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实践探究:如何提高鸡的产蛋率?
【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

(1)小明将鸡卵的钝端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破裂的卵壳和壳膜除去,就看到了一个小白点,这个小白点指的是图二中的[   ]______,小明告诉爸爸这枚鸡卵不可能孵出小鸡,这是因为______
(2)营养学家建议坚持每天吃1个鸡蛋来养生,这是因为鸡蛋的[____]和[____]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查阅资料】高产蛋率的鸡如何培育?
白来航鸡、白壳蛋鸡和农昌2号等品种的鸡产蛋率都非常高。白壳蛋鸡就是白来航鸡经过杂交之后的新型蛋鸡品种,它继承了白来航鸡高产蛋率的遗传基因,一般情况下72周龄的白壳蛋鸡母鸡通常可产蛋288个左右。农昌2号是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两系配套杂交鸡,父系为白来航品系,母系为红褐羽的合成系,161日龄达50%产蛋率,72周龄产蛋量255个左右,平均蛋重59.8克。
(3)从资料可以看出,具有高产蛋率的鸡是通过______技术培育的,该方法是应用了生物的______原理培育新品种的。
【实验探究】饲料会影响鸡的产蛋率吗?
有研究表明,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生物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产蛋率

甲组

各20只大小、长势相同、品种相同的产蛋鸡

喂普通饲料


乙组

喂养等量高蛋白饲料



(4)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结合图二你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5)鸡的产蛋率还与很多因素有关,除此之外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____________
【小结】
(6)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探究,表明鸡的产蛋能力这性状是由______决定的。
2024-02-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杏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地球上微生物的诞生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远早于人类的诞生。人类对微生物“利用”甚早,却“相识”甚晚。
(1)2200年前的《吕氏春秋》记载“味之美者,越骆之菌”,此“菌”就是古老食材香菇(下图)。香菇地下部分的菌丝能够吸收水和有机物,供给地上部分的[       ______,菌褶内能产生大量的______来繁殖后代。

(2)我们的祖先从上古时代就利用微生物制作了多种美味的发酵食品,很多发酵工艺保留至今。小雅同学在家里尝试制作泡菜时,向泡菜坛加入白萝卜、陈泡菜水和食盐水。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会发生中毒。小雅每天测出不同盐浓度下白萝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依据数据绘制曲线(下图)。分析:

①向泡菜坛中加入陈泡菜水相当于细菌培养的______步骤。
②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白萝卜在腌制多少天后开始食用比较合适,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
(3)其实早期人们在享受发酵食品的时候,并不知道是微生物的作用,直至十七世纪后叶,列文虎克利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菌,才开启了微生物的“相识”之旅。1864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的来源,其实验过程如下图。实验前把肉汤煮沸的作用是______,分析从A到C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后来,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菌是单细胞的个体,靠分裂进行生殖。

(4)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将患病的烟草叶片的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再滴到健康烟草的叶片上,结果引起花叶病。这个实验证明______。直到二十世纪初,科学家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其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______组成。此后,人们对微生物的“相识”才日臻完善。
2023-06-25更新 | 76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人形成了睡前玩手机的习惯。这种习惯对睡眠是否有影响呢?科研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
(1)科研人员在某大学中选取了 400 名有睡前玩手机习惯的健康大学生,对其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
人员分配每组各A名学生
限制措施睡前 1 小时不限制使用手机B
实验时间4 周
实验结果

①请将上表中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A 处为______;B 处为______
②据实验结果可知,睡前使用手机会延长入睡用时,且睡眠质量较差,其证据 是______
(2)褪黑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科研人员想研究使用手机影响睡眠 是否与褪黑素的分泌有关,于是又进一步设计和完成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可知,不使用手机时,从21 点至23 点人体内褪黑素含量逐渐______; 而长时间使用手机后,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明显的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睡前玩手机对睡眠的影响,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______
2023-06-05更新 | 34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萌萌在学习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后,在妈妈的指导下做了以下实验。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将温水倒入碗内,加入酵母和细砂糖搅拌至酵母溶化,静置1分钟;将静置好的液体及适量的清水倒入面粉内,并和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在室温下发酵;案板上撒干面粉,将面团揉至光滑,再做成馒头坯;锅内加入清水,放上馒头坯饧15分钟,然后开大火蒸15到20分钟即可。
(1)在温水中加入酵母、少许细砂糖并搅拌的目的是给酵母菌提供快速繁殖所需的______________等。
(2)制成馒头坯后放入锅内烧15分钟可以让酵母菌进行二次发酵,进一步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酒精和_______
实验二:萌萌继续以馒头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食品保存的影响。实验材料:馒头、冰箱、温度计、烘干器、喷壶、清水、保鲜袋若干。
(3)下面是她设计的几组实验。请你帮她将实验补充完整。
组 别温度情况湿度情况3天后馒头情况
A适宜温度,如 25 度馒头放入保鲜袋中,敞开口,每日往袋 内喷少量水,保持湿润霉变
B_______馒头放入保鲜袋中,敞开口,每日往袋 内喷少量水,保持湿润无明显变化
C适宜温度,如 25 度_______无明显变化

(4)请你根据实验结果说出有利于食品保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
(5)萌萌利用所学知识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内发出变质的味道,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023-01-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饭前便后洗手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之一。   日常生活中细菌无处不在,手上沾染的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为主。这些细 菌可以导致人体出现腹泻、脓肿等症状。洗手液中含有多种杀菌、抑菌成分,可以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结构, 对细菌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那么,是不是洗手液用的越多,杀菌效果越好呢?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就洗手液用量对杀菌效果是否有影响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 6 位同学,根据洗手液用量分为0g 、1g 、2g 、3g 、4g 、5g 组。
②每位同学用对应质量的洗手液洗手 1 分钟。
③在无菌环境下,将左 、右两只手在普通细菌培养基( 已高温灭菌后冷却)上按压 2 秒,   盖好培养皿盖。
④放在 28℃环境中恒温培养 36 小时后, 观察统计培养皿中的菌落数目。最后,根据菌落数目判断洗手液的杀菌效果。
实验结果如下表:

洗手液用量

0g

lg

2g

3g

4g

5g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菌落数/个

36

58

12

42

1

3

1

0

0

0

0

0

平均数:47

平均数:27

平均数:2

平均数:0.5

平均数:0

平均数:0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其中 0g 组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其余为实验组。
(3)将左 、右两只手在普通细菌培养基上按压 2 秒, 这一操作属于微生物培养步骤中的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洗手液用量为_______g 及以上时可完全灭杀细菌。因此,用洗手液洗手时要足量 ,但也不能浪费。
(5)该实验还有一些不太严谨之处, 请写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六中学校集团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探究霉菌生活的环境条件
生活中我们发现,夏天食物很容易发霉,而冬天则会好很多。潮湿的食物很容易发 霉,而干燥的食品则能存放很久。那么,霉菌生活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呢?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将一块干馒头平均分成三等分,进行灭菌处理后分别置于三个洁净无菌的培养皿中,进行如下处理:

装置(培养皿)

1组

2组

3组

操作过程

滴入少量蒸馏水

不滴水

滴入少量蒸馏水

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子

25℃(恒温箱)

25℃(恒温箱)

5℃(冰箱)


(1)该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所设置的对照及其变量分别是              (可多选)
A.1 组与 2 组对照;水分B.2 组与 3 组对照;水分
C.1 组与 3 组对照;温度D.2 组与 3 组对照;温度
(2)连续观察几天后发现,最先长出霉菌菌斑的是第_______________组。这说明霉菌 生活除了需要营养物质以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3)受到上述探究的启发,小华进一步探究了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装置如下(弯玻璃管可以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肉汤)放在温暖处。

如果实验结果为甲试管中肉汤腐败变质,乙试管中肉汤新鲜如初,则能得出结论:肉汤的腐败是由_________造成的。然而几天后小华却发现,两个试管中最初加入的澄清(新鲜)肉汤都发生了变质,请你帮他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类微生物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需依靠现成的________,营________(选填:寄生;腐生)生活。
(5)根据上述探究,请你提出防止家中食品、衣物霉变或腐败变质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022-11-22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探究香烟的危害
2021年5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相关报告提示,我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为探究香烟的危害,某生物学社团的同学们进行了“香烟烟丝浸出液对小虾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C,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0毫升清水。从同一包香烟中取出3支,将其中1支香烟的烟丝放入B烧杯中,2支香烟的烟丝放入C烧杯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烟丝,得到烟丝浸出液。
第二步:向三个烧杯中同时放入同一品种,大小及活力相似的小虾各5只,然后将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第三步:每隔8分钟观察并记录各烧杯中表现异常(包括死亡)小虾的数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液体

表现异常(包括死亡)小虾数量(只)

8分钟后

16分钟后

24分钟后

32分钟后

40分钟后

48分钟后

A

清水

0

0

0

0

0

0

B

1支香烟烟丝的浸出液

0

0

1

2

4

5

C

2支香烟烟丝的浸出液

1

2

4

5

5

5


请回答问题:
(1)A组的作用是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用于实验的小虾为什么需要选自同一品种,且大小及活力要相似?______。你认为三个组应保持一致的方面还有______等。
(3)该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
(4)为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你对同学们的建议是______
(5)2022年3月1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出台,禁止销售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电子烟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有着与香烟一样的烟雾、气味和感觉。若有同学想探究“电子烟雾化物对小虾生活的影响”,需另设置一个D组,与A组形成对照。那么D组烧杯中应加入用______毫升清水浸泡______(选填:电子烟雾;雾化物)得到的液体,其他实验条件均应与A组相同。
2022-06-25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生物试题
8 . 科学探究:探究不同菌种对米酒制作的影响
小华发现妈妈做馒头、面包时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时用的却是根霉。为什么做米酒不用酵母菌呢?陈老师了解到小华的疑惑后,组织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均进行了如下探究(甲、乙两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

组别

菌种

酵母菌(2克)

根霉(2克)

原料

糯米(500克)

糯米(500克)

过程

糯米浸泡24小时→蒸熟→淋凉开水,晾至室温→加入相应菌种并搅拌均匀→装进相应容器并加盖→置于30℃环境中→2天后,由至少3人同时观察、品尝

结果

酒味很淡,甜味不明显

酒味浓郁,甜味明显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2)为控制单一变量,同学们的做法有______
(3)为什么观察、品尝,需至少由3人进行?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小华终于明白,如果只用单一菌种制作米酒,最好选择______
(5)本探究所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______(选填: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
(6)小华想观察一下酵母菌,于是在实验后,从甲组容器内取少许液体,制成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开始他怎么也看不到酵母菌,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才看到。你推测开始小华操作显微镜的不当之处可能是______
9 . 山西杏花村的汾酒以清澈干净、清香纯正、绵甜味长即色香味三绝著称于世,它是以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工艺酿造而成的。某校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杏花村汾酒的酿制主要包括以下六道工序:

(一)磨碎:将高粱原粮粉碎成穆状,为红糁(shen);
(二)润糁:向红糁中加入热水拌和;
(三)蒸糁:将糁料放入蒸锅清蒸80分钟,使之糊化;
(四)发酵:糊化后的红糁冷却至一定温度加入大曲,充分混合后倒入地缸发酵28天。在大曲中微生物的作用下,红糁先转化为糖,再由糖转化为酒精;
(五)蒸馏,发酵后的物质称为酒醅(pei)。先向酒醅中加入稻壳、谷壳等辅料进行蒸馏,高温蒸汽冷却后得到的液体为头茬洒。再重复发酵、蒸馏,生产出的酒为二茬酒,余下的酒醅称为酒糟;
(六)贮藏:头茬酒、二茬酒按一定比例勾兑后放入陶瓷缸中贮藏一段时间即为成品汾酒。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在糊化后的红糁中加入大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大曲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其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
(3)蒸馏时加入的辅料要经过高温蒸气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从而保证汾酒的质量和口感。
(4)同学们尝试酿制白酒,发现所酿的酒酒味不浓,经分析是某种因素影响了发酵时酒醅的酒度,进而影响了成品白酒的酒精浓度,于是他们对发酵过程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发酵温度

20°C

25°C

30°C

酒醅的酒度(%vol)

19

15

12.5


①请你推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原料的质量、发酵的时间等均相同且适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③分析实验结果,同学们所酿的白酒酒味不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生产上常常变废为宝,你建议如何处理酿酒后剩余的酒糟?_____________
2022-01-17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鱼苗死亡之谜
我国养殖业发展迅猛,肉类和蛋类的产量占世界第一,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调整膳食结构、提高经济收入方而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产生的污水及畜禽粪便对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土壤、地下水源也面临着被污染的危害。有网友爆料,某地一养猪场污水直排,致使自家鱼塘中的鱼苗大量死亡,损失惨重。那么,鱼塘内大量鱼苗死亡真的是因为养猪场污水排放所致吗?养猪场污水真的会影响鱼类的生活吗?为此,某校生物社团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养猪场污水是否影响鲫鱼生活”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①配制养猪场污水样品稀释液:将养猪场污水样品和清水分别按照1:19,1:1和4:1配制成1000毫升的溶液。
②编号:选取大小、形状、颜色和材质等都相同的四个装置,分别编号为1、2、3、4,将1 000毫升清水置于编号为1的装置中,将配制好的养猪场污水样品稀释液分别放入编号为2、3、4的装置中。
③选取饲养方法相同、发育状况相近的鲫鱼15条,分别置于各装置中。
④观察7天,记录存活的鲫鱼数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装置编号

水质

溶液量

鲫鱼数量

观察时间

结果

1

清水

1000毫升

15条

7天

全部存活

2

污水样品(1:19)

5天后全部死亡

3

污水样品(1:1)

3天后全部死亡

4

污水样品(4:1)

2天后全部死亡


(1)该小组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本实验设计中,唯一的变量是______。实验组是第______组,对照组是第______组。
(3)参与实验的四个装置完全相同,每条鲫鱼的饲养方法相同、发育状况相近,目的是______;每个装置都放置15条鲫鱼而不是1条鲫鱼,目的是______
(4)实验结果表明:养猪场污水的浓度越大,鲫鱼存活时间______,因此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5)如果真的是养猪场污水使鱼塘鱼苗大量死亡,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2021-11-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