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夏天食物容易变质,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学习小组将一块灭菌的面包均分为三份,在室内放置半小时后,分别放入无菌培养皿A、B、C中并密封,移入不同环境中保存7天,实验结果如下:
培养皿ABC
环境温度/℃02560
实验现象没有变化有明显霉斑没有变化
(1)面包能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___。实验中,除了环境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是为了遵循___原则。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___(填“促进”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通过该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___
(4)学习小组同学为了确认是微生物导致面包变质,又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等量面包灭菌后放置在25℃的无菌环境中3天,观察面包会不会变质。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面包___(填“会”或“不会”)变质。
2024-01-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包括:分离获得毒株→制成疫苗→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那么如何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某科研团队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

(1)实验过程中,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___________,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接种疫苗是对抗新冠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防范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____,从免疫的类型来看,接种疫苗预防新冠肺类属于___________免疫。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3 . 生物学家们讨论如何进一步研究小鼠的行为和生理反应。讨论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应该在夜间研究小鼠的行为;另一种意见是,白天研究更可靠。他们都提出了各自的理由。你觉得下列理由中较不科学的是(       
A.小鼠是夜行动物,在夜间状态最佳
B.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许多变量都会发生变化,如自发活动量、攻击行为强度等
C.夜间研究小鼠,可以提高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和严谨性
D.白天研究小鼠,便于观察,不会影响科学研究的结果
2023-02-08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十) 生物试题
4 . 小亮发现家中的生态缸中有大量蚊子的幼虫——孑孓,有时水面较多,有时水下较多,为探究光照和空气是否影响其分布,小亮与同学一起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组别

孑孓数

光照

细纱布

结果统计

上浮数

死亡数

甲瓶

10只

+

乙瓶

10只

+

+

0只

丙瓶

10只

0只


注:“+”表示有,“﹣”表示无。细纱布可阻碍孑孓浮上水面,使之得不到充足的空气。
(1)每组用10只而不是1只,主要是避免因偶然因素导致________,除上述条件外,________、水质、营养等外界因素应相同且适宜。
(2)________两组对照,可探究光照对孑孓在水中分布影响。________两组对照,可探究空气对孑孓在水中分布影响。
(3)若实验统计的结果,三组死亡数的关系为________(用“>”、“<”、“=”符号连接甲、乙、丙,如表示为“甲=乙>丙”等),则说明空气是影响孑孓在水中分布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光照。
2022-11-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北大培文蚌埠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激素,为了探究肾上腺素对小鼠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某生物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表中的实验内容及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组实验对象对肾上腺的处理注射物质相同时间内小鼠的平均耗氧量(升)
鼠龄、体重、体型大小、生长状况均相似的小鼠各10只不做处理适量肾上腺素2.5
不做处理等量生理盐水2.0
切除

注:平均耗氧量可反映生命活动的强弱,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耗氧量越大,生命活动越强。
(1)甲、乙两组为对照实验,此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分析两组的实验数据可知:注射适量的肾上腺素后,在相同时间内,小鼠的平均耗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乙、丙两组设计为对照实验,丙组小鼠体内应注射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出丙组小鼠的平均耗氧量应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组小鼠的平均耗氧量。
(3)是否可以将每组的小鼠数改为1只呢?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甘蔗的贮存时间过长或贮存不当,容易因霉菌繁殖导致霉变。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霉变甘蔗对小白鼠胃黏膜病变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获取霉变甘蔗的汁液为浓度100%原液,添加蒸馏水,配成50%、75%、100%的三种霉变甘蔗汁溶液。
组别溶液剂量炎症的小鼠数量
A50%霉变甘蔗汁0.2mL3
B75%霉变甘蔗汁5
C100%霉变甘蔗汁8
D蒸馏水0

②取身体状况相近的同种小白鼠40只,平均分成4组,编号A、B、C、D。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生长条件下,每天在相同时间分别给每组每只小白鼠灌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霉变甘蔗汁溶液。
④20天后,统计每组中胃黏膜有炎症的小鼠数量。
⑤将饲养情况及结果制成如上表格,请分析回答:
(1)使甘蔗产生霉变的生物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用40只小白鼠而不是4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设置D组目的是____________
(4)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7 . 爱华发现放在桌子上的橘子长了毛茸茸的东西,她记得老师讲过这是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橘子却没有长霉。这是为什么呢?爱华猜测橘子长出霉菌和温度有关,便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探究。请帮她完成探究过程:
(1)科学探究包括几个重要步骤,第一步就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这个探究活动中,爱华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
(3)在该探究活动中,实验变量应是______,除此之外,其他变量都要相同。
(4)爱华将两片等大的面包分别放在室温环境和冰箱里,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其中实验组是______(选填“室温组”或“冰箱组”)。一段时间后,爱华将面包取出,观察面包上霉菌的面积,她发现,室温环境中的面包上霉菌的面积较大。要使实验结果更加可有靠,爱华应该怎样做呢?对此,你的建议是______
2021-10-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科研人员欲探究胃液和肠液对蛋白质的消化情况,设计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向其中加入等量蛋白质溶液后进行表格中处理。查阅资料得知,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加入

振荡摇匀

处理温度

冷却后加双缩脲试剂

a

37℃

变紫

2ml胃液

37℃

b

2ml肠液

37℃

不变紫


(1)胃液、肠液能够消化蛋白质的原因是两者都含有__________
(2)表格中a为________,甲试管在实验中起_________作用;
(3)结合甲、丙试管可知双缩脲试剂无法让____变成紫色;猜测b处现象______,原因是胃液________(能/不能)彻底分解蛋白质;
(4)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某广告语“xxxx胶囊,寻回人体流逝的胶原蛋白,让您定格十八岁!”你认为这个广告是否有误导消费者之嫌?____(是/否),请用所需的有关消化吸收的知识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