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1 . 某大棚种植基地栽培西瓜,为提高西瓜产量及甜度,在种植期间采取了以下相关措施,其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A.合理密植,使西瓜植株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B.白天在棚内放置适量干冰,以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阴雨连绵天气情况下,棚内采取一定的人工照明
D.夜间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023-06-20更新 | 64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生物真题
2 .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下图一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 图二是叶肉细胞示意图, 1~6 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 。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__________
(2)图一中, 当光照强度为 f 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过程___(填数字)。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此光照强度下,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乙植物。       
(3)图三表示在正常情况下不同CO2浓度、不同光照强度对甲叶片吸收CO2量的影响。回答问题:
①当光照强度为低光强时,从 A 点开始随着____的增加,此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②当CO2浓度为 B时光照强度为_____(高、低光强)时,甲的叶片可合成较多的有机物。
③据图可知,甲的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共同影响,为了提高甲的产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 至少写出两项)__________________
2021-07-10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5月中考模拟生物试题(A)
3 . 生活与应用:
制作米酒的过程:先将淘洗干净的糯米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糯米饭冷却至用手触摸微热时,将酒曲碾压成粉末,并与糯米饭充分搅拌混匀后装入干净的桶中,在中间挖一个凹坑至桶底,淋上一些凉开水后,将桶子加盖密封保存。若天气寒冷,把桶子放在火炉旁或用热水袋和毛巾包裹起来,及时采取保温措施。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糯米蒸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加酒曲前,需将蒸熟的糯米饭冷却到常温,目的是____________
(3)制作米酒的生物学原理是:酵母菌发酵时将糯米饭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___并释放出少量热量。
(4)在中间挖一个凹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酿酒过程中,器皿密封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6)保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
(7)制作过程中各种器具都要保持干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021-12-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监控系统对蔬菜大棚内的水分、二氧化碳、温度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甲图是二氧化碳发生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乙图表示大棚内某蔬菜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 ______
(2)乙图说明,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______的增强而增强。B点表示:_______。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转化成______,把______转变成化学能。
(3)丙图表示植物种植时植株间的不同间距,______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请你从光合作用的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
(4)温室大棚使人们随时可以吃到新鲜的蔬果。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温室大棚作物产量的是       
A.除草施肥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温室内通入适量二氧化碳D.温室内保持温度不变
2022-04-07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5 . 下列是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有关实验和在生产上的应用,请据图回答:
(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装置和过程如下:

(1)如图1在步骤1中,要将天竺葵进行黑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
(2)步骤4中,将叶片放到酒精中水浴加热,目的是使_____溶解于酒精中,叶片会变成_____色。
(3)步骤6中,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变成蓝色,叶片遮光部分变成棕褐色,能得出的两个结论是___
(二)世界粮食问题依然十分严峻,营养不良仍困扰着人类。因此,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提高粮食产量,意义重大,玉米是农村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黄金食品”。如图2中一、二、三表示玉米的部分生理活动,图四表示叶片横切面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二中A过程中表示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参与了生物圈的__,B过程实质是_;C过程的反应表达式是__
(2)在保证水、肥等条件下,图三表示叶片遮挡程度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当叶片遮挡程度为_时,有机物积累最多,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除此外应还可采取哪些措施?(写一条即可)____
(3)玉米苗长到一定的时期要间苗(拔去过密的幼苗)和补苗(补充过疏的苗),因为玉米茎没有分支,因此移栽玉米幼苗时不能去掉叶子,另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移栽玉米苗的成活率呢?(写一条即可)___
2020-11-2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某生物社团欲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与呼吸作用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现代农业:图1所示装置用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均适宜。图2是甲处二氧化碳(CO2)的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装置甲处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呼吸作用强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不久后,同学们发现装置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该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____________作用和土壤水分的蒸发。
(3)若将图1装置置于黑暗中,测得甲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会高于乙处,原因是图1中的植物及土壤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4)将装置内的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二氧化碳的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二氧化碳量的关系如图2,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的量减少。根据这一现象,在大棚种植时,人们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措施达到增产的目的。
(5)该社团小组的同学还发现温度与某绿色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此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实验结果如表:
温度(℃)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毫克/小时)1.752.503.153.853.50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毫克/小时)0.751.101.602.253.003.50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在光照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呈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呈现此变化特点的原因是随着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当温度过高时,部分叶面气孔关闭,吸收的二氧化碳随之减少。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在黑暗的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在增多,说明在不断分解有机物植物,有机物的积累减少,为提高水果产量,夜间可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
2021-08-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监控系统对蔬菜大棚内的水分、二氧化碳、温度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甲图是二氧化碳发生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乙图表示大棚内某蔬菜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 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______
(2)乙图说明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______ 的增强而增强。光合作用的实质:把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转化成______,把太阳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进行储存。
(3)丙图表示植物种植时植株间的不同间距,______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请你从光合作用的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

(4)温室大棚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温室大棚作物产量的是(   )
A.除草施肥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温室内通入适量二氧化碳D.温室内温度始终保持25℃
2022-01-2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曾十分丰富,但1954年以来长江鱼类资源迅速下降。我国宣布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重点水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3年来禁渔效果初显,鱼虾成群,鳤鱼再现,在水面嬉戏的江豚引来人们驻足观看。回答问题:
   
(1)请列出2个导致长江鱼类资源迅速下降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鱼虾、鳤鱼、江豚等属于_______。采取禁渔措施来恢复长江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其依据的原理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能力。
(3)研究发现鱼类在人工饲养过程中会不断退化,需要长江野生鱼的DNA来进行品种改良,这利用了生物的_______多样性。
2023-06-16更新 | 4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生物真题
9 . 下图中甲图为种植番茄的密闭温室,乙图为某天温室内不同时间测量的二氧化碳浓度。请据图回答:
   
(1)当天影响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温室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是【____】点。
(2)若长期处于当天的气候条件,则番茄植株可能死亡。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3)为提高番茄的产量,根据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可采取的生产措施是____________
2023-05-28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10 . 综合应用
2019 年春节期间广东的邻省湖南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 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 当地政府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一 系列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对湖南去往广东境内的车辆后备箱实施开箱检查,对携带的腊 肉一律没收焚烧处理,有效阻止了非洲猪瘟疫情在广东省的扩散。
(1)猪瘟病毒的结构组成是____________,是一类没有___________ 结构的微生物。
(2)猪瘟主要通过__________ 传播.对湖南去往广东境内的车辆后备箱实施开箱检查,对携带的腊肉一律没收焚烧处理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
(3)预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猪瘟疫苗.这种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
(4)腊肉是人们喜爱的食物,是将鲜肉用盐或 其他调料腌制后再晾晒或烘干而成的。其原理是通过用__________,延长腊肉的保存时间 。
(5)你认为当地政府为防止疫情扩散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2019-06-20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2019年九年级《生物》科目押题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