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是一种因胚胎异位发育而引发的疾病。请依据图文信息,完成以下分析:

(1)正常情况下,受精卵通过不断进行细胞__________,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最终附着在__________内膜上,继续发育成胚胎。
(2)如果胚泡附着在身体的其他位置,称为异位妊娠,其中最常见的情况如图所示,即胚泡停留在__________中,并继续发育成胚胎。与子宫腔相比,由于该处管腔直径较__________、管壁较薄,胚胎在此发育会导致管壁破裂,造成大量出血,因此,异位妊娠会危及母体生命。
(3)有人认为,吸烟可能是导致异位妊娠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选用生长状况相似的雌性仓鼠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处理方式输卵管壁肌肉的收缩频率(%)输卵管壁纤毛的摆动频率(%)
1培养液100100
2培养液+主流烟成分5277
3培养液+侧流烟成分2373

(注:主流烟是指从抽吸端流出的烟气;侧流烟是指在燃烧端渗透出来的烟气。)
①该实验研究了__________对异位妊娠的影响,表中的第__________组为对照组。选用生长状况相似的雌性仓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胚泡的移动需要借助输卵管壁肌肉的收缩和纤毛的摆动。结果表明,主流烟和侧流烟均会使肌肉的收缩频率和纤毛的摆动频率__________,减缓胚泡的移动,从而提高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而且以吸入__________(填“主流烟”或“侧流烟”)的影响更为严重。
③请应用上述研究结果,为孕妇或其家人写一则健康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雾霾天气不仅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还会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威胁人类健康。雾霾中有多种成分,其中入肺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
(1)生活中,我们提倡用鼻呼吸,因为人的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阻挡灰尘;鼻腔内表面黏膜中分布有______,可对空气加温;黏膜分泌黏液,使空气变得______
(2)雾霾随空气吸入人体时,肋间外肌和膈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肺扩张,使肺内气压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气体就进入肺部。
(3)为探究雾霾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某校科研小组开展“呼吸系统中不同部位颗粒物沉积情况”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颗粒物直径(微米)

在人体的主要沉积部位

10

气管、咽、鼻、喉

5

支气管

2.5

细支气管、肺泡

据表可知,直径在______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它们能够通过“鼻→______→细支气管→肺”的路径进入肺,直接影响肺的______功能。这说明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为了探究空气中入肺颗粒物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该科研小组进一步在城市主干道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入肺颗粒物(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①在该研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调查法”或“实验法”)。
②为减少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
③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根据以上研究,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3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______,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______
(2)图一装置A中叶片与装置B中叶片相比,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图三中的[       ______,导致两个塑料袋中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不相同。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_____的强度大于______的强度(填字母)。
(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______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进行锻炼的时间之一。
探究三: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______℃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023-02-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根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植桑养蚕了。“一妇不蚕,或受之寒”这一谚语反映了古代人民对采桑养蚕业的高度重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的发育属于______(选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能吐丝的时期其发育过程中的______阶段。它比蝗虫的发育阶段多了______期。
(2)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温度是否对家蚕卵的孵化有影响”的实验。他选取若干紫黑色的蚕卵(这种颜色的卵是已经受精的卵),分成三组放到多功能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蚕卵数(个)温度(度)湿度孵化出幼蚕所需的时间(天)孵化率
10001675%1090%
10002075%998%
3075%868%

依据实验,丙组的蚕卵数应该是______个。由表可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表中蚕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______度.该同学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温度对家蚕卵的孵化______(有或没有)影响。
2023-01-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鲵,俗名娃娃鱼(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是世界上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形最长、寿俞最长的古老动物,有“活化石”之美称。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过度收购,非法捕杀,食物链断裂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我国野生大鲵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大鲵已被收录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鲵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幼鲵用______呼吸,成体用______呼吸,同时还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2)有研究者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仿生态养殖模式、原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鲵的生长、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组别

性别

数量(尾)

均重(千克/尾)

产卵(精)率

出苗率

工厂化养殖

5

2.5

60%

27.37%

5

2.72

80%

仿生态养殖

5

2.66

100%

58.17%

5

2.76

80%

原生态养殖

5

2.58

75%

56.16%

5

2.68

50%


①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______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数量相等、均重相似、性别比例为______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合撕树肉
②为什么每一小组都用5尾大鲵而不用1尾?答:______
③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______(工具)观察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
④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好采用______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
2022-11-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塑料中的聚苯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乙组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则提出的问题为:________
(2)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________作用。实验中取50只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_____
(3)若乙组实验结果为________,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2021-12-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实验探究题
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
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
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 同甲组 ①清洗,灭菌
②接种细菌
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实验时取 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真菌细胞内没有___________,无法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常常作为____________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2021-12-1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下图是家蚕个体发育的几个阶段,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______和成虫四个阶段。根据上图,家蚕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家蚕______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明显差别,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变态发育。
(2)某同学将蚕一直养在黑暗的储物间里,蚕茧质量偏低。为了探究“光照是否会影响蚕茧质量”,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他将蚕分为3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数量(只)

温度(℃)

光照长短(小时/天)

蚕茧质量(克/粒)

1

50

23~25

每天24小时自然条件

1.69

2

50

A

每天24小时全部光照

1.74

3

50

23~25

每天24小时( B

1.68


①表中字母所指的环境条件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
②测量蚕茧质量时,需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取____________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照条件为____________时,蚕茧质量最高。若要提高蚕丝产量,可人为适当延长家蚕发育的____________阶段。
2023-01-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大豆的发芽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光对大豆的发芽有影响吗?小强对此进行了探究:在甲、乙两个同样的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50粒)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大豆发芽情况.请据表分析回答:

(1)小强对乙培养皿设置的条件应该是:①________________
(2)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16-11-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10 . 在某校开展的校本课程中,初二、二部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并选用黄大豆种子(种子均饱满且完整、具有活力)放在上面,观察并记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1234
处理方式撒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不洒水,拧紧瓶盖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拧紧瓶盖撒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放置环境25℃,有光25℃,有光25℃,有光4℃,有光
实验结果种子萌发种子不萌发种子不萌发种子不萌发

(1)上述表格中有______组对照试验,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
(2)如果同学们要探究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要设置5号瓶,5号瓶应放置在______的环境中,其它条件与______号瓶相同。
2021-12-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