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微塑料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我国科学家在不断探索降解塑料的新途径和方法。科学家在对黄粉虫的研究中发现,饲养黄粉虫的泡沫塑料养殖箱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洞,这是黄粉虫在吃泡沫塑料吗?对此,某生物小组同学进行了初步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中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_____
(2)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大小、状态接近的黄粉虫幼虫,以形成对照实验,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
(3)甲组饲喂麦麸,乙组饲喂等量泡沫塑料,培养30天。为确保实验结果可靠,两组的其他培养条件要保持______且适宜。
实验结果:两组黄粉虫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黄粉虫幼虫在30天之内吃泡沫塑料一样长得很好。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
(5)该实验结论为我们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什么问题带来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8-18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三校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如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其中有不合理之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鼠妇数量/只泥土光线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10湿土明亮20
纸盒的右半侧10湿土阴暗30
A.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A.所有变量都相同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实验变量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2022-11-24更新 | 75次组卷 | 58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四校联考二模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我市各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某生物社团同学了解了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后,准备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最佳的实验装置是(          
A.B.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袁隆平院士带领的海水稻研究团队为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团队科研人员在25条件下,设计并实施了系列实验,统计了两种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萌发率,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

(1)实验前要选择籽粒___________ (填“饱满”、“干瘪”或“残缺”)的水稻种子作为实验材料,以排除种子自身结构不完整对萌发率所造成的影响。
(2)实验中。设置普通组起_________作用。
(3)每个培养盒放置100粒水稻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并重复三次,取三次的______,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化化钠浓度的逐渐升高,海水稻与普通稻萌发率的整体变化的趋势逐渐______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 (填水稻品种)更适合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实现对盐碱地 土壤的合理利用,为我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提供有力地支撑。
2022-06-22更新 | 790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吉林专用)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6 .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常涉及六个步骤,其中第一步是(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
7 . 2020年的2月,霸屏的王者一定是“新冠肺炎”,宅在家中,出入消毒成为生活的必修课。 一时间医用酒精、84消毒液就变成了抢手货,这些消毒液对“新冠病毒”有杀灭作用吗? 某小组科研人员通过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分组123
A
将30只健康的大小相同的 小鼠 分成三组,分别 培养在标有A、B、C三个涂有“新冠病毒结晶体"的培养箱中在放入小鼠前,用医用酒精处理过培养箱
正常饲养并观察与记录小鼠的健康状况
B
在放入小鼠前,用含氯量为500 mg/L 的84消毒液处理过培养箱
C        的培养箱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A、C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对照,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补充表格中未完成的部分: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B两组小鼠均没有感染“新冠肺炎”,正常活着,而C组小鼠感染“新冠肺炎”, 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2-12更新 | 79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吉林专用)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A.2组,温度、消毒棉球B.2组,温度、空气
C.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D.2组,温度、细菌
2019-01-30更新 | 58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学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011·福建龙岩·中考真题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小强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后,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便买回20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强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
①将20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且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_______饲养,每天清理纸盒。
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强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家蚕幼虫经过吐丝结茧、化蛹、羽化成蚕蛾、交配、产卵后,小强得到了许多蚕卵。小强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①小强此实验探究的是______对蚕卵孵化的影响。
②请你写出支持小强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甲组蚕卵_______,乙组蚕卵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656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10 . 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可以减少手粘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二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签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l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
第二步;甲再次与乙握手后,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止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______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本实验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来验证这一结论,其目的在于____
(4)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有不足之处,请写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0-31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