铜片编叠起来,像铁甲一般保护着胸部,可以抵抗水的冲压,让肺部自由呼吸;衣袖跟手套连在一起,很柔软,丝毫不妨碍两手的运动。

那些不完备的有缺点的潜水衣,例如十八世纪发明的被人称赞的树皮胸甲,无袖外罩,人海衣,藏身箱等等,跟我们眼前这套完美的潜水衣比较,实在是太相形见绌了。

尼摩船长、他的一个同伴(一个替力过人,像赫拉克轨斯一般的大力士)、康塞尔和我,一共四个人,全都穿好了潜水衣。现在只要把我们的脑袋钻进金属圆球中,我们就算装备完了。但在戴上金属圆球之前,我要求尼摩船长给我看一看我们要带的猎枪。

诺第留斯号船上的一个船员拿一支很简单的枪给我看。枪托是钢片制的,中空,体积相当大,是储藏压缩空气的容器,上面有活塞,转动机件,便可以使空气流入枪筒.枪托里面装了一盒子弹,盒中有二十粒电气弹,利用弹簧子弹可以自动跳人枪膛中。一粒子弹发出之后,另一粒立即填补,可以连续发射。

16.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凡尔纳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17.文段选自科幻小说,小说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
2017-07-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书

琦君(台湾)

①从小到大,我上过那么多年学,后来又教书,天天生活不离书,和书打的交道最多,也读过很多本书,而母亲的书却是我怎么读也读不完的一本。

②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③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④“那本橡皮纸的。”

⑤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⑥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⑦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⑧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气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气为止。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 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⑨《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⑩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18.文章围绕母亲的三本书,回忆了与母亲有关的哪些事?
19.赏析第⑥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
20.什么是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书?
21.文章结尾说“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这样说矛盾吗?为什么?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根据要求作文。
对你来说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呢?是一个惊喜,一段故事,一次感悟……
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写出真情实感,中心要突出;
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7-07-1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3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填空题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94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二、字词书写
20.85字音  字形
三、选择题
30.65关联词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衔接与排序
四、诗歌鉴赏
6-70.65陆游(1125-1207)  中国古代作者  诗
五、文言文阅读
8-110.4其他清代作家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文翻译  中国古代作者  议论说理类
六、现代文阅读
12-15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事物说明文
18-210.65其他当代作家  散文
七、填空题
16-170.65文学常识综合
八、作文
22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