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0 道试题
1 . 绝大多数的韭菜叶片呈绿色。在河北深州等地区却有新的品种,当地叫它黄韭,也就是韭菜的叶呈黄白色。那么黄韭是如何培育出来的呢?在遮光条件下新发韭菜培养出了黄韭。小玉同学提出了问题:在阳光照射下,韭菜会发生变化吗?为弄清此问题,她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在光照条件下培养黄韭,其叶子是否会变成绿色。
实验器材:20~40株生长状况良好且相同的黄韭幼苗,黑色大纸袋,洒水壶等。
(1)作出假设:___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将黄韭幼苗平均分为A、B两组,一组置于光照下,另一组不被光照,观察一个白昼后两组黄韭叶的颜色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三天。
(2)实验步骤:①将黄韭幼苗平均分为A、B两组,同时向两组黄韭浇等量且适量的清水,将黑色大纸袋罩在___组黄韭上;②第一天清晨将两组黄韭幼苗都放置在向阳的地方;③晚上观察并记录A、B组黄韭的颜色变化情况;④第二、三天,重复第一天的操作并记录。
(3)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实验结果为A组黄韭叶变成了绿色,B组黄韭叶仍为黄白色,由此得出实验结论:___
(4)在这一探究实验中设置了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
(5)在探究实验中,每组使用了多株黄韭进行实验,这是为了___
2024-04-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学校严禁学生带食品进入教学楼,未吃完的食品散落在教室各角落或垃圾桶,极易滋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为了让同学们遵守卫生纪律,认同学校规章制度,生物社团进行了“探究残留食品的堆积是否会引起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①备好9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后,均分为三组,并分别编号1号、2号、3号;
②将1、2、3号培养皿分别置于无菌操作台、无残留食品堆积的垃圾桶、有大量残留食品堆积的垃圾桶处,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子。
③然后将培养皿均置于30℃恒温箱中进行培养,每隔5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社团作出的假设是:___
(2)对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的目的是:___
(3)根据科学探究的原则,设置1组的作用是___
(4)把培养皿在无菌操作台和垃圾桶旁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是菌落培养中的___步骤。
(5)预测实验结果:___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远远多于其他两组,说明残留食品的积累会引起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
(6)结合本实验,谈谈你将怎样更好地遵守学校卫生纪律?___
2024-02-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城县李集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期末生物测试题
3 . 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湿土和干土应该从不同的环境中获取
C.该实验做一次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D.作出的假设是“土壤的潮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
2024-02-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生物题
4 .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和身体健康。某生物兴趣小组就“烟草浸出液是否会对小鱼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4只大烧杯,分别编号A、B、C、D,并贴上标签;
②按照下表分别配制4个烧杯中的水溶液:
组别ABCD
烟草浸出液0mL10mL20mL30mL
清洁池塘水500mL490mL480mL470mL
③向A、B、C、D中分别放入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鱼各10条;
④定期饲喂同种、等量饲料,观察记录一周。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组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选择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鱼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个小烧杯中为什么分别要放10条小鱼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结果为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小鱼存活时间越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16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路寨乡贾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1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题图为测定花生种子能量的装置,为了减少花生种子燃烧时能量的散失,下列做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多个数据,并取平均值
B.使用多个花生种子同时燃烧
C.在花生种子燃烧处的周围添加防止热量散失的防风罩
D.换取更加灵敏的温度计
6 . 每年的10月15日为“世界洗手日”。乐乐同学为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三套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分别标记为①、②、③号。
步骤二:①号不做处理,洗手前在②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洗手后在③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处理如图所示),加盖封好。
步骤三:将①号、②号和③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请分析回答:

(1)针对本实验,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过程中,为了排除杂菌的污染,应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处理。
(3)在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①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5)一段时间后,②号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明显多于③号培养皿,则实验结论为: _________
(6)请你为2023年的“世界洗手日”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
2024-02-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为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取三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编号后进行高温消毒(如图);然后将三个培养皿放在25℃的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请分析回答。

(1)对培养皿进行高温消毒的目的是___
(2)在密闭、不通风和保持通风的教室中打开培养皿,在空气中暴露10分钟后再盖上,相当于细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步骤。
(3)实验中设置3号培养皿的作用是___。除了保持是否通风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目的是___
(4)一周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1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比2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多,这说明密闭不通风的环境中细菌等微生物的数量___,由此同学们得到什么启发呢?___
8 . 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 C 、D 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②向 B 、C 、D 中放入等量的水藻;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④把 A 、B 、C 瓶置于阳光下, D 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若要探究光照对微型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选择鱼缸_______设置对照实验;
(2)AC 能否进行对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 B 和 C 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4)推测________缸中的小鱼存活时间最短。
2024-02-0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
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
D.做实验只要两只蚂蚁就可以了
10 . 斑马与无条纹的马有共同祖先(如图1所示)。它们在草原上生活容易被蚊蝇叮咬,感染疾病。

(1)如图1所示,研究者观察了几种马和斑马的生活环境,发现斑马能够生活在蚊蝇生长的地区。据此推测:斑马具有的______有助于减轻蚊蝇的叮咬。
(2)为检验这一假设,研究人员给同一匹马的躯干部穿上不同的外套,暴露于蚊蝇密集的环境中,统计方法及结果如图2所示。
①设计是否有外套,以及在马的躯干部穿不同外套,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②结果显示,此马在穿条纹外套时,躯干部在30分钟内蚊蝇降落次数明显______(填“多于”或“少于”)头部;此马在穿条纹外套时与穿黑白两种外套时相比,躯干部30分钟内蚊蝇降落次数______(填“增多”或“减少”)。由此可知,斑马具有的条纹可以______
(3)在自然界中,蚊蝇能传播多种对马致死的疾病。根据进化论观点,蚊蝇叮咬对斑马的祖先起了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选择作用,能在蚊蝇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逐渐演变为新物种斑马。
2024-01-23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