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在自然界中,种间竞争是普遍现象,“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且资源利用方式相同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请分析作答:

(1)为验证竞争排斥原理,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果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进行实验。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证明竞争排斥中____________是优势种。如图在0-4天内,竞争排斥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以同一植物种子为食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
(4)综上所述,生物种间竞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竞争排斥和________
2023-04-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提升测试竞赛试题
2 . 阅读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资料一:塑料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塑料垃圾排放到环境后经过多个途径形成微塑料。这些微塑料存在于水体、土壤和空气中,极易被生物采食而进入食物链中。研究者挑选体重相近的雌性小白鼠1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正常鼠粮,实验组在正常鼠粮中添加3%微塑料粒,在25℃环境中饲喂27天。称量各组小鼠的体重,结果如曲线图所示。将小鼠进行剖检,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肠切片,对照组可见小肠绒毛无异样,实验组小肠绒毛变短,大部分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资料二:目前,温和条件下的微塑料原位降解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某些微生物降解微塑料,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末端产品,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理想的生物酶可促进微生物降解作用。
(1)微塑料可能通过食物链累积最终进入人体内。(  )
(2)资料一的实验中,变量是小鼠的体重。(  )
(3)实验组小鼠体重停滞甚至下降,与小肠绒毛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有关。(  )
(4)资料一说明了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
(5)资料二中末端产品是指某些微生物降解塑料成为更细小的微塑料颗粒。(  )
2023-04-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提升测试竞赛试题
3 . 摩西球囊霉(Gm)是一种对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的真菌,科学家研究Gm对铜胁迫下花生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部分结果如图(Pn代表光合速率,Gs代表气孔开放度,对照组表示未接种Gm),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铜胁迫下,接种Gm不能使花生幼苗光合速率有所恢复
B.铜胁迫下,Gm促进光合作用的机理之一是促使气孔开放度增大
C.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浓度等无关变量只需保持相同即可
D.铜离子会破坏细胞膜产生丙二醛(MDA),浓度为400的一组含MDA比200的一组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