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蜜蜂蜂群中的工蜂找到蜜源后,会返回蜂巢,做出有规律的动作,称为蜂舞。蜂舞的角度和持续时间分别指示蜜源的方向和距离。为研究新工蜂蜂舞的准确性是否需要老工蜂的“言传身教”,研究者设计了A、B两组蜂群,记录蜂舞的角度和时间,结果如下表。
组别蜂群组成新工蜂第一次采蜜后的蜂舞新工蜂连续采蜜20天后的蜂舞
与正确方向的偏离角度(度)与正确蜂舞的时间偏差(毫秒)与正确方向的偏离角度(度)与正确蜂舞的时间偏差(毫秒)
A无采集经验的新工蜂3820524135
B无采集经验的新工蜂和有采集经验的老工蜂301302370

(1)B组蜂群中加入老工蜂,其目的是使B组中新工蜂能够______
(2)为保证实验结果不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应选择______的新工蜂。(多选)
a.来自同一蜂群       b.一定数量       c.生长发育状态一致
(3)本实验以与正确蜂舞的偏离角度和______作为衡量蜂舞准确性的指标。
(4)由结果可知,B组新工蜂第一次采蜜准确性比A组______,依据是______。连续采蜜20天后A、B两组新工蜂蜂舞准确度均有提高,这说明______;但不同的是,其中能够准确指示蜜源______(填“方向”或“距离”)更加依赖向老工蜂学习。
(5)“蜂群崩溃失调症”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现象,蜂群中大量的成年工蜂短时间内突然在巢外失踪。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蜂群崩溃失调症”对蜂群以及对自然界的影响:______
2024-05-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资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请阅读以下资料:
资料一: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美国。20世纪初,小龙虾随着货轮来到我国南京地区,并且在那里开始繁衍。近些年来水污染加重,好多原产的水产生物逐渐消失减少,但是小龙虾以它耐缺氧,耐重金属的特性在重度污染的水体中存活。因此人们对它的误解越来越深,认为小龙虾是一种极其肮脏的生物。其实,小龙虾能忍受污染的水质,但它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环境。有学者专门做了实验,发现小龙虾更倾向于选择新鲜的食物,更喜欢清洁的水源,所以生活在污水中纯属被逼无奈。而且,小龙虾对环境的忍耐也有限度。如果水质差,小龙虾不仅繁殖困难,而且长得差,脱壳慢。在养殖条件下,如果水很脏,它们的活力就会显著下降,经不起长途运输,所以养殖户也会很注意水质维持。
资料二:实验观察是指在科学实验中,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研究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根据观察的手段和方法不同,实验观察可划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基本类型。
(1)根据以上资料和你所学的知识分析,经几十年扩散,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能成为全国性的、最常见的淡水经济虾类的主要原因,除了它耐缺氧、耐重金属,在污染的水中能够存活以外,重要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
(2)阅读了以上资料后,小闵同学进行了“不同水质对小龙虾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把下列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取三个5升的水槽分别用1、2、3编号,各盛3升学校附近的清澈河水。再在1号水槽中注入30毫升10%氨水,在2号水槽中注入15毫升10%氨水,3号不做处理作为_______
②选择______________等相同的小龙虾分别放入三个水槽。
③小闵同学想要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小龙虾的活动情况,请你帮助他把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填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结果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⑤根据以上资料,请你推测,小闵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4-01-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宝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命科学试卷
3 . 家鸽的结构适于空中飞翔,它的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研究表明家鸽的导航包括定向与定位。

(1)信鸽是家鸽的一种,信鸽传信,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______行为。
(2)家鸽的胸肌附着在胸骨上高耸的突起——[       ]______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家鸽身体里有发达的[       ]______,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_
(4)科研人员在研究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时。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将多只家鸽分为两组,A组用含木犀草素的溶液麻醉家鸽嗅觉,B组用______处理作为对照。在良好天气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出归巢速度,结果下图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放飞距离较近时,A、B两组差异不太明显,放飞距离较远时,两组出现了显著差异,根据图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5)由于雾霾会影响家鸽的视线,所以科研人员在研究雾霾对家鸽归巢的影响时,假设随着雾霾严重程度的增加,家鸽归巢的速度减慢。他们在不同雾霾程度下,在同一地点放飞大约1500只家鸽,多次实验得到如上图图三所示结果。
①实验中放飞多只家鸽并进行多次实验,目的都是为了______
②图三所示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研究人员的假设,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
2023-03-09更新 | 27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自行车骑行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科学骑行有益身体健康。
(1)骑行过程由四个连续的动作组成,如图1所示。当往下蹬脚踏板时,图2中股四头肌肌群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提供动力,牵引胫骨绕____________运动。此动作的完成,还需要__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

(2)科学骑行要注意控制速度。科研人员将90名普通骑行者随机平均分成3组,测试不同骑行速度对膝关节耐受性的影响。骑行后第2天,对测试者进行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速度(km/h)
检测指标
A组B组C组
202530
关节软骨磨损005
股四头肌初带和髌韧带撕裂001
关节积液025
相应集群组织肿胀238
注:表格中数值越大,代表相关的结构损伤程度越大或相关物质的量越多。
①测试时,除骑行速度不同外,需保持基本相同的条件包括: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②研究结果表明,当骑行速度为____________km/h,对膝关节耐受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如果长时间骑行速度过快,图2中____________分泌的滑液量就会增多,异常积聚形成关节积液,会造成关节肿胀疼痛。
(3)骑行时合适的车座高度很重要。正确骑行姿势如图3所示,此时车座高度合适。

图4所示为两种错误的骑行姿势。请任选图4中的甲或乙,结合(1)(2)综合分析,该种骑行姿势存在的问题,若长期用该种姿势骑行可能会造成的运动损伤,并说明应该如何进行调整。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肥胖者常表现为运动能力较弱,肥胖还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某研究团队为研究中度高脂饮食对小鼠运动行为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性别、体重大致相同的健康小鼠30只,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编号为A组、B组,通过饲喂培养出中度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A组和正常健康小鼠B组。将A、B组小鼠分别均分为3组,每组5只,饲喂至第8、16、24周龄进行以下实验。
②选取小型号的动物跑步机来测定A、B两组各周龄阶段的小鼠的运动情况。测试应在室温22℃条件下进行,且跑步机的跑步速度和跑步角度保持一致。
③测试前一周,小鼠应进行短时间跑步机适应性训练,每次训练持续3分钟,每天2次,每次训练间隔10分钟以上,训练过程中让小鼠逐渐适应跑步机速度。
④正式测试时,调整好参数,将小鼠单独放置在跑道上,密切观察小鼠是否力竭。
⑤力竭标志为小鼠即使被电击也不继续在跑道上跑步,持续在电击网上不动超过4秒。
⑥取出力竭小鼠让其休息,记录其跑步时间,求平均值。
正常健康小鼠各周龄阶段的跑步时间见下表:
组别周龄力竭前坚持跑步时间平均值/min
B组(正常健康小鼠)8220
16150
2450
实验后,实验人员将A组各周龄的小鼠力竭前坚持跑步时间平均值绘制成如柱状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2)A、B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选取30只性别、体重大致相同的健康小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结果取各周龄小鼠力竭前坚持跑步时间的_____________
(4)根据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在8周龄时,由于脂肪的摄取可以帮助机体贮存较多的能量,从而对小鼠运动有促进作用,而在16周龄和24周龄时,小鼠体能与耐力明显_____________。说明长时间中度高脂饮食对小鼠运动行为有影响。
(5)脂肪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_____________,但对脂肪能够起乳化作用。
(6)请根据上述实验,对肥胖者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6 . 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疫苗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用A、B两组小鼠做如图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科学有效,选择的A组小鼠和B组小鼠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B组小鼠第一步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提出为了节约实验材料,每组只用1只小鼠做实验。他的提议是否合理?_______试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实验过程中A组小鼠注射的疫苗相当于_______。A组小鼠注射X疫苗以后,之后注射X病原体,则A组小鼠会正常生活,因为小鼠体内的免疫细胞产生了相应的________,其作用杀死病原体,从而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4)如该疫苗在小鼠身上实验成功,就可以临床研究,如果安全性和有效性达到规定值以上,就可广泛应用于人体。我国自2020年12月份开始接种新冠疫苗,截至2021年11月17日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已接近24亿剂次,全人群接种率处于全球领先,群体免疫是生物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若群体中70%以上的个体接种了疫苗,即使有个别传染源进入,也不能造成传染病流行。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疫苗相当于________,有人认为,周围人群都打了新冠疫苗,自己就可以不打了。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群体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剂,请结合“疫苗接种后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真实世界研究表明,我国疫苗对不同区域流行的各种主要变异株造成的感染,和感染后的再传播均有明确效果,但为了做到有备无患,各疫苗研发单位已经针对各种变异株疫苗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有人注射疫苗后拒绝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恰当?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8更新 | 44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科学家为了探究生物的免疫做了如下表中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禽流感病毒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A组活的将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入一只鸡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组灭活的将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入另一只鸡体内几周后,再注射活的禽流感病毒,结果该鸡存活

(1)B组实验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其中灭活的禽流感病毒相当于__________,因此该鸡产生的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在经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该鸡_______(填会或不会)感染疾病并随之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计划免疫,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实验。
(4)在A、B两个实验中,A实验起____________作用。
(5)携带病毒的鸡对健康人来说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经常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4更新 | 35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020九年级·北京·专题练习
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8 . 新冠疫情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和饮食健康的关注。围桌聚餐时,使用公筷夹取食物, 既能保留聚餐的氛围,又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1)为了探究使用公筷是否能降低细菌对菜品的污染,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由 11 名实验者共同食用 6 道菜。每道菜被均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就餐时,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检测结果如下表。

菜品名称

菌落总数(cfu/g)

餐前

餐后

A就餐组

使用公筷就餐组

凉拌黄瓜

14000

45000

16000

盐水虾

160

220

150

干锅茶树菇

1100

79000

4600

炒芦笋

30

530

30

咸菜八爪鱼

60

5000

20

香辣牛蛙

60

560

150


①餐前检测发现,烹饪过的菜品中菌落数少于“凉拌黄瓜”,这是因为蒸煮炒等环节, 起到了______作用,使菌落数减少。
②A处是_______就餐组。
③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将菜品均分为两份,本实验中研究者还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④A就餐组的每道菜品中菌落数均高于公筷组,原因是不同菜品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交叉污染,以及_____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品中。
(2)由此推测,使用公筷可避免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病原体随食物传播的风险。 这种就餐方式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聚餐时的健康倡议_____
2021-01-03更新 | 42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疾病与免疫A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
9 . 流感可导致病毒性肺炎,肺部炎症会使肺的重量增加,从而增高“肺指数”。某小组研究苦茶提取物抑制H9N2亚型流感病毒对小鼠肺部感染的作用。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测定苦茶提取物对小鼠的毒性:
①将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取10只。
②连续灌胃7天,每天2次。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灌服等剂量不同浓度苦茶提取物。
③观察小鼠体征并记录小鼠死亡数据。如表1。
实验组对照组
苦茶提取物浓度(mg/kg•d)60004000200010005002500
死亡率(%)602000000

表1
第二阶段:研究苦茶提取物对肺炎的抑制效果:
①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试验药物组,每组10只。
②除正常对照组外,另外两组小鼠以滴鼻方式感染H9N2亚型流感病毒。
③对试验药物组灌胃给药,其余同时灌服生理盐水,每天2次。
④给药后96小时进行肺指数测定。记录如表2。
组别灌服成分肺指数(%)
A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0.71±0.06
B病毒对照组生理盐水1.78±0.20
C试验药物组苦茶提取物(mg/kg•d)20001.26±0.18
10001.13±0.12
5001.32±0.13
2001.83±0.29

表2
请作答:
(1)第一阶段实验数据可知,若选取浓度为5000mg/kg•d的苦茶提取液是否可以用于下一步实验?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实验中,正常对照组与病毒对照组之间的变量为_______________
(3)为判断药效,须将C组与____________组的数据进行分析(选填A或B)。
(4)第二阶段设置多种浓度的苦茶提取物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表2所知,浓度为____________mg/kg•d的苦茶提取物对小鼠H9N2亚型流感病毒肺炎的抑制效果最好。若要探究“是否有效果更为显著的苦茶提取物浓度?”,可以在该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针对浓度范围在500—____________mg/kg•d的苦茶提取物设置不同浓度进行实验。
(6)实验证明,一定浓度的苦茶提取物对小鼠H9N2亚型流感病毒肺炎有抑制作用。该浓度能否直接运用于人的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09更新 | 41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困难(0.15) |
10 . 下表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条分别进入1-4四种不同溶液一小时后质量转变的百分率,根据表中资料可得到的结论是(          
A.溶液1的浓度最低
B.溶液2的浓度小于溶液3的浓度
C.溶液4的浓度最高
D.溶液4是蒸馏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