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9691627
废电池内的重金属成分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污染的危害,西西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3天,制作电池浸出液;
②在5个相同大小的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E,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③在五个鱼缸中分别加入0毫升、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电池浸出液;
④选取四条生长状况良好、生理特征相近的金鱼,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一条,定时喂等量的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金鱼存活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ABCDE
电池浸出液的体积/mL050100200400
金鱼存活时间/天20151171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A组在本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2)步骤④中,设计了“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是同种且大小、生长状况都相同”,“每天定时喂等量的同种饲料”,其目的是______
(3)西西向老师汇报了上述实验结果,老师认为该实验有明显的不足,可能会导致结果偶然性较大,西西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4)西西改进并再次进行实验,所得结果与上述相同,水中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大,金鱼存活的时间越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通过本实验,你认为废电池应该怎样处理?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根据“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实验的假设是:_____
(3)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_____
(4)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
(5)做完实验后,实验中所用的鼠妇应当做什么样的处理?_____
2019-11-06更新 | 39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校生物探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用具:有盖玻璃瓶,池水,河泥,水藻,小鱼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有盖玻璃瓶中加入等量的池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第二步: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第三步: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第四步: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第五步: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小组同学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有_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
(2)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与___________和河泥有关。
(3)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4)实验结果:A~D       4个装置中小鱼存活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___________
2022-07-03更新 | 43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组处理

实验记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明亮且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48%

7.5%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属于昆虫,它的生殖方式为 ______(选填“卵生”或“胎生”)。
(2)从整个发育过程看,蚕的个体发育属于 ______发育,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 ______期出现的;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 ______期满足食物供应。
(3)该小组假设是 ______
(4)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变量是 ______。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变量是 ______
(5)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减少“薄头茧”的产生,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____的环境条件。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2023-01-31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