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光合作用,他们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___(填图中字母)。
(2)图a所示步骤是将实验材料放在___处理,目的是___
(3)用不透光的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遮盖起来,另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起到___作用,然后把该叶片放置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如图e所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
(4)在“酒精脱色”这一步骤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___溶解到酒精中。
(5)经过图c所示的步骤处理后,叶片变成蓝色的是___(填“遮光”或“未遮光”)的部分,该过程中滴加的指示剂是___
(6)本实验的结论是___
2 .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为寻求更好的灌溉方式,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选取相同面积的三块样地,播种相同品种、相同数量的玉米籽粒。样地的播种数量不宜过少,目的是______
(2)按照图1所示,分别对三块样地进行灌溉,玉米播种和生长过程中要保证各样地的______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3)测定三块样地玉米生产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和下表所示。

灌溉方式

产量(kg/ha)

耗水量(m3

自然降雨

7473.6

214.70

膜下滴灌

10694

199.86

喷灌

9216.8

333.17

①据图2可知,膜下滴灌方式玉米的______最大,增加了进行光合作用的表面积,有利于______的积累,提高产量。
②据表1可知,膜下滴灌耗水量最少,推测原因是.覆膜可以______土壤表层水分散失,使土壤保持较高的含水量,从而促进玉米______(填器官名称)的生长和发育,利于植株获得水和无机盐。
③为验证②的推测,可进一步测定三种灌溉方式下______等指标,并进行比较。
(4)滴灌系统可将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实现水盐同步管理和合理利用。使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时,以下操作不合理的是______
a.输水压力越大越好,能够保证出水量;b.使用水溶性肥料,避免堵塞出水孔;c.根据植株不同生长时期,调控供水量
3 . 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疫苗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用A、B两组小鼠做如图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科学有效,选择的A组小鼠和B组小鼠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B组小鼠第一步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提出为了节约实验材料,每组只用1只小鼠做实验。他的提议是否合理?_______试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实验过程中A组小鼠注射的疫苗相当于_______。A组小鼠注射X疫苗以后,之后注射X病原体,则A组小鼠会正常生活,因为小鼠体内的免疫细胞产生了相应的________,其作用杀死病原体,从而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4)如该疫苗在小鼠身上实验成功,就可以临床研究,如果安全性和有效性达到规定值以上,就可广泛应用于人体。我国自2020年12月份开始接种新冠疫苗,截至2021年11月17日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已接近24亿剂次,全人群接种率处于全球领先,群体免疫是生物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若群体中70%以上的个体接种了疫苗,即使有个别传染源进入,也不能造成传染病流行。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疫苗相当于________,有人认为,周围人群都打了新冠疫苗,自己就可以不打了。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群体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剂,请结合“疫苗接种后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真实世界研究表明,我国疫苗对不同区域流行的各种主要变异株造成的感染,和感染后的再传播均有明确效果,但为了做到有备无患,各疫苗研发单位已经针对各种变异株疫苗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有人注射疫苗后拒绝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恰当?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8更新 | 443次组卷 | 3卷引用:2.6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2021-2022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 . 某同学在学习中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根据图二植物生理作用的示意图,设计了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的实验装置(图三)进行探究活动,图一是玉米叶片横切面显微图片。图三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图一中的[     ]_______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如果图二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图中①②④表示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二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该同学想研究气体②,那么对图三装置所做的处理应是______________
(4)若图三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图二中箭头[     ]_______所示物质,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将类似于图三的实验装置做何修改?______________
(5)图三培养液中,除了玉米幼苗所需的水分,还应根据玉米生活需要加入一定种类和浓度的_______
2023-03-2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诱发因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可有效减少人体脂肪的过量堆积。魔芋富含膳食纤维,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研究人员探究了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消化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浓度分别为0、0.1%、0.3%、0.5%的四组魔芋膳食纤维溶液各100mL。
②向各组溶液中分别加入5mL玉米油,混合均匀,制成四组混合液。
③从四组混合液中各取30mL分别加入4个烧杯,按魔芋膳食纤维的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标记为A、B、C、D组。
④向各组分别加入20mL人工肠消化液,充分搅拌。37℃下反应2小时,每隔20分钟测量脂肪酸相对含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结果如图甲所示。

(1)脂肪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__中被消化。该器官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________,内有丰富的____________,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3)由图甲可知,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随着魔芋膳食纤维浓度的升高而_______;因此,魔芋膳食纤维能________脂肪的分解
(4)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影响?研究人员作出假设:魔芋膳食纤维可以使分散的脂肪微粒聚集,减少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接着,他们测量了上述实验完成时每组烧杯中脂肪微粒的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测,魔芋膳食纤维可能与人体的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填消化液名称)的作用效果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5)虽然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但脂肪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做到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5-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能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有人认为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真的是这样吗?生物兴趣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用水将A品牌消毒液进行稀释,配制出5种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分别对七年级5个班的教室进行消毒,并测定杀菌率,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注:图甲中浓度“1/100”表示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00)。
   
(1)生物兴趣小组在测定杀菌率时,需要在每间教室的不同位置取样检测,对结果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消毒液浓度的增加,杀菌率逐渐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有同学提出消毒液能杀菌,是不是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呢?科学兴趣小组又对A品牌消毒液的成分进行了资料查询,查询结果如图乙所示。结合杀菌率与对人体皮肤的影响,他们建议教室消毒液浓度选择__________为最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4-03-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中雅、雅洋、雅实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联考试题
7 . 为了探究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否改善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现提供某品系小鼠若干只、高脂饲料、普通饲料、血糖测定需要的仪器或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小明同学的实验过程为: 将 20 只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雄性小鼠平均分成两组,按照图 1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最后测定甲、乙两组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相对含量,结果如图 2。

(1)肝脏分泌的胆汁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属于_____性消化,脂肪最终被消化为甘油和__
(2)小明同学设计的甲、乙两组是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依据图 2,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
(3)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没有测定正常情况下小鼠空腹血糖作为对照,不能确定高脂饮食是否引起血糖升高。于是小强同学增加了一组实验,过程为:选取 10 只生理状态与甲、乙两组基本相同的雄性小鼠,全程喂养_____,而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出相对含量为 1.0,最终得出高脂饮食能够引起血糖升高的结论。
8 . 海洋在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广东某海洋研究团队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龙须菜(一种海藻)生长的影响,将健康无损的龙须菜等量分装到12个培养瓶中,然后将其平均分成两组,甲组(通入自然浓度的二氧化碳)和乙组(通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均在24℃环境下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每组都选用多瓶龙须菜,其目的是_________。连续培养10天,记录并计算各组龙须菜质量的_________,绘制成曲线图。
(2)据图可知,随着时间推移,乙组龙须菜的质量比甲组的_______,说明高浓度二氧化碳能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龙须菜的生长。
(3)龙须菜通过_______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2024-03-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粮食来源。下图甲、乙分别为小麦种子和根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播种时要选择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是因为图甲中的______内贮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能为小麦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
(2)小麦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小麦幼苗的______
(3)小麦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主要是图乙中的______(填字母)。
(4)小麦的根能不断向地下伸长生长,主要与图乙中的______(填字母)两个区域有关。
(5)农民常通过增加施磷肥的量来提高小麦的产量,施磷肥的量越多是否小麦的产量就越高呢?某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项目

磷肥的施肥量(千克/公顷)

20

40

60

80

100

120

小麦对磷肥的吸收量(千克/公顷)

16.6

18.6

20.2

22.2

23.6

24.6

小麦的产量(吨/公顷)

4.1

4.3

4.7

5.2

5.2

5.2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磷肥的施肥量为______千克/公顷时,对小麦增加产量最为有效,且最经济。
2024-04-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草履虫是实验研究的重要材料,野外采集的草履虫样本中常含有其他生物。为了更好地培养草履虫,科研工作者配置了不同种类的培养液来探究对草履虫数量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草履虫的分离:步骤如下图所示,然后将与其他小生物分离开来的草履虫接种到已配置好的稻草培养液中,在室温下培养78d。

②配置培养液:分别配置玉米粒培养液、熟鸡蛋黄培养液、奶粉培养液、小麦培养液各1000毫升。
③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10毫升玉米粒培养液、熟鸡蛋黄培养液、奶粉培养液、小麦培养液,用毛细吸管各接种10只草履虫,在25℃的条件下持续培养,统计结果见表格:

培养液的种类

达到高峰时所需时间/天

达到高峰时数量/个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天

玉米粒培养液

7

576

36

熟鸡蛋黄培养液

25

860

58

奶粉培养液

20

721

48

小麦培养液

9

142

30

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实验描述,你认为科研工作者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
(2)过程①中,草履虫较其它生物对牛肉汁的反应更加敏感,会较多地集中在____(填“A”或“B”)中,这样就将草履虫和其它生物分离开了,这体现了草履虫的哪一生物特征?____。草履虫在培养液中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____产生新的个体。
(3)过程③中,每组接种10只草履虫,不用1只草履虫的目的是____。据实验可知四种培养液均能用来培养草履虫,但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草履虫,最适宜的培养液是____。如果要求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都有草履虫可以观察,最适宜的培养液是____
(4)影响草履虫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如温度、光照以及它的食物单细胞藻类等,这些因素统称为____。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我们在实验中应该设置多组____实验。
2024-03-1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