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22351858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所做的实验设计。请回答: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 ___,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的唾液;这样,1号管和2号管就构成了一组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
(2)接着将两支试管放入温水中,温水的温度应为37℃,目的是模拟_______的温度。
(3)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碘液,结果发现 ___号管不变蓝,而另一支试管变蓝,这一现象证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蚯蚓是生活在土壤中的一种生物,它的食性很特别,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下面是某生物小组对于蚯蚓的研究,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蚯蚓属于动物,分类依据是_________;按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归类,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
(2)探究实验一:蚯蚓是否喜欢湿润的土壤呢?王晓同学将20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之间,每隔2分钟记录干土和湿土中的蚯蚓数量,其统计结果如下表:

统计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湿土中蚯蚓(条)

4

5

7

9

10

12

16

18

19

20

干土中蚯蚓(条)

4

4

3

3

2

2

1

1

0

0


①该实验可以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_______的土壤环境中。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②还有六位同学和王晓做了同样的实验,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可信,应该对这六组实验结果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
(3)探究实验二:蚯蚓对环境是否有影响?生物小组按照课本P22进行了探究,装置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只烧杯中都先铺一层湿土,再铺一层细沙,细沙上面再铺一层湿土,每铺一层后都要整平、压实,并在烧杯外用笔画出沙和土的分界线,分别投入菜叶,甲中放蚯蚓,乙中不放蚯蚓,烧杯杯口盖上玻璃板并留有一定空隙,在黑暗处放置几天后观察现象。

①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铺土时,铺放土壤要一层湿土一层干土间隔放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021-10-28更新 | 85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实验探究:
夏天的夜晚,成群昆虫在灯光下飞舞是常见的现象.到底是我们较容易在灯光下发现昆虫的活动,还是昆虫喜欢在光线下活动呢?我们可以利用常见昆虫果蝇探究一下。
提出问题:果蝇喜欢在光线下活动吗?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你打算把果蝇分成两组,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②本实验中每组用10只果蝇,而不用1只果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实验中选用同种且大小相近果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④每隔10分钟重复记录一次,某同学记录的结果如下:

记录时间

有灯光照射的木箱窗前停留的果蝇

没有灯光照射的木箱窗前停留的果蝇

10分钟后

8

1

20分钟后

7

2

30分钟后

9

1

40分钟后

6

2

50分钟后

7

1


分析以上记录,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10更新 | 29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探究“光是否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一叶片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背面遮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到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片。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中_____加热,叶片由_____色变成_____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中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碘液,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_色。
(1)步骤①的作用:_____,此步骤是利用了植物的哪项生理活动______
(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_____
(3)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
2019-12-10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